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螃蟹歌》教学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螃蟹歌》教学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螃蟹歌》教学教案1
【课题概述】
《螃蟹歌》是一首流传于四川地区的民歌。歌曲2/4拍,徵调式,由上下乐句构成。旋律诙谐、活泼,表现了在河边玩耍的孩子们观察到螃蟹和发生在它身上的故事。歌曲运用四川的地方方言演唱,更添加了歌曲的地方色彩和情趣。
【学情分析】
依据这一学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从把握歌曲的诙谐演唱开始,到打动学生的情感,通过启发、引导、实践等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这节音乐课中得到快乐的情感体验。
【教学内容】
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螃蟹歌》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体验乐曲诙谐活泼的情绪;
2.学习运用四川的地方方言演唱歌曲,体验不同地域文化的特点;
3.拓展歌曲内容进行歌表演;
【教学重点】
准确地唱好歌曲《螃蟹歌》。
【教学难点】
歌曲旋律的音准及运用四川方言演唱歌曲。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双响筒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则谜语,看一下聪明的你们谁能最先猜出答案,听好啦:
谜语:八只脚,抬面鼓,
两把剪刀鼓前舞,
生来横行又霸道,
嘴里常把泡沫吐!
生:螃蟹
师:看来同学们都是聪明的孩子,一下就猜出来了,
2.课件出示螃蟹图片,请学生们说说螃蟹的特点。
生:圆壳、八只脚、两个大夹子、横着走(示范动作)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方式——猜谜语,激发他们学习歌曲的兴趣。)
二、初听歌曲,感受节奏
1.初听歌曲
请同学们聆听一首有关螃蟹的歌,你们听听歌里的小螃蟹有多顽皮。(多媒体播放歌曲)
2.节奏练习
(1)小螃蟹的爱好——吐泡泡
师范读,生一边读一边拍手。
(2)出示老朋友——双响筒
师:双响筒有两种声音,听辨这两种声音在音量上有什么不同?(师打击双响筒)
生:有强有弱;
师:大家来听下老师怎样用双响筒来表现“吐泡泡”节奏的强弱,找出那几个字比较强?
生:每小节第一个“吐”;
(3)学习使用双响筒,试敲,注意节奏和强弱;
3.旋律练习
(1)朗读下面的歌词,注意节奏(多媒体)
(2)师演唱上面的旋律,生把这句歌词试唱出来;
(设计意图:用“吐泡泡”的小游戏将节奏进行练习。将枯燥的节奏、旋律练习游戏化。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习歌曲打下坚实的节奏基础)。
三、学唱歌曲
1.聆听运用四川方言演唱的歌曲《螃蟹歌》;
问:听完后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2.再次聆听,找出歌曲中运用四川方言的字;(大屏幕展示歌词,生说对字体变红色)
哥—guo;脚—jiuo;个—guo;壳—kuo;河—huo;
3.跟老师一起用四川方言朗读歌词(师用手做螃蟹形状)
4.师运用四川方言范唱歌曲,生用双响筒(拍手)伴奏;
(设计意图:几次聆听都对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使他们有意识地听,更利于集中注意力,随之进行的唱歌教学便水到渠成。生动、形象、有趣的动画故事,帮助学生了解歌曲的基本内容,对新歌产生浓郁的兴趣。聆听要求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让学生在有意识的聆听中潜移默化地熟悉歌曲旋律。)
5.随琴轻唱第一段歌词,注意四川方言的运用和音准;
(1)用“快乐的'声音、快乐的表情”跟琴逐句演唱;
(2)对比:“说你的理由?
(3)完整的演唱第一段;
6.跟琴逐句演唱第
二、三段歌词,注意音准和四川方言的运用;
(1)演唱第二段歌词,根据歌词内容边唱边表演螃蟹走路的样子;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模仿螃蟹行走,使学生在玩中感受音乐的节奏特点。)
(2)演唱第三段歌词
师:小螃蟹真是太顽皮了,夹住了路过它家的鸟而且越夹越紧,鸟呢越来越疼不断的哀求螃蟹哥放放它的脚,哀求的语气也会越来越怎么样呢?
生:语气会越来越重;
师:很棒,语气越来越重力度上也应该更强一些;
(设计意图:通过处理歌曲情绪,让学生充分感受四川童谣的风格特点以及音乐语言中表现出来的风趣与幽默感)。
7.完整的演唱全曲,使用双响筒(拍手)伴奏;
(设计意图:加入打击乐器、拍手为歌曲伴奏,多种形式表现歌曲。)
四、歌曲创编
师:同学们,《螃蟹歌》很有趣,想一想螃蟹走路的样子,让我们一起来用动作把这首歌曲表演出来,大家有没有信心表演好?
师:请同学们与你的同桌二人一组,一个扮演“螃蟹”,一个扮演被螃蟹夹住的小鸟,随着歌词的发展进行动作创编。
1.两人小组自由讨论创编动作。
2.学生随音乐自由表演。
各小组互相评价,看哪些小朋友表现得好,并推出小组的小代表。
”一句,去掉“呀么”可不可以,说3.小代表一起上台表演,其他同学为他们演唱歌曲,双响筒(拍手)伴奏。
(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加深学生对音乐的感受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对音乐进行感受、创作练习。)
五、拓展延伸
欣赏昆明方言《螃蟹歌》
师:刚刚我们用四川方言演唱了《螃蟹歌》,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方言,接下来老师请同学们欣赏一首云南昆明的童谣名字也叫《螃蟹歌》,它运用的是云南方言演唱的,大家来听一下。
(设计意图:通过歌曲的补充,使学生在本课即将结束的时候,还感到余兴未尽。)
六、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歌曲《螃蟹歌》,感受了歌曲欢快的情绪,并用了四川方言演唱,同学们为歌曲创编的动作很形象,课后同学们把这首歌曲演唱给你的爸爸、妈妈!最后,让我们在歌唱之中结束这节课吧!
《螃蟹歌》教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体验歌曲中的欢快诙谐的情绪,培养学生喜欢学习民族歌曲的兴趣。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聆听、模仿来学习歌曲,并能够运用四川方言进行演唱,感受歌曲的诙谐的情绪。
3、知识与技能:
能够运用良好的歌唱状态,准确的按着节奏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
按照准确地节奏、节拍运用自然的、正确的歌唱方法,充满风趣地演唱歌曲《螃蟹歌》
教学难点:
1.歌曲旋律的音准及用方言演唱歌曲
2、一字多音的演唱
3、能够运用四川方言来演唱歌曲
教法设计:
听唱法讨论法欣赏法
教具准备:
《螃蟹歌》课件电子琴螃蟹头饰
教学流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谜语:八只脚,抬面鼓,两把剪刀鼓前舞。生来横行又霸道,嘴里常把泡沫吐。请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小动物?(螃蟹)
2、提问:你们见过螃蟹吗?说说螃蟹是什么样子的?(跟随学生的回答,画出螃蟹的简笔画。)看看螃蟹的图片。
3、螃蟹走路的姿势是什么样的?谁能学一学?
二、熟悉歌词
1、螃蟹是一种很有趣的小动物,有一首歌是专门描写螃蟹的,大家想学吗?请大家读读歌词。(片⑤)
2、请大家听听这首歌,注意:歌曲中那些字的发音与普通话的发音不一样。(片④)
蟹读作hai哥读作guo脚读作jiuo个读作guo
硬读作en壳读作kuo横读作hun
3、这是一首四川民歌,是用四川方言演唱的,所以有一些字的发音和普通话发音不一样。请同学们再读一遍歌词,读音有变化的字音用四川方言来读。(片⑤)
4、其实我们的岚皋方言与四川方言非常接近,哪位同学能用我们的岚皋方言读一读歌词呢?
三、演唱歌曲1、聆听歌曲范唱,打打2/4拍子。
2、聆听歌曲范唱,看着歌词做口型。
3、用听唱法学习歌曲。
4、聆听范唱,小声跟唱。
5、师生接龙演唱歌曲。
6、跟随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7、结合歌词内容,讨论每一段的演唱情绪:
歌曲写了一群孩子去江边玩耍,遇上螃蟹的情景。
第一段写了螃蟹的长相形态,要用怎样的情绪演唱?(风趣)
第二段描述了螃蟹夹住了顽童的脚趾,双方僵持不下的情景。要用怎样的情绪演唱?(着急、紧张)
第三段写了被夹住脚的顽童苦苦哀求螃蟹的情景。要用怎样的情绪演唱?(哀求)
8、请同学们带着情绪演唱歌曲。注意每段情绪的不同。
四、表演歌曲
请同学们合作思考,怎样表演歌曲中的音乐故事呢?(小组展示)
五、拓展(爱护动物)
螃蟹有话对大家说。
读一读,拍一拍《保护动物拍手歌》。
六、岚皋民歌欣赏
《螃蟹歌》教学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在丰富的艺术活动中感受螃蟹可爱有趣的特点,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体会表演的乐趣。
2.指导学生自信大胆地演唱方言歌曲,并能主动参与戏剧表演。
二、教学重、难点:歌曲演唱和情趣表演。
三、教学准备:课件、橡皮泥等其他美术材料,教室里布置一个“螃蟹园”。
四、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
(播放《螃蟹歌》,师引导学生为歌曲打拍子)
1.猜一猜
师:小朋友们,你们好!终于又见到你们了。这两天我特别想你们,你们想我吗?
生:……
师:真的啊?那我先给你们唱首歌吧!
师:演唱歌曲《螃蟹歌》)刚才歌曲中唱到的是什么小动物啊?
生:螃蟹。 ‘
师:小朋友可真聪明,你们见过螃蟹吗?在什么地方见过?螃蟹长什么样儿啊?
生:……
2.学一学
师:螃蟹是怎么走路的呀? (横着)哪个同学能学一学?
(1)请一个学生单独模仿。
(2)师生一起模仿。
3.看一看
师:你们看看我手里拿的是什么呀?
生:螃蟹。
师:对了,是一只用橡皮泥和牙签做的螃蟹,它有着一个鼓鼓的身子,两只圆圆的眼睛,八只脚,两个夹子,还有一张大大的嘴巴。你们觉得它可爱吗?
生:可爱。
师:我这黑还有几只更可爱的呢,你们瞧!(出示“螃蟹园”卡通图)
4.做一做
师:你们想不想亲自动手做一个啊?拿出你们带来的材料按照我们划分的小组和小伙伴们一起动手做一做吧,看谁做得又快又好,做完以后就把自己的螃蟹放进我们的螃蟹园。
生动手制作(画、捏、剪、撕……都可以),师巡回指导。
(二)感受体验
师:大家做的螃蟹可真漂亮,不一会儿我们的螃蟹园里就挤满了各式各样的螃蟹,好热闹啊!你们想不想学唱老师刚才演唱的那首歌啊?
l读一读
教师边用双响筒敲击X X X X X X | X X X | X X X X | X X | 的节奏,边带领学生用方言朗读《螃蟹歌》的歌词。(第一小节为2个后十六)
2.说一说
师:你们读的可真棒!不过,刚才读的时候我发现有很多人在笑,这是为什么呀?
生:……
师:哦,因为我们刚才读的时候不是用的普通话,而是用我们的宜都方言,所以听起来特别有意思,是吧?这首歌曲名字叫做《螃蟹歌》,是我们湖北的一首童谣,歌曲中的“脚”唱的juo、“壳”唱的kuo、“只”唱的zi。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唱这首有趣的歌曲吧1
3.唱一唱
(1)单音代唱(1a),师钢琴伴奏。
(2)分段教唱。
①师边做动作边逐句教唱歌曲第一段。
②请学生和教师一起边做动作边唱。
③听钢琴伴奏唱。
④师边做动作边逐句教唱歌曲第二、第三段。
⑤师生分段接龙唱。
(3)师生合作用双簧的形式唱。
(4)录音对比,感受歌曲情绪,生边听边做动作。
(5)师启发,有感情的演唱。
(6)师引导,用多种形式表演唱。(自编动作、为歌曲伴奏……)?
(三)创作表现
1.师生交流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螃蟹歌》向我们讲述了一个螃蟹和鹭鸶的故事。我们能不能将这个故事随着《螃蟹歌》进行表演呢?(能)我们该怎么演呢?
师引导:我们可以分几个角色来演?螃蟹和鹭鸶是不是同时出场的?鹭鸶有什么特点?(师生交流)
2.师生合作,模拟表演
3.指名表演,共同评价
师:他们表演的怎么样,你喜欢谁的表演?
(四) 小结下课
1.小结、拓展
师:同学们的表演真是有模有样,让我好像真的看到了螃蟹和鹭鸶之间发生的有趣的故事。其实,除了我们湖北以外,还有很多地方也有自己的《螃蟹歌》,下面,就让我们再来听一首《螃蟹歌》吧!这首《螃蟹歌》与前面我们学唱的《螃蟹歌》有很大的不同,既有说也有唱,速度也稍微慢一些而且听不懂,因为这是一首云南的《螃蟹歌》,是云南的小朋友用他们当地的方言演唱的。以后有机会老师还将介绍其他地方的《螃蟹歌》给大家。
2.模仿、下课
师:时间过得真快啊!马上就要下课了,这节课的时间我们不仅做了螃蟹,唱了螃蟹歌,还演了螃蟹,小朋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们都很棒。好了,时间也不早了,让我们都变成可爱的小螃蟹,唱起《螃蟹歌》下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