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教案

时间:2025-03-31 10:15:05
关于桂林山水教案9篇

关于桂林山水教案9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桂林山水教案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桂林山水教案 篇1

人教版小语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习课文第二三自然段,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并能背诵。

2、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模仿课文例句,学习用相同句式写句子。

二、过程与方法

以朗读代替讲解,欣赏和体会桂林山水的美。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作者的情怀,热爱祖国的山河。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课文,重点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体会优美句子的韵味。

2、教学难点:对桂林山水的感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昨天,我们初步学习了《桂林山水》,知道了桂林山水(生答师板书:甲天下。)游览桂林山水就像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点击幻灯2生答师板书:画卷)

请同学们一起背诵课文第四自然段。(出示幻灯3)

二、导入新课

师:这样的山是怎样的山,这样的水是怎样的水?这节课我们来细细观赏桂林的山水。(师边说边板书:山: 水:)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二课《桂林山水》

三、学习2、3自然段。

(一)学习第2自然段。、

1. (出示幻灯4师读阅读要求)自读第2自然段:。①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画出相关的句子。圈出概括特点的词。②想想作者用了哪些修辞方法写出漓江水美的?(可与同学讨论)

2. 交流汇报。

(1) 汇报问题①:读句子“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概括漓江水特点的词是(生答师板书:静清绿)

(出示幻灯5)齐读:静清绿

看幻灯,说说你对漓江水的认识。

(出示幻灯6)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出示幻灯7)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出示幻灯8)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师:大家说得真棒!我们来说说作者用了哪些修辞方法写出漓江水美的?。

(2)汇报问题②:(出示幻灯9)

①对比(出示幻灯10)

a. 师引导读句子“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

b. 师再引导或者生提问:作者写漓江,为什么拿大海、西湖与漓江对比呢?夸生提的问题好。

作者没有直接写漓江,而是先用大海、西湖与漓江对比,大海是什么样的?(生答师点击幻灯出图:波澜壮阔)西湖是什么样的?(生答师点击幻灯出图:水平如镜)提问:美不美?(生答:美)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么美的大海、这么美的西湖与漓江对比呢?是为了告诉我们(生答师引导:漓江水更美。)

c.指导朗读。大海、西湖美,漓江更美,这句话怎样读呢?读一读。

前半句用赞叹的口气读,后半句用惊讶的口语读,强调“从没看见过”(点击幻灯出示朗读提示:赞叹---惊讶)

②排比(幻灯11)

a.引导读“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丽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b.师引导:你发现了什么?(对,这三句用同样的句式写出江水的三个特点:静、清、绿。为了强调江水真的很清,很静,很绿,所以作者用了三个“真”。大家用赞叹的口气来读一读江水的三个特点。)

c.个别、集体读。

d.背诵这个排比句。(点击文字推出幻灯)

③比喻。(幻灯12)

a.引读“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b.作者把绿的江水比作无瑕的翡翠,这个比喻描绘了江水的美。

c..用轻柔的语气读一读这个比喻句(点击幻灯出现:轻柔。二字)

d.练习:仿写句子填空。(出示幻灯13)

今天的天气真热呀,热得 。

屋子里真安静啊,安静得 。

外面真黑呀,黑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齐读第2自然段。(幻灯14)

现在我们才知道为什么漓江的水甲天下让我们一起朗读第2自然段。

过渡:俗话说,有山无水少灵气,有水无山缺刚毅。让我们走进桂林的山。

(二)仿学习第2自然段的学法学习第3自然段。(幻灯15)

1.自读。

2.交流汇报。

(1)问题①:

读句子“桂林的山真奇啊,……栽倒下来。” 概括桂林的山的特点的词是(生答师板书:奇秀险)

看幻灯,说说你对桂林山的认识。

(出示幻灯16)奇……

(出示幻灯17)秀……

(出示幻灯18)险……

(2)汇报问题②(幻灯19)

①对比(幻灯20)

a. “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

指导朗读。赞叹---惊讶,点击幻灯出示泰山图、香山图,读出

b. 泰山美,香山美,桂林的山更美。

②排比(幻灯21)

a.“桂林的山真奇啊,……桂林的山真秀啊,……桂林的山真险啊,……”

(用了排比的手法,强调了山的三个特点:奇、秀、险。这样的句子要用惊奇的口气读,读出山的奇秀险来。)个别、集体读。背诵。

③比喻(幻灯22)

“像老人,像巨象,象骆驼……”

(用了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桂林山的形状千姿百态,朗读时要注意口气有所变化,读出山的多姿。)

④.“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用了夸张的手法。突出了山的险峻,朗读时要读出惊险。)

(3)齐读第3自然段。现在我们才知道为什么说桂林的山甲天下,我们齐读第3自然段。

(三)背诵2、3自然段。(幻灯24:采用填空提示法)

我们知道了桂林山水的特点和作者的写法,咱们试着背背。生先试背,再齐背。(幻灯25)之后练习填空。(幻灯26)

(四)再读第四自然段。(幻灯27)

说说你对桂林山水的感受。

生1:桂林山 ……此处隐藏6563个字……习第四自然段)

导语:我们观赏了漓江的水,观赏了桂林的山,再看看图片,当山和水相映衬时,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作者又有什么感受?

1、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理解句子:“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1)引导理解字面意思,“画卷”即绘画长卷,一般要卷起来收藏。“连绵不断”,接连不断。“连绵不断的画卷”,即很长很长的画卷。

(2)观看图像片断,同时配音介绍:“从桂林到阳朔,航程83公里,沿途都是青山绿水,美不胜收,说桂林山水是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十分贴切。‘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道出了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是一种美的享受,充满情趣,与开头的‘桂林山水甲天下’相呼应。”

3、引导边读边想象“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是怎样的一种景象,休会“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种陶醉山水之间的感觉,然后说自己的体验。

三、指导背诵

用师生引读的方法练习背诵。

四、抄写句子

注意分号的用法。

抄写描写山、水特点的两个句子,要求以标点为标志,看半句抄半句,不可看一个字词写一个字词,格式要正确,字迹要工整。同时提示,每两个特点之间用分号来分隔,可以把各个特点分得很清楚。指导分号的书写。

课后反思:本文以生动形象的笔触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读完全文,学生都能体会到祖国山河的壮丽。

板书: 总述 甲天下

桂林山水?

分述:水:静,清,绿。山:奇,秀,险。

总结: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桂林山水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感受桂林山水的美。

2、认识本课的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4、渗透导游式教学,让学生体验当一回小导游。

【教学设想】

全文是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来组织安排材料的。开篇引用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赞语,作为全文的总起句,既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引出后文,又说明了我们来观赏的原因。

接着分述桂林的山和水。分述山和水,都运用了总──分的写法。写水,用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与漓江对比;令人神往的大海和西湖衬托出漓江的独特与美,之后分述漓江水静、清、绿的三个特点。写山,用峰峦雄伟的泰山、红叶似火的香山与桂林的山对比;风景名胜泰山、香山的衬托突出桂林群山的与众不同,然后分述桂林群山奇、秀、险的三个特点。

最后,总起来描写桂林山水:

山绕水,水映山,云雾、绿树红花、竹筏小舟点缀其间,构成一卷看不完的画卷。篇末的两句诗──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是全文的总结句。总结句与总起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相呼应,即总结了全文的主要内容,点明了中心思想,又照应了前文我们乘着木船和竹筏小舟,使得全文结构严谨,浑然一体。考虑到桂林山和水这两个自然段的结构相同,所以在教学完漓江水的特点时,让学生自己学会学桂林山的内容。

【教学重点】

课文第二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今天,老师先带领大家欣赏祖国的名山大川。出示图片。感受祖国山水美。接下来,咱们要去的就是被誉为山水甲天下的桂林。

二、初读感知课文

1、听录音范读。

2、自由读文,要求读通课文。

3、指名读文,从文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山水很美

4、桂林山水美,水美指的是漓江的水美。哪里写出漓江的水美,哪里又写到桂林山的美?

三、精读课文,学习水美

1、自由读第2自然段,说说漓江水的特点,并圈出表示漓江水特点的词。(静、清、绿)

2、作者是怎么样来写漓江水静、清、绿的?找出有关句子。

3、指导朗读。范读,指名读,引读,齐读。

4、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排比。使文章结构非常严谨。

5、练习:

校园的花________;校园的花_________;校园的花____________。

6、再读第2自然段,想想第1句话写了什么?对于漓江的水来说有什么用?

7、小结学法:

在这一个自然段里,我们学习了漓江水,接下来,让你们自己动手动脑来学习桂林山的美。不过在学习之前,我们要先明确一下学习方法及步骤:

⑴ 找出表示桂林山的特点的词。

⑵ 想想作者是怎么样来写桂林山美的。找出有关句子,并试着有感情朗读。

⑶ 作者运用了哪些写作上的方法?

⑷ 写大海与西湖,对漓江水来说有什么作用?

四、迁移运用,自学新知

1、出示:

⑴ 桂林的山有什么特点?圈出概括特点的词。

⑵ 找出句子,说明桂林山的特点。

⑶ 想想作者在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⑷ 写泰山与香山,又是为了什么?

2、检查学习结果。

五、整合山水,学习背诵

1、你认为漓江的水美,还是桂林的山美?

2、出示:

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3、读这段话,作者是怎么概括桂林山水的?

4、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5、作者用怎么样的语句构成了这连绵不断的画卷?在这里作者在写法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写作有顺序,空中──山间──江上。句子对称。)

6、试背诵课文。

六、拓展知识,学习导游

1、今天,我们已经游览了桂林山水,现在有一批老师要去桂林,你可是现成的导游啊。

说一说作为一名导游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2、出示资料:

桂林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东北部,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享有山水甲天下之美誉。

桂林地区属岩溶地貌。特殊的地貌与景象万千的漓江及其周围美丽迷人的田园风光融为一体,形成了独具一格、驰名中外的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桂林山水。

桂林美最美的是漓江。它发源于桂林东北兴安县的猫儿山,流经桂林、阳朔,至平乐县恭城河口,全长170公里。由桂林至阳朔84公里的漓江,像一条青绸绿带,盘绕在万点峰峦之间,犹如一幅百里画卷。

这一景区的主要景点有象鼻山、斗鸡山、净瓶卧江、奇峰林立、父子岩、龙门古榕、大圩古镇、磨盘山等。

3、想一想该怎么样来导游桂林山水?自由试说。

4、指名导游。

七、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桂林山水:

漓江水: 静、清、绿

山绕水, 水映山。

桂林山: 奇、秀、险

《关于桂林山水教案9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