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伟大的医学家和药学家李时珍编写出《本草纲目》,为人类做出贡献的事情,从而学习他不畏艰险,勇于实践的精神。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归并自然段内容给课文分段的方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仿照书上的句子用“不但......还“造句。
4、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归并自然段给课文分段。
教学难点:
学习归并自然段给课文分段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语激趣
同学们,当你得病吃药治好了病的时候,你知道吗?许多药方是记载在《本草纲目》这本巨蓍上。这本书是谁写的?他用多长时间写成的?他是一个怎样的?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李时珍》这篇课文。
二、自学(略)。
三、读议课文
1、 默读第1自然段,思考;李时珍为什么立下了行医的志愿?
小议理解;“世代行医”、“救死扶伤”。
自由读,议;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
(李时珍立下行医的志愿。)
2、 指名读第三自然段,思考;李时珍怎样得到父亲的同意开始行医的?
讨论:(用读句了, 抓词语,谈体会的方法)
理解“ 鄙视 “、“疑难病症”、“对症良方”。
点拔:从李时珍能想出对症良方,你看出了什么?
(看出他治病的本领已经不小了。)
轻声读,议;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
(李时珍偷学本领,22岁开始行医。)
3、 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说说“完善“一词你怎样理解?
讨论:李时珍为什么要重新编写一部比较完善的药物书?
投影;
从“他想,病人吃错了药,那多危险啊,” 你看出了什么?
(看出李时珍处处为病人着想,医德高尚。)
议;这段讲了什么?
(李时珍决心重新编写药物书。)
4、 指名读第4自然段,其余人边听边画
在采药中,李时珍遇到哪些困难?用“_____” 画出,他怎样做的?用“…”画出。
读句子,体会意思;
投影;(1)他不怕山高路远,不怕严寒酷暑,走遍了产药材的名山。
(意思是:他不怕环境艰险,不怕气候恶劣,勇于吃苦。)
(2)许多药物他都亲口品尝,判断药性和药效。
(意思是:他敢于实践,不顾个人安危,医德高尚。)
口头填空,并说说这些数字说明了什么?
李时珍走了( )里路,访问了( )个医生、老农、渔民和猎人,向他们学到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说明他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学到了知识,积累了经验,为写书做了充分的准备。)
有感情地朗读,说说这段的主要内容。
(为写书,李时珍亲自采药,访问百姓。)
5、 自学第5自然段,填空:(投影)
他整整花了( )年, 终于编写出了一部著名的药物书――《本草纲目》。
这部书有( )字,记载了( )种药物,是一部伟大的著作。
议: 这些数字说明了什么?
(说明编写时间长,字数多,内容丰富,包含的药物多,比较完善。)
齐读,说说主要内容;
(李时珍终写出了《本草纲目》。)
四、指名分段
为什么说《本草纲目》是一部伟大的著作?你敬佩他什么?
(这本书一百多万字,一千八九百种药物,流传世界。)
五、指导分段
1、回忆各自然段意,思考:哪几个自然内容跟编写《本草纲目》有关系?
(三、四、五自然段)
2、点拔;这几段讲的都是编书的事,分别讲了著书的原因、准备、结果,因此可以把他们归并在一起,成为一段,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归并自然段内容分段的方法。
3、讨论:全文可分为几段?理由是什么?
(第一段:(1); 第二段: (2); 第三段:(3――5)
4、小结;用归并自然段内容的方法给课文分段,要先读懂课文,概括出每个自然段
的意思,再把讲同一个意思的几个自然归并起来就可以了,如果一个自然讲的是
一个意思,可以单独分为一段。
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李时珍
1、立志行医 ――― 一、立志行医
2、偷偷学医 ――― 二、偷学本领
3、决心编书
4、采药访问 三、编写药书
5、写《本草纲目》
课堂练习
1 、组词
较( )珍( )编( )猎( )纲( )
效( )诊( )遍( )错( )刚( )
xing ( ) zai ( ) lei ( )
行 载 累
hang( ) zai ( ) lei ( )
2 仿写句子
例:李时珍不但在治病的时候注意积累经验,还亲自到各地去采药。
(1)赵明不但喜欢打乒乓球,还( )。
(2)不但......不......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汉字,会写9个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顺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童话般的语言魅力。
3、理解课文的内容,懂得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要遵循自然规律。
教学重点:
1、认识14个汉字,会写9个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顺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童话般的语言魅力。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的内容,懂得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要遵循自然规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1、你小时候喜欢做什么呢?当世界还小的时候,又是怎样的呢?
2、(齐读课题):《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简单说一说你所了解的情况。
3、请同学来读课题,并对课题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
4、同学自由发问,自由解答,进行讨论。(播放音乐:小时候)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认真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
2、听范读,画出生字词, ……此处隐藏18790个字……它关怀备至,使小喜鹊把郭奶奶的家也当成了自己的家。)
三、细读课文,体会郭奶奶对小喜鹊的关怀备至。
师:同学们你们能想象一下狂风过后小喜鹊的家被破坏成什么样了吗?(指名说)
生:散了、烂了。
师:假如你在现场看到这种情景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特别伤心、特别难过
师:那接下来你会怎么做呢?
生:立刻把小喜鹊救回家。
师:你真是一个有爱心的孩子。同学们如果你们看到这种现象是不是也会这样做呀?
生:是
师:那好,带着你的感情出声读读第二自然段,看看郭奶奶是怎么做的?
师:谁来给我们读读(指名读)
师:郭奶奶也跟你们的做法一样,把小喜鹊带回了家。下面同学们读读第三自然段,看看郭奶奶把小喜鹊带回家后是怎样照顾它的?请你在书上画下相关的句子(生自读)谁来说说。
生:1、买漂亮的鸟笼;2、每天用小米、鸡蛋喂它;3、把长大的小喜鹊放飞。
师:你们能想象一下,郭奶奶给小喜鹊买了一个什么样的鸟笼呀?
生:特别大、特别好、特别漂亮。
师:它怎么个漂亮?
师:你们再想象一下郭奶奶平时是怎样照顾小喜鹊的?(提示:那么柔弱的一只小喜鹊在笼子里呆着多孤单呀,郭奶奶会跟它说什么呢?在喂小喜鹊吃食时又会对它说些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生:郭奶奶一家对小喜鹊的照顾非常好、非常周到。
师:同学们你们感受到了吗?
生:感受到了。
师:那好,带着你们的感受读读第三自然段(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师:谁愿意把你的感受读给大家听听?(指名读)
师:谁能用书上的一个词,形容一下郭奶奶一家对小喜鹊的好到什么程度?
生:关怀备至。
师:你能给我们读一读让我们感受到郭奶奶一家对小喜鹊的“关怀备至”吗?(指名读)
师:谁来说说你怎么理解“关怀备至”这个词,郭奶奶对小喜鹊怎么“关怀备至”了。
生:对小喜鹊特别的关心,特别的好,什么都为它想到了(吃的,喝的,住的,还陪它聊天)。
师:你觉得谁对你关怀备至呀?
师:带着你的感情再给我们读读这一段。(指名读)
师:咱们同学也来感受一下。读读这一段(学生有感情地自由读)
过渡:
师:小喜鹊在郭奶奶的精心照顾下一天天地长大了,于是她们就把小喜鹊放飞了,小喜鹊找到了妈妈,回到了自己的新家,心情多么高兴呀!请你带着这种喜悦的心情来读读第四段。(学生出声自由读课文)
四、体会小喜鹊对人的友好。
师:小喜鹊回到了自己的家,但是它忘记了郭奶奶一家人了吗?
生:没有
师:你们怎么知道的呀?同学们快来读读第五自然段。
(出示课件)
1、读一读,比一比,体会他们的不同。
①白天,小喜鹊只要一看到郭家母女,就会飞到她们面前。
②白天,小喜鹊只要一看到郭家母女,就会飞到她们面前,欢快地跳跃不止。
③白天,小喜鹊只要一看到郭家母女,就会立即飞到她们面前,欢快地跳跃不止,像一个撒娇的孩子。
2、读读这三个句子,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每一句都比前一句写的具体,生动。)
3、你喜欢哪句话,为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感受小喜鹊与郭家母女的亲密程度。)
提示:①抓词体会。“立即”“跳跃不止”“撒娇”
②抓句子体会。“欢快地跳跃不止”、 “像一个撒娇的孩子”
(方法:想象一下你躺在妈妈怀里撒娇是个什么样子呀?)
生:小喜鹊与郭奶奶一家相处的很好,就像一家人一样。
师:你能读读第③句让我们也体会一下小喜鹊与郭奶奶一家相处的好,就像一家人一样吗?
师:咱们同学也来感受一下,读读第③句。
师:文中还有没有说小喜鹊与郭奶奶一家相处好的句子,谁来给我们说说?
生:郭奶奶的女儿上班时,小喜鹊会跟随着她;郭奶奶的女儿下班回到家时,有时小喜鹊会在门口叫喳喳地迎接她。
师:你感受到了什么?你能联系自身的实际谈一谈吗?(比如:你上学的时候爸爸妈妈把你送到学校,放学时又把你接回家。)
生:小喜鹊和郭奶奶一家很亲密。
师:你来给我们读读吧!
师:同学们也来读读体会一下他所说的。
师:还有没有。
生:更有意思的是,一到晚上,小喜鹊就会回郭奶奶家过夜。
师:小喜鹊为什么会回郭奶奶家过夜呀?
生1:因为小喜鹊想要去陪伴郭奶奶。
生2:因为小喜鹊已把自己当成了郭奶奶的女儿了。
……
师:你真是拥有一颗童心的孩子,把小喜鹊当成人来看待了,赋予了它人的情感、说的真好!
4、同学们再来思考一下,小喜鹊为什么会与郭家母女相处的这么好,就像一家人一样?(体会人对小喜鹊好,小喜鹊也会对人好,因为动物也是通人性的。)
5、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全文,看看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郭家母女对小喜鹊的好,对小喜鹊的关爱?
①小喜鹊受伤了,郭奶奶把它救回家;②为小喜鹊买鸟笼,喂它小米和鸡蛋;(师:这些是最有营养的东西呀,也许平时郭奶奶自己都不舍得吃,今天为了受伤的小喜鹊也拿出来了。)③大喜鹊在原来的那棵大树上又造了一个新家。(师:同学们对这一条可能会提出疑问了,这句跟郭奶奶对小喜鹊的好没关系呀?我们再仔细想一想,实际上有没有关系,谁来给我们说说?生:有,郭奶奶如果对小喜鹊不好,大喜鹊就不会再在原来的地方做窝了。)④一看到郭家母女,就会飞到她们面前,跳跃不止;⑤郭奶奶的女儿上班,小喜鹊会跟随着上班,下班会在门口迎接;(师:小喜鹊和郭家母女那么亲密也从侧面说明了郭家母女对小喜鹊的好。)⑥晚上在郭奶奶家过夜。(师:小喜鹊决得在郭奶奶家过夜安全,它才会回郭奶奶家过夜呢?如果郭奶奶对它不好,它也就不会回来了。)
五、总结全文。
师:回到我们刚上课时提出的问题“小喜鹊为什么会有两个家?”谁来说说?
师总结:就是因为郭家母女对小喜鹊的关爱,使得小喜鹊对郭奶奶一家产生了感情,才和郭奶奶一家相处的那么友好,小喜鹊才把郭奶奶的家也当成了自己的家。才使得它有了两个家。从而在我们的面前展现出了一幅人、鸟共处的合协画面。
六、写作。
在你们的身边有没有类似的现象,作为小学生的你应该怎样去关爱它们呢?请你以《关爱————》为题,范围:关爱他人、关爱集体、关爱动物、关爱社会、关爱世界、关爱自然等。展开思维的翅膀,把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字数(300字左右)。
板书:
11小喜鹊的两个家
关爱
郭奶奶一家小喜鹊一家
友好相处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选择了恰当的时机,对学生进行句子训练,达到了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