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教案

时间:2025-04-24 11:24:16
剪纸教案范文集锦7篇

剪纸教案范文集锦7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剪纸教案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剪纸教案 篇1

教材简解:

《姥姥的剪纸》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十一册第十二篇课文。课文为我们描述了“我”有一位剪纸技艺高超的姥姥。说她普通,她实在又不普通。一手高超的剪纸技艺,让所有人都赞不绝一。

设计理念:

“剪纸”一词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变化和流露的载体。抓住这条主线,披文入情,就能走进姥姥与作者的情感世界。整篇课文语言优美,情感饱满,写出姥姥对“我”的深情以及“我”对姥姥的思念。课文中的插图也形象地表现了姥姥与“我”相处时浓浓的亲情。教学时可以指导学生联系课文认真观察,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剪纸技艺的高超,感悟剪纸中饱含的浓浓“祖孙情”.

3.初步感受文章民俗语言的特点;领悟正面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

通过品读语言文字,感受姥姥心灵手巧、勤劳善良以及剪纸技艺之“神”,体会祖孙情深。

教学难点:

通过让学生与文本接触,整体感知全文,为下一节课体会“祖孙情”打下基础。

教具准备:

多媒体、剪纸作品

教学过程:

一、导人

1多媒体展示剪纸作品,欣赏剪纸作品,激发学生兴趣。板书:剪纸

2.说说这些剪纸作品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有何感受?

3多媒体展示“姥姥剪纸图”,提问:谁在剪纸?(姥姥)板书:姥姥

4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姥姥的剪纸,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生字

①写出生字词,指名齐读。

小屯择菜喂猪刁难啃食

捂着岂知庄稼驮着薅草

心灵手巧广结善缘清清爽爽

②强调个别字读音,如:择(zhai)菜、刁难(nan)、 薅(hao)草,齐读。

2说说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写了什么?文章中的姥姥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点名回答(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姥姥剪纸技艺高超,广结善缘,以及“我”与姥姥之间那份浓浓的亲情。姥姥给我们留下了心灵手巧、心地善良、技艺高超的印象)

【设计思路:这一环节设计目的是引导学生回忆课文内容,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了解姥姥的特点。】

三、走进文本,了解姥姥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过渡:初读课文时姥姥给我们留下了心灵手巧、心地善良、技艺高超的印象,下面老师就带着同学们走近姥姥,看看作者是怎么展现自己的姥姥特点的?让我们一起到东北大平原上那个充满喜气的小村庄去看看吧!

1.出示农家生活图,配喜庆的“咱们屯里的人”音乐,指名说感受。

2.走进这个小村子,你发现了什么?(家家户户的窗户上都贴着姥姥的剪纸)这说明了什么?板书:心灵手巧

3.好一个祥和的小村庄,大家的生活因姥姥的剪纸而更加精彩、有活力!齐读第一段。

【设计思路:通过走进村子、了解村子,进而体会姥姥的心灵手巧,她的剪纸已经无处不在,可谓深入人心。】

(二)精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体会姥姥技艺之“神”.

过渡:课文开篇就将这个到处贴着姥姥剪纸的小村庄展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感到姥姥剪纸技艺高超,深入人心。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体会姥姥技艺之“神”.

出示自读要求:

1.圈画出二、三自然段中能体现姥姥的剪纸技艺高超的语句,并简短的写下自己的体会和发现。

2.学生默读静思,圈画批注。

3.交流收获,感受姥姥的剪纸技艺之“神”。

4.根据学生的回答相应出示。

A “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张普普通通的彩纸,在姥姥的手里翻来折去,便要什么就有什么了,人物、动物、植物、器物,无所不能。

①引导学生通过”普普通通“感受材料的平常;通过”翻来折去“感受姥姥剪纸方法的简单。

②反衬出”无所不能“”要什么就有什么了“,对比出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

③点出这是正面描写。

④朗读。

是呀,普普通通的剪刀,普普通通的彩纸,在姥姥的手里却能变成各种各样的栩栩如生的剪纸,这充分说明姥姥的剪纸技艺高超。(多媒体突出点红两个”普普通通“ ”无所不能“)

B.我从小就听人啧啧赞叹: ”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

①指名读这段话。

②这是乡亲们这么夸赞姥姥的,从侧面描写了姥姥的剪纸作品十分逼真、深入人心。

③姥姥的剪纸活灵活现,请同学们仿照赞叹的句子续说几句,指名回答(大屏幕出示:你姥姥神了,剪____像____,剪____像____,剪个____,剪个____.)

④点出这是侧面描写,此时你想到了什么成语来夸夸姥姥呢?(出神入化、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神乎其神、鬼斧神工、炉火纯青、惟妙惟肖……)板书: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出神入化。【设计思路: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知道要想写一个人的特点,我们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描写,同时让学生仿说句子,让他们打心眼里对姥姥的剪纸技艺产生敬佩之情】。

5指导朗读

姥姥的剪纸技艺如此之”神“,真让人佩服,让我们带着佩服与赞叹之情,再次读读这段话,去感受一下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

6.出不第三自然段中描写姥姥广结善缘的句子。

引导学生通过人物的动作”撩“”擦“以及语言来感受姥姥是个怎样的人。

7.可见姥姥干脆利落,剪纸针对人们的不同需求,更可见姥姥会剪得东西多,也是体现了她的心灵手巧、技艺高超。

8.姥姥不仅会剪纸,她还和其他普通的农村老人一样会干很多活。引读:

看人乐颠颠的走了,她接着干活儿:洗衣服、纳鞋底、择菜、淘米、喂猪、薅草……

9.从这儿,你感受到姥姥的什么品质?(勤劳、善良)板书:勤劳、善良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初步感受到了姥姥的心灵手巧、心地善良和剪纸技艺之”神“,特别是第二自然段从正反两个方面写出了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

五、引入下文,为下一节课做铺垫

剪纸不仅扮靓了村庄,也填充了”我“儿时的记忆。姥姥的剪纸承载着浓浓的祖孙情,仿佛一根丝线拽着长大的我,即使远在他乡,也时常梦归故里。这份浓浓的祖孙情,我们下节 ……此处隐藏6753个字……境。

①谈话:欣赏完了剪纸作品,同学们感慨万分,这

些剪纸作品是如何创造出来的呢?请观赏《金鱼》的创作过程。

②演示:课件显示金鱼的照片,然后抽象,概括出金鱼的大体外形,通过夸张,提炼的手法画出金鱼的主要构造,最后剪刻成剪纸作品《金鱼》的艺术形式(见图1-图3).

2)诱导学习动机

①谈话:大家了解了剪纸造型手法,怎么制作呢?

你们想不想知道?老师今天剪一幅蜻蜓作品。

②激趣:教师用极快的速度剪出一幅蜻蜓图。(见图

③设问:老师剪得好不好?快不快?

同学们你们想不想试一试?

好!老师和你们一起研究剪剪纸的方法。

4、研究剪纸的技法。

1)介绍用具:剪刀、刻刀、胶水、红纸等。

2)教师示范(见图4-图7)

①思考要表现什么内容。

②把要剪刻的内容画在白纸上,对称图形要将纸对

折,注意图形之间的连结;非对称图形注意图案间的连结。

③把画稿放在大红纸上,用大头针固定,先用刻刀刻最细小的部分,然后从中间向四边刻,最后用剪刀剪外边。(说明:方法可创造)

④剪成后,在背面涂好胶水,轻轻将剪纸压在白纸上,再用一张白纸盖在上面,用手压严即可。

3)步骤:

学生根据教师示范制作步骤,教师随学生回答板书:

步骤一一构思、起稿、剪刻、装裱。通过品古乐,欣赏剪纸艺术,听介绍,树立学生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提高艺术感知能力。

培养学生自学

能力,为学生终身学

习打基础。

培养团结协作,集思广益,共同进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

概括时,答案力求个性化;演说时,鼓励发表独特见解,这有利于培养学生主见和个性化人格。

通过演示《金鱼》的创作过程,使学生感受到美源自生活,又高于生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表演绝活引发学习兴趣。

在学生强烈需求下,与他们探讨剪刻方法,能使他们记忆深刻。教学中,鼓励学生尝试用其它工具,用其它方法制作剪纸,力求在继承传文化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艺术创作

四、实现美的创造

1、作业要求:自主构思,题材不限,方法不限。

2、出示范画:出示几幅剪纸作品(图略)供学生。

3、自由讨论:打算剪什么,同桌相互讨论。

4、学生实践:学生作业,教师辅导使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艺术经验相互联系,尝试用艺术的方式表现生活。

全课五、品评美的创想

1、优秀作品展评

挑选几副好作品展览,师生一起作品。

2、学习情况。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剪纸艺术的历史,特点、掌握了剪纸的方法,希创造出更好的作品来弘扬民间艺术,装扮我们的生活。注重个性化,提高审美情趣

社会实践六、进行美的探索

教师就社会实践活动提要求:

1、实践内容:调查本村有多少人会剪剪纸,会剪什么样的剪纸?查资料了解我国各地剪纸各有什么特点?收集一些好的剪纸作品。

2、拟订:学生课余自由纽合成一些小组,确定采访和查阅资料的时间、对象、方法、活动步骤等,填在《关于剪纸的社会实践活动表》上(见附表)。

3、实施活动,在小组长带领下,按实施,遇到难题要协商解决。

4、交流:一星期后,各小组完成调查,并写好调查报告,在学习民间艺人剪纸作品的基础上,创作几幅作品与同学交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培养他们热爱民间艺术的情感。

剪纸教案 篇7

活动重点与难点:

1、活动重点:激发孩子对剪纸作品的兴趣。

2、活动难点:能够大胆创作进行剪纸。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感受剪纸的特点、生动的形象和夸张变形的造型等。

2、了解剪纸是中国特有的民间特色,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3、鼓励幼儿大胆创作。

活动准备 : 课件、剪刀、剪纸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孩子们,你们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出示课件。

二、欣赏剪纸:

1、好多的剪纸阿,我们一起来看看分别有哪些剪纸。(引导幼儿了解剪纸的种类)。

2、你最喜欢哪一个剪纸,引导幼儿说出剪纸作品的名称、用途,以及为什么喜欢这个作品。

3、这么多漂亮的剪纸,你知道它们是怎么来的吗?——播放课件

三、欣赏故事:

1、剪纸是怎么来的?那些艺人为什么剪纸?

2、于是,人们学习、研究更对的剪纸方法,剪出各种各样的种类。——播放课件。

3、剪纸要用到哪些工具呢?——播放课件。

4、我们怎么用这些工具才能剪出一幅漂亮的剪纸呢?——引导幼儿说出剪纸的步骤。

四、播放剪纸过程的课件:

1、我们来看一下是不是这样。并提问:纸是怎么折得,要至少折几次?剪纸之前要先在纸上画上图案或线条,在剪的时候要遵循什么顺序?把剪好的纸在打开时要?

2、你想不想也来剪纸?

五、幼儿操作——剪纸

1、老师在后面给你们准备好了纸和剪刀,现在请小朋友到后面找个地方做好。

2、观察并剪纸:你们看,在盒子里有很多,老师已经折好并画好图案的纸,请小朋友随便拿一个,你们看看你拿到的这张纸是怎么折——请2个不同折法的小朋友说说。仔细观察纸上画的,你猜猜剪出来是什么呢?——幼儿自由发表意见。我们剪的时候要先剪哪个地方的?——先剪中间再剪边缘。

3、请小朋友拿起剪刀,认真、仔细的进行剪纸。

4、点评作品:把剪好的粘贴到黑板上,我们来一起看一下。

5、教师小结:有的小朋友非常的认真、细心,所以完成的作品非常好,有的小朋友一不小心把有的地方剪断了,相信再小心点也能完成的非常好。

  六、鼓励幼儿大胆创作:

1、刚才是老师给你们把纸折好并画好,你们只是剪的,现在老师给你一张纸,你能不能把它变成一幅漂亮的剪纸。

2、折纸:我们要先怎么样?——折纸。可以怎样折?——对角折和对边折(幼儿说着,老师拿纸示范。)

3、给幼儿分发纸。折好后请小朋友相互检查,看折的是否正确。

4、我们再在上面画上你想剪的图案或花纹。

5、画好了的小朋友,拿起小剪刀开始剪吧!注意:先剪中间的再剪边上的。

6、请把你的剪纸拿到前面,和大家说说你剪的是什么。——幼儿说完后教师给予点评并把作品粘贴到黑板上。

七、活动延伸:

纸的折法,我们学习了2种——对角折和对边折,刚才你只是用了一种方法,一会儿请你用另一种方法画同样的图案再剪一次,你来比较一下,不同的折法剪出的作品有什么不一样,好吗?

《剪纸教案范文集锦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