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教案

时间:2025-04-21 11:19:14
精选识字教案模板集合九篇

精选识字教案模板集合九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识字教案9篇,欢迎大家分享。

识字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万、复、苏、柳”等13个生字,引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2、正确、整齐、规范书写“万、冬、齐、丁、百”5个生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

4、主动收集积累春天的词语。

5、认识并了解春天给大地带来的变化,使学生产生好奇,激发学生了解、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课前准备:挂图;儿童歌曲《春天在哪里》;词语卡片;生字卡片;田字格黑板。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小朋友,春姑娘悄悄来到了我们身边,她给大地万物带来了生机。春天在哪里呢?今天,老师和你们去郊外、去田野找春天,好吗?

2、播放《春天在哪里》的歌曲,学生闭上眼睛边拍手,边唱歌。

二、图文结合,认知词语

1、语言过渡:睁开眼睛看看四周的景色,美吗?是呀,春天给大地披上了绿装,到处生机勃勃,春意盎然。小朋友,春天在哪儿,你能找到吗?

2、认识词语。

随机学习四组词语。(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词语卡片,让学生读一读字音,在图上认一认,唱一唱有关小动物的歌儿,说一说花儿的颜色,有关事物的特征等)

3、揭示课题,巩固字音。

刚才这些词语是语文书上《识字1》的内容。(板书:识字1)打开书,你们看,它们正排着队,等着小朋友去认识呢!请小朋友读一读这些词语,比较难读的可以多读几遍,也可以请小组中的同学帮帮忙。(学生自由读)

4、生生互动,游戏内化。

小朋友,刚才我们在柔柔的春风中,在柳树的绿叶中,在布谷鸟的叫声中,在花儿灿烂的笑脸上找到了美丽的春天,你能把这些词语贴到它的朋友身边去吗?请拿出词语卡片,同组的小朋友互相合作,来贴一贴,贴好后再一起读一读,看哪一组完成得又快又正确。(播放《春天在哪里》)

三、读中悟情,读中积累

1、语言渲染:春天来了,春风轻轻地吹,春雨淅淅地下,柳丝吐翠,小草茵茵,嫩芽破土,大地葱绿;燕子、布谷、蜜蜂飞来了,为春天增添了几多生趣;梨花、杏花、桃花张开笑脸,为春天增色添彩!你愿意美美地读一读吗?让小朋友们感受一下春天多美呀!

2、学生诵读韵文,边诵读边想象,达到熟记积累。

四、总结全文,延伸拓展

1、师总结。

2、课后,小朋友去找一些有关“春天”的诗歌或成语,读一读。

五、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认读要求书写的生字并口头组词。

2、认识3个新偏旁。(“日”字底,“木”字旁,草字头)

3、学生看笔顺图自学生字,描红课本上的生字。

4、说说是怎么记住生字的。

5、说说书写注意点。

6、教师在田字格示范书写。

7、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六、课堂作业设计

背诵课文。写好生字。

识字教案 篇2

一、游戏引入,初识象形字

1.组织游戏:(出示课文插图)

(互)仔细观察,图上画了些什么?

(2)小组同学一起合作,把你们看到的用简单几笔画下来,看哪一组画得多画得像。

(3)请一组同学上台介绍自己的画。

2.引人新课:

(1)想看看古代人是怎样记录这些事物的吗?(示象形字)。

(2)猜猜看,这些古代字符分别表示图上的哪些事物?

门)这些古代文字逐渐演变,就有了大家看到的这些现代汉字。(示现代汉字)

二、识读字、词、儿歌

(一)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求:读准字音,木会读的字多拼几遍拼音。

(二)识读字、词。

1.自读生字。(示生字)

要求: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

2.同座互读生词。(示生词)

要求:词儿连读。

3.小组学习,查读字、词。

要求:小组同学互相帮助,让每位同学把每个字、词都读准。

4.全班查读字、词。

(l)查读字,正音。(开火车读、齐读)

重点指导:川chuan什chen

(2)查读词:正音,词儿连读、读好听。

(指名读、齐读)

重点指导:

a.“竹子,石头,燕子”第二个字是轻声。

b.“竹子”:看,绿油油的竹子,品读。

“泉水”:听,泉水流动的声音,品读。

“燕子”:说,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燕子吗?品读。

(三)识读儿歌。

l、自读儿歌。(示儿歌)

要求:读准,读通顺。

2.指名读儿歌。

3.听录音读儿歌。

4放音乐自由练读儿歌,练好后读给好朋友听,请他给你提提意见。

5、齐读儿歌。

三、识字、写字:舟、竹、石、川、燕

1.认读要识写的生字。(不带拼音)

2.小组学习:讨论如何识记字形?

3.重点指导“燕”字。

门)你有什么办法记“燕”字?(适时教学新偏旁“四点”,指正“燕’懒笔顺)。

(2)师范写“燕”字。(边写边说如何把“燕”字写好看。)

(3)生描红。

4.全班交流其余4个字的识记方法。

5.自学笔顺图。

6.描红,观察各字的重点笔画。

7.书写所学生字。

[说明]

《识字3》一课是苏教版标准本实验教材小语~年级下册中的集中识字课型,是以介绍汉字的起源与演变过程为基本内容的看字形演变识字。此课要求学会9个生字,l个只识不写的字,认识3个新偏旁;初步了解一

些象形字的来历,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有感情地朗读儿歌,体会儿歌表达的情感。

在设计教学时,首先我们特别重视文中各个组成部分的整合,以识字为切入口,以识词为中介,最后再以诵读儿歌来巩固树深识字、识词的成果,把看图到识字、识词,到儿歌连为一体。同时,注意处理好各部分的轻重,儿歌是为了结识字提供语境,而不是阅读课文,重点还应是识字、写字。于是,我们把整个课堂教学分为三大块:一是游戏激趣,引入新课;二是读准字、读好词、读通儿歌;三是识记字形、写字 ……此处隐藏3311个字……”。

所:左边的笔顺是。

助、功:右边都是“力”字,“横折钩”的“折”笔要往左斜,不能写垂直。

五、课外作业

课外阅读有关成语故事的书,如《成语故事精萃》、《成语故事漫画》等,或进入“小学语文www.pep.com.cn/xiaoyu/”网站查阅“学生版——阅读文库”中的“成语故事”。积累几个自己喜欢的成语。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体会其中的韵律感;再次感知成语的特点并有收集成语的兴趣。

预设过程:

一、复习巩固字词

1、用开火车的方式,巩固和检查生字识记情况。

2、看字卡说词语。如,“寸”——“寸有所长”。

3、出示“我会读”中的词语,同桌互读。

泰山 豹子 徒弟 水渠 尺寸 利益 益虫 功劳 功课 表彰

二、朗读课文,运用成语

1、经过上一节课的学习,相信你们已经能流利地读词语,为了让你们更有滋有味地读课文,老师想了一些读书的方法。

2、如拍手读,站起来与同学拉起手来读,分男女同学读,也可以像上节课那样接读词语等方法读课文。(齐读——指名读)

3、快速浏览本组后面的课文,想一想,说一说课文与本课的哪个成语意思相同或相近。

三、资料交流,积累成语

1、说说自己课外搜集的成语以及成语的意思。

2、教师把学生交流的成语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有意识记忆,积累成语。

四、课堂作业

指导学生完成《随堂练习本》上的练习。

五、课外作业

1、把自己积累的成语做成识字卡在班级里展出。

2、继续看成语故事,积累相关的成语。

附资料袋:

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尺比寸长,但运用的场合不同,尺有显得短的时候,寸也有显得长的时候。比喻每个人或事物各有长处和短处。出自《楚辞卜居》:“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2、坐井观天

坐在井里看天。比喻见识有限,眼光短浅。出自《韩愈原道》:“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3、管中窥豹

管,竹管;窥,从孔隙中看。从竹管孔中看豹,只能看到豹子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见到的只是事物的一小部分,未能看到事物的全貌。

4、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障,遮挡。一片小小的树叶挡住了眼睛,就看不见远处高大的泰山。比喻被眼前细小的事物蒙蔽,看不到事物的本质或全体。

5、相得益彰

相得,互相配合、映衬;益,更加;彰,显著。原指君臣之间相互配合更能发挥各自特长。后泛指两者之间互相映衬,更能显示各自的长处和优点。出自汉代王褒《圣主得贤臣颂》:“聚精会神,相得益彰。”

6、拔苗助长

把禾苗拔高,帮助它生长。出自《孟子公孙丑上》。这是个寓言故事,说明不顾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结果反而把事情弄糟。

7、瓜熟蒂落

瓜熟了,瓜蒂自然脱落。比喻条件或时机成熟,事情自然就会成功。出自宋代张君房《云芨七签》:“瓜熟蒂落,啐啄同时。”

8、水到渠成

渠,沟渠。水流到的地方自然成渠,比喻条件成熟,事情自然成功。出自宋代苏轼《答秦太虚书》:“水到渠成,不须虑。”

识字教案 篇8

大班前识字活动:有趣的部首

活动目标:

1.在动一动、说一说、找一找中感知“扌”的汉字。

2.发现部首与汉字的关系,锻炼观察、分析、归类的能力。

3.感受汉字部首的丰富性,萌发对文字符号的兴趣。

活动准备:

幻灯片、花形卡片、操作图片与表格、一块黑板、16本图书和椅子书套。

活动过程:

一、律动导入,感知手部动作

我们一起听着音乐来做游戏吧!玩的时候想一想我们用手做了哪些动作?

刚刚我们用手做了哪些动作?幼儿说说演演。

二、在动动、说说、找找中感知提手旁

1.感知提手旁

老师带来了这些动作的汉字,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手除了可以做“抱、拍、握”的动作,还可以做哪些动作?(幼儿说,教师记录)

是不是所有和手有关的汉字都有提手旁呢?

老师来读一读汉字,你们做出相应的动作好吗?

2.寻找提手旁

幼儿找书里带有“扌”的汉字,并圈出来。

看一看大家找的对不对,有没有不一样的?

三、猜测、操作,感受部首的丰富性

1.看动作猜测。

教师演示动作,幼儿猜测动作特点以及汉字的共同点。(带有“足”的汉字可能和脚有关。)

2.图片分类,发现规律。

请小朋友把这些打乱的图片分成三类,想想你按什么理由分的?

看看他们的汉字,发现了什么?(和嘴巴有关的三个字,都有“口”;和水有关的三个字有“氵”;和树木有关的三个字都带有“木”。)

四、观看视频,萌发对文字符号的兴趣老师这里还有部首儿歌呢,一起欣赏一下!

汉字的秘密还有很多,下次我们再一起去发现吧!

识字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 认识蛋、取等12个生字。会写听、唱等6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

3、 知道保护环境,爱护小动物。

教学时间 : 2课时

教学流程

一、 导入揭题

导入一: 看图导入

1.出示插图:两只蛋,旁边画有一只小鸟。

看见这些你会想到什么?

2.教师板书课题:两只鸟蛋

学生齐读课题。识记蛋字。(给蛋组词。)

课文讲了两只鸟蛋的什么故事呢?

导入二:组词揭题

教师板书:蛋。用蛋字组词。

二、初读感知

1. 自由读课文,注意本课所要学的生字。要求:借助拼音读正确、读流利。

2. 指名当小老师领读生字。

3. 自主选择生字进行学习,并读出该字所在的小节,教师随机选择句子进行指导朗读,并采取多种方法进行练读。

例:捧 连 忙

(1) 读第三小节。

(2) 用动作表示捧。

(3) 用连忙说一句话。

定、向:讲解字形、间架、笔顺、笔画,并练写。

取、凉:练习 鸟蛋凉凉的和凉凉的鸟蛋两种短语形式。

4. 除了课文,你还在哪些地方见到过这些字?

5. 分小组出示学生收集到的有这些生字的报纸、杂志、商标等,念给小组的成员听。

6. 全班交流:将自己收集的资料分别粘在小黑板上,并读给老师和同学听。

7. 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8. 指名分节读课文。

《精选识字教案模板集合九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