《秋游景山》教案

时间:2024-07-12 19:00:21
《秋游景山》教案

《秋游景山》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秋游景山》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秋游景山》教案1

第一自然段:“……走进公园大门,抬头望去,山顶上的万春亭红柱黄瓦,在茂密的树木映衬下,像一幅美丽的图画。……”这段话中的“映衬” 这个词语的意思比较抽象,学生理解有一定的难度。一位教师是这样教学的:

师:谁能告诉大家,“映衬”是什么意思?

(学生纷纷举手,要求发言。)

生:“映衬”就是“衬托”的意思。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从字典里查出来的。

师:那“映衬”“衬托”到底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自己的话把它们讲清楚?

(此时学生感到困难,无人举手回答。)

师:看来要真正学懂一个词语,还不是查字典那么简单,还得读读课文中的句子,找出课文中是什么“映衬”什么。

(学生开始细读课文,然后纷纷举手。)

生:是茂密的树林“映衬”着红柱黄瓦的万春亭。

师:(出示“万春亭”的小图片)这是什么?美吗?

生:万春亭。美。

师:(出示“树林”的大图片)这是什么?

生:茂密的树林。

师:(演示:用“树林”的大图片作背景,把“万春亭”的小图片放到背景上去。)你们觉得这“万春亭”怎么样了?

生:万春亭好美啊!

生:万春亭比原来更美了。

师:对了,像这样一种事物在另一种事物的对照下,更突出了,更美了,就叫做——

生:(齐答)映衬。

师:(出示课文句子:红柱黄瓦的万春亭,在茂密的树木映衬下,像一幅美丽的图画。)谁能给这句话换一种说法,并且不改变原来的意思?

生:在茂密的树木映衬下,红柱黄瓦的万春亭像一幅美丽的图画。

生:茂密的树木映衬着红柱黄瓦的万春亭,像一幅美丽的图画。

生:茂密的树木把红柱黄瓦的万春亭映衬得像一幅美丽的图画。

师:(结合学生回答板书:①(什么)在(什么)的映衬下 ————②在(什么)的映衬下,——③(什么)映衬着(什么),——④(什么)把(什么)映衬得——。这是“映衬”的四种用法,下面请大家挑选自己喜欢的一种来说一个句子。)

(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气氛相当热烈。)

评析

这个训练克服了词语教学中重抽象释义,轻形象感知的积弊,从具体的语言文字入手,借助形象的图片演示和句子的变式训练,引导学生亲身去感受领悟词语的意思。并学会运用。整个训练经感知理解为起点,以积累为手段,以运用为目的,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实乃词语教学的“高招”。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教学中,教师不但准确了解学情,而且还能充分展示学情,抓住学生所遇到的困难,并以此为教学的契机,细致地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学生学得生动活泼,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秋游景山》教案2

教学目标:

1、通过自读、品读课文第二段,理解主要内容,感受果园迷人的秋色。

2、理解课文第三段,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了解作者按方位顺序写景的,并能有感情地读。

3、感受首都北京文化园林建设和现代化建筑的雄伟,激发学生对北京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感受景物的美。

教学准备:课件制作。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秋游景山》,上一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景山公园的大门。抬头望去看 了山顶上的万春亭,还领略了山脚下大花坛的美景,现在我们又沿着山路去游览果园,欣赏那儿迷人的景色。

二、学习第二段:

1、让我们一起先来听一听,看一看。

课件出示:配有录音的果园美景。

2、你感受到了什么?(指名说)。

课文具体是怎么写的,同学们自己想不想读?请打开课本自由地读一读课文的第二段,读通顺。你觉得读一篇不够还可以再读几遍。

3、学生自读。

4、同学们读得有滋有味,那你最喜欢的是哪些句子?

课件出示句子:海棠果摇动着它那圆圆的小脸,冲着你微笑;红艳艳的大苹果像挤在一起的胖娃娃,扒开绿叶笑眯眯地往外瞧;金黄的柿子把树枝压弯了腰。(大部分学生找了这句。)

5、其实方老师也对这里的景色作了一番描写,请看:出示句子:

海棠果在枝头摇动着,大苹果长在枝头,大柿子挂在枝头。

(1)、你觉得老师写的怎么样?老师要请你说说理由,书上的句子好在哪儿?

(2)、学生自读这两段话体会,小组讨论。

6、交流汇报:

(1):哪位同学来说说,好在哪儿?

海棠果:写出了海棠果的什么?你觉得怎么样?它好象想对大家说?(出示课件海棠果图)。

老师小结: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海棠果的形状,样子非常可爱,谁能通过朗读把它那可爱的样子读出来。

指导朗读:先试读,指名读,齐读。

(2)、还有吗?好在哪里?

交流大苹果、大柿子句。出示相应的图。

颜色、动作词去理解。

指导朗读。

小结:同学们的小眼睛非常厉害。书上的句子确实生动,不像老师写的干巴巴的。

学生齐读

7、小作者把果园里的水果当成了人来写,写出了水果的颜色美,果实多,个儿大。

同学们能否用一个词来概括?到书上找找。板书:果实累累。

出示句子:果园里真是果实累累。面对这么美的景象,我们仿佛闻到了成熟果子香气四溢,惹人喜爱。怪不得作者说怪不得作者说――(出示最后一句:好一派迷人的景色。)

小结:先概括后分述再总结。

8、齐读。

三、学习第三段。

1、谈话: 在秋色的装点下,古老的北京城更显得雄伟壮丽,让我们沿着青石铺成的山路拾级而上,登上万春亭,去观赏一下吧!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的3-7自然段。

2、学生自读。

3、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那么你读时感受到了什么?学生说。

4、是的,北京城的景色都十分美丽。出示课件:图。

这么美的景色作者是怎么写下来的?

(1)、请学生拿出作业,填好顺序这一栏。

(2)、学生答:出示方位词。

(3)、通过这道题的练习,你发现了什么?

5、老师想请同学们四人小组来学习,请你们选择喜欢的一个方位的景色来学。

(1)、讨论选择。

(2)、四人小组讨论学习:填好相应的表格。然后请学生深入学习,仔细读这一段话,体会这一方位的景色到底美在哪里?

(3)、交流汇报:

A、朝西望:放大图。认为美,美在哪里?学生答。(先交流景物。出示词语。)

能否美美的读一读?

小结:你们看这里塔美,水清,加上一只只游船,这自然风光显出一种宁静的美,真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齐读。

B、向南望:交流景物。站起来说说喜欢什么?简单介绍。出示图片。

体会到了什么?(简单介绍故宫。:体会古代建筑的庄严、雄伟。)

我们能否通过朗读把这个特点表达出来。

指导读。

小结。

C、往东看:交流景物。出示图

理解:鳞次栉比、纵横交错。

一幢幢、一排排、一座座,这些词你读懂了什么?

指导读。

小结。

6、看到这样的美景,你会怎么想?

学生答。

是啊!北京的美,不仅有宁静的美,更有现代化繁华的美。我们从这里不难体会出首都北京正迈着前进的脚步,所以作者说―――学生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7、刚才我们观看了图片,读了课文,就好象自己真的在那里观赏美景。现在假如有些外国朋友登上万春亭,请你当导游,你是否能把这里的美景向客人们介绍一番呢?我们先来准备准备,你自己选一个方位的景色说得生动具体,可以用上课文中的好词好句。

学生准备。

交流。

四、总结。

《秋游景山》教案3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读准累、拾、禁这3个多音字的读音;读写凉爽等11个词语,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千姿百态的意思。

2、能按浏览顺序(地点变换)给课文分段,说说各段的主要意思。

3、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二、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出示课题秋游景山,请学生说说你从课题中知道了些什么?(时间,地点,事件等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的读音;想一想课文写到了作者浏览了哪几个地方(公园大门、果园、万春亭)

2、学习生字词(本课生字基本上较为简单,学生通过自学能掌握字音字形,课堂上不用花过多的时间)

3、抓住表示地点的词语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走进公园大门写在景山公园大门口看到的美丽景色;

第二段(第2自然段)我们沿着山路来到果园。(过渡句)写在果园看到的迷人的秋色;

第三段(第3-7自然段)离开果园,我们沿着青石铺成的山道拾级而上,来到了万春亭。

(过渡句)写在万春亭举目眺望美丽的北京城。

(三)重点学习第一段

1、指名学生朗读该段,其它同学边听边想,在公园大门口作者看到了什么?

2、集体交流,以山为中心,山顶上是万春亭,山脚下是大花坛。

3、朗读体会两句话的特点

(1)请学生自由朗读描写山上景色的句子,后集体指名读,再评读,说说谁读得好,请这位同学说说自己是怎么读好的。(采用了比喻句,把树林映衬下的万春亭比作一幅美丽的'图画,以此来说明景山公园内景色的美丽)

(2)用同样的方法学习描写大花坛的句子,注意千姿百态的用法,说明花坛里花不但颜色多而且形态美。

(3)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第一段,使学生产生对景山公园美景的喜爱之情。

(四)作业

1、能用(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看到什么)的句式说说这一段的主要意思。

2、抄写生字词语

3、完成作业本上相关练习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习2、3段,理解词语果实累累、拾级而上、举目远眺、尽收眼底、鳞次栉比的意思。

2、读懂作者按游览顺序及方位顺序观赏景物的方法。

3、初步了解抓住重点事物写出其特点的方法。

4、让学生感受到景山公园美丽的秋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首都北京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进入角色,相互协作,自主感悟。

1、走进大门。复习朗读第一段,再现情景

2、进入果园。

(1)情景感知。多媒体展示果园图。(整体图,果实累累局部图)

(2)交流感受。观察说图,体验果实累累(说品种,说数量,说重量,说特点。)

(3)学文体验。读第二段。划:景物(海棠、苹果、大柿子)、特点。读:描写优美的句子。悟:词句美(每句都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说:感悟体验(结合自己的生活,说说看到过的类似的情景)。

3、登亭远眺

(1)情景感知。多媒体展示美丽的北京。

(2)学文体验。自读:读远眺北京城西、南、东三个方向的美景的词

自悟:划出描写景物及特点的词句,体验词句美。

(3)作交流。说说自己登亭远眺中哪个方向的景物印象最深?

随机出示相应画面并好好地读一读。

交流感悟体验:重点讨论描写景物特点的词句,读懂课文如何写出北京城的美丽,体验文字美:举目眺望(美丽)

朝西望:洁白如玉明亮一只只一片片

向南望:庄严金装雄伟延伸

往东看:鳞次栉比新型纵横交错巨人的步伐

(4)再现情景,梳理游踪

出现北京的优美景观,请学生配上解说词(A类同学可以按照课文中的语言,B类学有余力的同学在掌握课文的同时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4、体会作者情感

你看到了那么美丽、壮观的北京你有什么感触,请你说一说。

作者又是怎样想的呢?请体会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的意思。

五、作业

1、听写词语

2、完成作业本相关练习

3、试着背诵课文第4-6自然段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背诵课文第4-6自然段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修辞方法写句子

3、能学习课文的写法,按方位顺序写一段话

二、教学过程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自然段进行背诵,比一比,看谁背得最快

2、请各自然段背诵的擂主说说自己背诵的诀窍。让大家一起学习,在最短的时间内背诵课文。

3、摘录课文中自己认为优美的句子,好好地读一读并能说出喜欢的理由。

4、有条件可以登上学校附近的山或楼房,看看绍兴的景色,说说登山(楼)观景的感受(要按照一定的方位顺序)。

三、作业:

把自己的感受整理成文章记录下来

《秋游景山》教案4

一、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读准“累、拾、禁”这3个多音字的读音;读写“凉爽”等11个词语,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千姿百态、尽收眼底、纵横交错”等词语的意思。

2、能按游览顺序(地点变换)给课文分段,说说各段的主要意思。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7自然段。

4、激发热爱首都北京的思想感情。

二、课时安排:

3课时

1、自学生字、新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给课文分段。

2、读懂课文,了解各段的主要意思,联系上下文说出词义。

3、词句训练和朗读、背诵的训红练,学习按全方位顺序写一段话。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知道大意

2、学会8个生字,读准“累、拾、禁”这3个多音字的读音;读写“凉爽”等11个词语

3、能按游览顺序(地点变换)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一、引入

看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你有什么问题吗?

那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

(1)学生初读课文,提出要求:a通读课文,遇到生字新词划出来,按要求自学。B想一想:课文写了谁,游览了景山公园哪几个景点?用记号标出。

(2)交流自学结果:指名试读课文,评议、正音。特别注意多音字“拾”在“拾级而上”中的读音,“累”在“果实累累”中的读音,以及“禁”在“紫禁城”中的读音,让学多读几遍。注意生字“压”与“庄”,“伐”与“代”的区别。

(3)回答前面提出的问题。

三、指导分段

说说课文写了“我们”游览了景山公园的哪几个景点。(景山公园大门、果园、万春亭)

根据单元提示,引导学生讨论后明确:本课作者以地点变化写游览的经过,可以参考表示地点的词语分段。让学生划出表示地点的词语再分段。

四、布置作业

抄写词语四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说说各段的主要意思。

2、联系上下文理解“千姿百态、尽收眼底、纵横交错”等词语的意思。

3、激发热爱首都北京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抽读一些生字,回忆课文的分段,按什么分。

二、新课

(一)阅读第一段(第1自然段)

你能不能来说说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可以用“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看到什么”的句式。

默读课文,把具体描述“万春亭”和“大花坛”的句子用“-------”划下来,认真读一读。

(二)阅读第二段(第2自然段)

想一想:这一段的第1句话可以省略吗?写了它有什么好处?“果实累累”是什么意思?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说说它的意思。

出示一段话:

果园里的果树果实累累。海棠果在微风中摇动,一只只苹果又红又大,大柿子沉沉地挂在枝头。

这段话与课文中哪几句话相似?你喜欢哪一段话?(可以说喜欢的理由,也可以用朗读表示)

用“我们在什么地方,看到什么”的句式说说第二段的主要意思。

(三)读第三段(第3—7自然段)

请学生用各种自己认为好的方法去理解“拾级而上”、“举目眺望”、“尽收眼底”的意思。

再让学生填空

()楼房()厂房()立交桥

理解“屹立、淡雅、鳞次栉比、纵横交错”等词语的意思。说说这一段的主要意思。

三、回忆全文的内容。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朗读、背诵,指导完成部分作业。

2、让学生学习按方位顺序写一段话。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抽读生字、词语。

2、回忆课文内容,说说课文的分段及各段的段意

二、指导朗读、背诵

1、请学生自己选一个你认为写得最好的自然段朗读。

2、抽读,师生评议。

3、以各种形式齐读。

4、在朗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背诵。

三、指导完成作业

学生自己提问(你认为比较难的题目),可以由同学帮忙解答。

四、回忆课文中表示方位的词语,引导学生用上方位词(按方位顺序写一段话)。

《秋游景山》教案5

教学目标 :

1、 能领悟作者按方位顺序,有重点地记叙游览过程的写作手法。

2、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3——7自然段。

3、 激发热爱首都北京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

1、激情导入 :

同学们,你跟着旅游团去旅游,是谁领着你们游览的?(导游)

今天,我们正好有一个旅游团想去北京的景山公园游玩,请你来当小导游好吗?

我们一起出发吧!

2、读课文,画导游图:

1)老师现在是游客了,小导游,请问今天你准备带我们去哪些地方看哪些景物?导游图准备好了吗?

2)请我们的小导游赶紧画一张导游图,我们好出发去游玩啊!

3)填图(完成事先发下去的一张图)

4)请X导到电脑上来点一点,告诉我们今天游览哪些景点。

哦,我看明白了,原来今天我们可以看到这么多景物啊。

4、仔细学文,介绍景点:

好的导游到每个景点都会向游客介绍,请你读课文准备,把你最喜欢的景点,介绍给大家。

1) 同桌互相介绍

2) 指名介绍

3) 指名三人有顺序地介绍,一人介绍一个景点。

5、积累

1) 读课文,选择你最喜欢的语段读一读,然后把它记在脑子里,以后向别人介绍。

2) 自由准备。

3) 指名读或背。

6、作业

完成作业 本上剩余作业 。

《《秋游景山》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