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狼教案范文合集5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狼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狼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音乐教育重视幼儿的音乐能力以及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的培养,而音乐游戏的方式更能培养幼儿的音乐素质。《喜羊羊与灰太狼》是孩子们很感兴趣的一部动画片,孩子们非常喜欢并且熟悉其中的角色,所以我以此创设情境,结合三段不同的音乐,设计了一个适合中班幼儿的音乐游戏。活动中我引导幼儿感受三段音乐的不同,并随音乐表现游戏动作,让孩子们在“小羊和灰太狼”的游戏情节中,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和有趣。
活动目标
1、分辨三段音乐的不同,结合音乐和图谱表现游戏情节。
2、愿意参加音乐游戏,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有趣。
活动重、难点
在图谱的帮助下有指令地进行摘果子游戏,分辨三段音乐的不同,并用游戏动作表现音乐,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有趣。
活动准备:背景图片、图谱、音乐、大灰狼头饰。
活动设计
一、快快乐乐去羊村
1、教师扮演慢羊羊村长邀请小羊去果园。
2、师幼一起伴随着音乐进入游戏场地。
二、果园中,灰太狼出现
(一)小羊们看图谱随着音乐的节奏摘果子
1、(出示果园图片)师:小羊们,果园到了,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干什么?
2、师:那我们要先学会一个本领:摘果子。摘果子怎么摘呢?请幼儿做一做动作。
3、教师根据幼儿动作出示相应图谱,一起学一学。
4、师:原来摘果子有这么多的方法,可以用左手、右手摘,也可以用两只手摘,还可以往不同的方向摘。
5、师:摘果子可是有难度的,不仅要用方法摘,还要有节奏地摘,这个本领就藏在一段好听的音乐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6、播放第一段音乐,听了这段音乐,你想怎么摘果子?
7、师:看看村长我是怎么摘果子的?教师结合图谱和音乐示范摘果子。
8、师幼共同讨论音乐节奏图谱,学一学。
8、播放音乐,小羊们一起跟着音乐节奏做摘果子的动作。
9、幼儿自主讨论摆放音乐图谱,再次播放音乐,小羊们一起跟着音乐节奏做摘果子的动作。
(二)灰太狼出现
1、音乐转换——灰太狼出现。
师:听,发生什么事了?谁来了?
2、引导小羊们想办法来保护自己:灰太狼出现时,要马上变成一棵果树或一块石头,不能动,如果动了就会被灰太狼抓走吃掉的。
3、播放音乐第二、三段,教师扮演灰太狼,请小羊们试试看,变成不同造型的果树或石头。
4、小结:看来这个办法真不错,灰太狼一只小羊都没抓到,小羊们真厉害啊!
5、师:还有什么办法次可以保护自己?(躲起来)
6、播放音乐第二、三段,教师扮演灰太郎,再次进行游戏。
三、喜羊羊与灰太狼
1、播放完整音乐,教师扮演灰太狼,幼儿听音乐根据情节做相应游戏动作。
2、请幼儿扮演灰太狼,再次进行游戏。
四、战胜灰太狼,快乐地参加舞会
小羊们,今天的你们很勇敢,你们用聪明才智战胜了灰太狼。为了庆祝你们的表现,羊村决定在青青草原上举办一次舞会,我们赶快去参加吧!
狼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3、懂得像狼一样的坏人,总找借口做坏事,他们是不讲道理的。
教学准备
1、生字和词语卡片。
2、挂图。狼和小羊的图片。
3、幻灯片。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贴狼图)认识它吗?认识生字“狼”,读一读。它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贴羊图)谁能告诉老师,羊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呢?一只凶恶的狼和一只温顺的小羊碰到一块儿会发生什么事呢? (板书:和)结果怎样?这个故事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学习了这篇课文,大家就知道了。
二、学习课文
1、课件演示,范读全文
要求学生认真听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初步熟悉课文的内容。说说你在看录像和听老师范读课文的基础上,懂得了什么?
2、自读课文,标出小节号,目视双行,读谁字音。碰到不理解的词句画上记号。
3、出示生字词。
弄脏 吃惊 温和 倒流 经常 争辩 扑去 亲爱
可怜 坏蛋 找碴儿 背地里 气冲冲 骂
你觉得哪些词语难读,或容易读错,提醒大家。
指名读,跟读,齐读,开火车读,男女生读。
4、你觉得文中哪些句子不好读?
5、指名分段读。注意不读破句。
6让学生简单说说狼和小羊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习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十一课(学生齐读课题)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现在我来考考大家,看你们会认了没有,读准了没有。
二、精读课文。
1、师范读,生思考:想想狼到底想干什么?(范读课文,读出角色的不同性格)
学生交流。(狼想吃掉小羊)(出示狼和小羊的图片)
2、学习二、三自然段。
师:狼想吃小羊,想到什么程度呢?找出课文中的话读一读。(指名读)
师:我发现你把“狼很想吃小羊”的“很”读得重,为什么这么读啊?狼这么想吃小羊,心里会想些什么?狼心里是这样想的,他的外表是什么样呢?(课件演示)狼是个专做坏事、非常残忍的家伙,他打算怎样吃掉小羊?他对小羊说了什么?自己读读第二、三自然段。
生自读。
师:狼对小羊说了些什么,小羊是怎样反驳他的?谁来读读。(课件出示句子)
师:狼说这话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指导看课件)你能再读一读吗?
谁还想来读?
师:小羊能把狼喝的水弄脏吗?为什么?(出示句子)指名读。
师:(出示反问句)师读。小羊会不会把狼喝的水弄脏呢?这是反问句,它的意思就是说小羊不会把狼喝的水弄脏。(出示陈述句)齐读。用反问句比用一般叙述句更有力量,这里更加强调小羊不会把狼喝的水弄脏。小羊不会把水弄脏的理由是什么呢?
指名读。
画简笔画,理解“上游、下游、倒流”。
师:狼在上游,小羊在下游,羊绝不会把狼喝的水弄脏,可狼偏说羊弄脏了水,这就是书上说的……(出示找碴儿)读两遍。
3、学习四、五自然段
师:狼第一次找碴儿被羊驳倒了,他甘心吗?他的态度变得怎么样了?他又找了什么理由,对小羊说了什么?小羊又是怎样反驳的?
同桌互读,一人扮演狼,一人扮演羊读。
(出示句子)分组读。
师:读到这儿,你有什么问题吗?我有一个问题不明白,文中说“就算这样吧”说明狼承认小羊说得有道理,这样是怎样啊?狼第二次说去年小羊经常在背地里说他的坏话,而去年小羊还没出生,狼这样指责小羊,这叫什么?
(出示找碴儿)读两遍。
4、学习第六自然段
齐读第六自然段。
师:狼两次找碴儿都被小羊用事实驳了回去,这一次狼又找了什么理由?
师:诬赖小羊不面,狼在毫无事实根据的情况下硬说骂他的不是小羊就是小羊的爸爸,这又叫什么?
(出示找碴儿)读两遍。
师:现在谁来说说“找碴儿”是什么意思?
师:对,找碴儿就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故意挑别人的毛病,甚至是毫无根据地找借口,跟别人吵。
质疑。“争辩”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想再争辩了?
指导看图。狼的凶相。指导朗读。
5、分角色朗读。先指名读,再男女生读。
6、体会寓意。(出示课件)
三、拓展延伸。
狼扑向小羊,小羊有什么反应?小羊被狼吃了吗?小组讨论。
狼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倾听音乐,熟悉故事情节,学习从音乐中寻找游戏规则。
2、在标记的提醒下,迅速找到灰太狼,并根据音乐变化作相应的动作。
3、体验在音乐中遵守游戏规则的快乐。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5、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活动准备】
1、学会集体舞《拍手舞》
2、会玩《猫捉老鼠》和《老狼老狼几点钟》的游戏。
3、黑白即时贴;皮筋。
【活动过程】
1、故事引题,激发兴趣故事情境:羊村要举行化妆舞会了,听到这个消息,灰太狼已经悄悄地潜入到舞会中,舞会进行到高潮的时候,小羊们似乎感觉到有灰太狼,也开始悄悄地寻找,并大声地问"谁是灰太狼?"还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找到了灰太狼,并大声地对它说"你是灰太狼!"灰太狼诡计失败准备离开的时候还不忘回头来吓唬小羊。
2、分段欣赏,规则揭秘。
第一段
(1)音乐中小羊们在举行化妆舞会还是在寻找灰太狼呢?
(2)听音乐教师带领幼儿学小羊在舞会上合拍跳拍手舞。
第二段
(1)舞会进行到高潮的时候,小羊们感觉舞会上可能会有谁呢?那我们悄悄地来找找灰太狼,它到底在哪里呢?这个秘密就在你们的脚底下,看看你们的脚底下有什么?(原来白色的圆点是小羊的脚印,2个黑色的圆点就是灰太狼的脚印)
(2)在音乐什么时候老师问"谁是灰太狼"?什幺时候回答"你是大灰狼"?
幼儿听音乐问答:"谁是灰太狼?"和"你是灰太狼"。
(3)黑色的脚印有2爪,到底谁是灰太狼呢?用什么方法才能知道?(幼儿根据音乐性质探究方法)
(4)怎样在跑动中不会互相碰撞呢?(幼儿商讨跑动的方向,这里借助皮筋,让幼儿统一往带皮筋的手的方向跑动)。
第三段:
(l)灰太狼诡计失败准备离开的时候,还一边走一边回头看看小羊,我们一起来听听灰太狼走几步回头一次呢?
(2)在位置上学习灰太狼回头。(凶狠的样子)
(3)狡猾的灰太狼走4步还不忘回头一次来吓唬小羊,小羊该怎么办呢?(引导幼儿做静止不动的动作)
(4)教师扮演灰太狼,幼儿做小羊尝试做动作。
3、静态欣赏,回忆规则。
看图谱完整欣赏音乐。
4、参与游戏,体验快乐。
(1)教师做灰太狼,鼓励小羊们创编不同静止的造型。
(2)幼儿做灰太狼,鼓励灰太狼做出各种凶狠的动作。
(3)邀请客人老师参与游戏。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我能够抓住当前流行的元素发挥自己的想象开展活动,从孩子的兴趣点出发设计出有新意的活动,是孩子们的积极性和活动的参与度大幅度上升。活动的教学形式较为开放,和孩子们围坐在一起也显得师生间的关系无比的亲近和谐,活动氛围营造的很具有亲和力。在活动中采用新颖的教法让教学活动时刻保持新鲜和活力,使幼儿在体验音乐美的同时,达到科学性、艺术性、健康性、愉悦性德 和谐统一。
从现场的效果来看,我有一些地方并没有把握好:如果能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慢羊羊和灰太狼的说话声音效果会更好。
小百科:灰太狼(Wolffy)是国产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里的反派男主角(羊村守护者前),狼族,反英雄。他奉行狼族至上、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原则。
狼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正确认读本课“狼、脏、汹、怜、嚷、辩、逼、讨、厌”等九个生字;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描摹和记忆“狼、怜、脏、厌、讨”。认读并积累“故意、借口、温和、弄脏、可怜、逼近、讨厌、争辩”等词语。能听写课后练习中的句子。
2.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按要求读出带点字词语的语气,并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懂得跟狼这种蛮不讲理的坏人讲道理是没有用的。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识记本课的生字,读准“脏、嚷”字的读音。
2.按正确的笔顺描摹和记忆四个生字“狼、怜、脏、厌、讨”。
3.按要求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揭示课题。
1.瞧,谁来了?(出示狼和小羊的图片)
2.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它们吗?
狼:恶狠狠、凶恶、残忍……
羊:温和、胆小、温柔……
2.凶恶的狼遇到温和的羊会发生什么事?就让我们一起来学第20课。
(出示:狼和小羊)齐读课题
3.看书听课文录音,想一想,狼和小羊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二、学习生字,理解课文。
1.听了课文录音后,请你说说狼和小羊之间到底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2.再读课文,想一想:什么叫“借口”?狼为了吃小羊,找了几次借口?分别是课文的哪几节?
(第一个借口:2、3节第二个借口:4、5节第三个借口:第6节)
3.学习2、3节
(1)同桌一起读,再说说狼的借口是什么?羊是怎么解释的?
(2)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4.学习4-6节
(1)学习生字,重点指导
A.气势汹汹:是一种生气时的样子。
B.龇牙咧嘴:“龇、咧”都是形声字,注意“龇”的书空,做动作理解。
C.逼近:注意“走之底”的字的笔画规则。
D.嚷:注意右半部分的书空,近义词是“叫”
(2)小组合作学习:狼又是如何找借口的?小羊又是怎么说的?
(3)朗读指导
(4)找合作伙伴演一演。
三、复习巩固,课外拓展
1.复习生字和词语
游戏:摘苹果
2.找好朋友合作,读读课文
3.小结:看来,对于像狼这样不讲理的人光讲道理是没有用的。
4.编故事:小羊应该怎样对付这只狡猾的狼?
教学反思:《狼和小养》是“读短文了解内容”单元中的一篇寓言故事,学生通过阅读,要懂得寓言的寓意跟狼这种蛮不讲理的坏人讲道理是没有用的。这一单元旨在让学生通过整体阅读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有较多的机会来反复阅读课文,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不断加深理解。
狼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感受轻松、流畅与紧张沉闷的两种不同的音乐形象,想象音乐所表述的简单情节。
2、尝试用动作、绘画、乐器等多种形式进行表现。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电脑、光盘、各种绘画工具、鼓钗及小铃、手串铃等各种小乐器。
活动过程:
一、整体感受音乐
1、完整欣赏x2
(1)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听首曲子。
(2)听清了吗?让我们再来听听,你可以闭上眼睛也可以在位置做做动作等会儿告诉我们听到什么。
2、分段
(1)这首曲子听上去感受是不是都一样来。
(2)这样的音乐可以分几段呢?
3、看曲式图
老师听出来和你们一样,我还听着音乐画了张图,看看图上是不是跟你们一样也是三段呢?让我们跟着画画。
4、为曲式图添色。
刚才我画的很急,这幅图都是用黑颜色画的怎样可以让曲式图更漂亮呢,让我们再听一次,你想怎么配,为什么?
二、分段欣赏理解。
1、欣赏A段音乐──第一段
(1)刚才我们听着音乐为曲式图配了许多颜色,其实这首曲子内容就跟你们想到的颜色一样丰富,假如你们仔细听里面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2)让我们先来听第一段听听这段音乐把我们带到那儿,在那里你会看到些什么,也可以做动作,可以把听看到的东西、动作表演。
(3)想跟着音乐站起来试试吗?
2、欣赏B段紧张沉闷的音乐。
(1)感受动作。
(2)让我们再来听听第二段,这段音乐里会发生什么事,你也可以用动作来试试看。
(3)你听到这段音乐发生什么,请你到上现来学学。
3、配乐器。
(1)这段音乐就像你们说的那样紧张很恐怖?怎样让我段音乐听上去更丰富呢?
(2)我们听着音乐用手来试。
(3)你们想怎么画,用些什么乐器,请你在下面学学用一下这乐器的动作也可以学学他的声音
(4)你是那里用鼓那里用钗。
(5)乐器我们配好了,那么谁来用鼓和钗呢?试试音乐听起来是不是更紧张。
4、欣赏第A段──第三段
(1)我们看图,接下来一段和那段一样的呢?又和第一段一样,这段音乐又恢复到很欢快愉快的第一段,这时又会发生什么事,
(2)小动物刚才在第一段你们给第二段音乐配上鼓和钗,使这个音乐更紧张可怕,那么假如我为第三段音乐配乐器,你会用什么小乐器。
三、整体表现。
1、用故事语言表述音乐情节。
(1)我们把三段都听完了,在不同的音乐发生不一样的事,把这些边起来就是一个有趣的故事。
(2)让我们再来完整的听一遍音乐,你能试着跟着音乐讲讲吗?
2、尝试用游戏表述音乐情节。
想不想把这个故事表演一下呢?让我们试试看。
四、了解曲名观看光盘。
刚才我们编了又表演3个有趣的故事,其实我们听到的是一个俄国作曲孔普写释写的交响音乐中的一段,有一位歆浓用这首曲子也表述了一个故事。名字叫彼得与狼想看看,他是怎么讲的什么故事,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