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我保护教案汇编六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自我保护教案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自我保护教案 篇1活动目标:
1、 通过操作、配对等方式,幼儿初步了解几种常见动物怎样保护自己,知道动物自我保护的方法有多种。
2、能从提供的素材中找到所需有关动物自我保护方法的答案,对动物自我保护的方法感兴趣。
活动准备:
幼儿:有动物自我保护方面的零散经验
物质:多媒体课件、书、图片、标记卡片、记录表、笔、动物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观看多媒体。
观看《小壁虎借尾巴》
师:刚才发生了什么事?壁虎是怎么保护自己的?
师:壁虎为什么要挣断尾巴?
师:这是壁虎保护自己的一种方法,那它挣断尾巴会死吗?
师:你知道这种行为叫什么吗?
出示标记图片——再生。
小结:大自然中有很多动物,为了不让敌人伤害自己,他们有很多自己保护自己的方法,再生只是其中的一种。
二、 探索动物便自我保护到方法
1、 交流幼儿已有经验
师:你还知道哪些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
师:把你们知道的方法和边上的小朋友说一说,画在记录表上。
幼儿相互交流,写动物自护问卷。
交流,教师出示幼儿所说动物自我保护方法的图片。
小结:动物自我保护的方法有很多,有的跑得很快,有的跳的很高,还有硬壳、刺、装死、保护色和再生。
2、 幼儿自主探索并配对记录
提供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资料,让幼儿自由找寻动物自我保护的方法。
教师出示动物标记卡
教师:这些动物时怎样保护自己的呢?请你们猜一猜。
幼儿猜测。
师:我今天到来了很多关于这些动物的资料,你们能不能找到这些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把它们记录下来。
师介绍记录表。
师:这么多资料,你们怎样找呢?
师:遇到困难可以找老师帮忙。
幼儿探索并配对记录。
3、 交流幼儿发现
注意介绍动物的自护方法。
师: 河蚌时怎样保护自己的?你从哪儿知道的?
师:他的发现对吗?
教师连线,交流下一个动物。
4、拓展幼儿经验,观看多媒体
师:你们还有什么新发现?
师:除了大钳子,龙虾还有什么办法来保护自己呢?
师:硬壳……再生……
教师介绍黄鼠狼的自护方法,拓展经验。
三、表演游戏:"天敌来了"(视幼儿探索时间长短而定)
自我保护教案 篇2一、活动目标
1、通过体验情景表演,提问回答,感受到安全活动的乐趣。
2、引导幼儿在活动过程具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能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表达保护自己的方法。
二、活动准备
1、教学课件《自我保护的方法》
2、安全图片:陌生人、迷路。
3、准备自我安全和保护相关视频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教学课件,打开芝麻环节,请幼儿观看视频。
你们看画面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们觉得他们的做法做的对吗?那样做会发生什么事情?
2、教师扮演陌生人、幼儿扮演小朋友,表演“陌生人要送我回家”“陌生人来问路”等情节。
(1)引导幼儿集体点评表演,说说自己的感受。
(2)当你们碰到陌生人要送你回家,你会说什么?
(3)当陌生人来问你路,你会怎么做呢?
3、教师通过知识问答形式提问幼儿学过的相关的安全知识。
(1)教师先将幼儿分为两队,把获胜的一队评为安全小卫士。
(2)在家里的时候,有人按门铃你会怎么做?如果说要给你好吃的呢?
(3)当陌生人要提出送你回家时你会怎样做呢?还说带你去买东西、去游乐园玩,你会怎么做?
(4)当有人向你问路时你会怎么做呢?并且让你给他带路你会怎么做?
(5)和家人出去的时候应该怎么没做?迷路后陌生人说带你回家你会怎么做?
(6)当有陌生人要抱你要怎么做?身体的哪些部位属于隐私部位?不可以让人碰?
4、教师打开课件,进入健康总动员环节,请幼儿观看视频,加深印象。
(1)教师引导幼儿自己总结出更多的安全知识。
(2)请幼儿谈谈自己身上发生的一些安全事件,或者类似的事件等。
四、活动延伸
教师组织幼儿在班里开展安全小卫士活动,请幼儿选出班中的安全小卫士,帮助教师派出班里的安全隐患。
五、资料库:安全儿歌
安全儿歌
交通安全很重要,宝宝你要多遵守。
靠边走在人行道,过马路走斑马线。
红灯停,绿灯行,车辆很多要看清。
走在路上不追逐,踢球打闹都不要。
上车下车不推挤,礼貌让人要做到。
身体不往车外探,安坐车中抓扶手。
陌生糖果我不要,赶紧回家最安全。
流浪小狗有病菌,不要亲亲不要玩。
自我保护教案 篇3活动目标:
1、知道火警电话119,报警电话110,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
2、懂得自我保护。
3、巩固认识0-9数字。
4、教会幼儿做个胆大的孩子。
5、知道在发生危险时如何自救。
活动准备:
1、《自我保护》视频。
2、电话号码字卡(能认识119、110和一些相关标识的衣服以及警车、消防车)
活动过程
一、拿出10个数字字卡,让小朋友们拼出火警电话和报警电话。
二、请小朋友们指出消防车和警车。
三、请小朋友们拼出爸爸妈妈的手机号码。
四、选择性观看视频
A、(一)组织幼儿观看视频一:在外面走丢了怎么办;(二)提问,启发幼儿讨论。
1、你刚才看到了什么?
2、走丢了应该怎么办?
B、(一)组织幼儿观看视频二:陌生人敲门怎么办;(二)提问,启发幼儿讨论。
1、你刚才看到了什么?
2、陌生人敲门应该怎么回答?
C、(一)组织幼儿观看视频三:我要保护自己的身体;(二)提问,启发幼儿讨论。
1、你刚才看到了什么?
2、别人要 ……此处隐藏1972个字……近幼儿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与视野。作为我们教师,通过本次辩论会,通过让孩子们自由发表意见,充分的发掘了孩子们的潜力,充分激发了孩子们的质疑精神,让我们深深地认识到孩子们的力量。我们的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有其独特的思维,而作为我们教师应该成为孩子们活动的支持者、鼓励者和参与者,应该学会倾听孩子的所思所想,学会了解孩子,尊重每一个孩子,与他们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自我保护教案 篇6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说课的内容是《珍爱生命,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适用于中高年级。
设计理念:
现在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只要会学习就行了,至于生活的技能,会不会,有没有无所谓。但现在的家庭大部分只有一棵独苗,家长对孩子的人身安全倍加忧虑。他们把孩子束缚在身边,孩子就像个被捆住了手脚的机器人。这种消极的举动并不能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关键还是要孩子自己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心理学指出,作为人所特有的心理现象的意识,是包括感觉,知觉,思维在内的`一种复合型结构的最高级的认识活动,思维在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人的各种心理活动中,它发挥着调节、控制、指导的作用。因此,意识决定行为,能力决定结果。
“健康、安全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它旨在使儿童从小懂得珍爱生命,懂得一些日常生活中的自我保护的知识、技能,遇到危险及突发事件,能总冷静面对,寻求最佳解决办法,拥有一个安全、美好的人生。
根据以上理念和实际情况,我特制订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必要性。
2、教育孩子克服娇气的毛病,遇事冷静,敢于面对。
3、学习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并能在生活中灵活运用。
教学重难点:
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是教学难点。
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的学习是教学重点。
教学准备:
让学生搜集有关自我保护的资料。
教师以图书、网络及生活事件为资源搜集相关资料,做成课件。
教学流程:
新课伊始,为了吸引学生的兴趣,我巧妙设计的第一个环节是:鲜明对比,引出话题。
(一) 鲜明对比,引出话题:
我给学生展示了两组迥然不同的画面:一组是美好生活的图片,另一组是触目惊心的事故的图片,如火灾、触电、中毒、杀害、溺水、交通事故(篮球女孩)等等。强烈的对比,让学生的情感迅速由轻松、愉悦转移到沉重、难过,孩子们的心灵被深深地振撼了。生命呼唤安全,安全第一需要的是自我保护。从而引出课题———“珍爱生命,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这样的导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有效地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花朵。生活是美好的,但生活中也处处存在着危险。因此,我的第二个环节是:联系实际,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二) 联系实际,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我给学生展示了近段在娄底城区发生的一个真实案例:一个二年级小学生放学后,不和同学们排路队,独自一人走在机动车的马路上。被犯罪分子抓上车,至今已整整二十多天了,仍然没有一点点消息……紧接着,我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把发生在江西的楼梯踩踏的事件的图片展示给学生,六人死亡十一人受伤的惨痛代价,深深刺痛了学生心灵中最柔软的部分,教师用低沉的声音讲述着事例,孩子们听着感到痛心和悲愤。这时,教师让学生分析、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做?”“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已有的一些知识、经验被激活了。我让孩子们先在小组里积极、踊跃地讨论,然后派代表说出自己的看法,再请人补充,最后大家达成共识:生命美丽如花,却又是如此脆弱,我们要有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时时、处处警惕身边可能出现的突发的事件和危险,让自己尽可能地避免、远离这些事情的发生。这样的教学让每位同学都有机会发言,积极参与学习,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学生自己在活动过程中,丰富了知识,锻炼了胆量,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课堂气氛民主、和谐。
此时,我趁热打铁,进入第三个环节:群策群力,解决问题。
(三)群策群力,解决问题:
意识决定行为,能力决定结果。孩子们光有自我保护的意识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作为家长、教师有责任教给孩子们一些日常自我保护的知识、方法和技能。
孩子们都有很强的竞争意识,我利用竞赛的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发言,让学生参与活动。安排了“判断题——问答题——情境题”三种不同的题型,让学生在活动中玩,在玩中学,在学中实践。特别是情境题的设置,让孩子们演练,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其他同学判断好坏,再说说有没有更好的其他办法。这种形式让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利于指导学生的行为。
蓝猫是孩子们的亲密伙伴,他无所不知,无知不能。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课件演示,让孩子们一起跟着蓝猫学习三字歌。这就是第四个环节:群策群力,解决问题。
(四)群策群力,解决问题:
三字歌简短,易上口,利于学生理解,孩子们在多种形式的练读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了三字歌,并且加深理解了一些自我保护的知识。生动活泼的形式吸引了学生,让学生乐意学,轻松学,学得快,学得好,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以致用是教学最高的境界和最终的目的。通过前面几个环节的学习,学生对自我保护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学会了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人不是单独的个体,而是社会中的人。因此,我精心设计了“互致心语”的环节。
(五)学以致用,互致心语:
教师教育、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让孩子们给好朋友赠送一句“增强自我保护的话语”,这即是对朋友的一种关心,也是学习的一个检验,从而形成一个“感知——理性——实践——升华”的过程。
课内课外相结合,在课外延伸中学习。
(六)课外延伸,拓展学习:
学生根据教师的指点,课外阅读《未成年人保护法》,使学生不仅懂得日常自我保护的知识和技能,还适当地学习一些浅显的法律知识,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让学生拥有另一种自我保护的武器,这不做过多的要求,适当了解、接受、学习即可。
最后,播放《祝你平安》的歌曲,让孩子们在歌声中结束学习,离开教室。
教学反思:
我国小学生每年非正常死亡的人数已逾上万人,这触目惊心的数据不能不引起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觉醒。针对大部分家长“重智力,轻能力,轻心理”的教育现状,我依据心理学的原理,运用大量事例,唤起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并且在活动中让学生或自己演,或听、或看其他同学的回答、表演,学到更多的知识、技能。最后,帮助孩子们在多元化的社会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关爱他人,关爱自己。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集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为一体,引导学生装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形成一个良好的课堂模式。学生兴致高,教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