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教案

时间:2025-03-31 10:14:55
【必备】桥教案模板汇编6篇

【必备】桥教案模板汇编6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桥教案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桥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了解认识桥的新的功能。

2、提高学生对桥的审美能力。

3、增强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4、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教学重点:设计桥的新造型。

教学难点:造型新颖,有自己独特的艺术特点。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上堂课同学们画了自己喜欢的桥,画的真不错。但是,如果同学们再加入自己创造性的思想,那就更好了。

2、现代桥梁的作用不仅仅用于便利人的过河,对于河两边的地区繁荣市场、发展经济也起着很大的作用。而且,桥梁设计得也越来越新颖,越来越讲究美观。桥梁设计专家也就在这方面下了很大的工夫。

比如:

南京长江大桥

它位于南京市西北面长江上, 连通市区与浦口区,是一座我国自己设计建造的双层双线公路、铁路两用桥,1968年12月 29日竣工。

上海黄浦大桥、九曲桥等。

今天,我们大家就来做做桥梁设计专家,如果要你来设计这座大桥,你会怎样设计?

二、新授

1、首先请同学们来欣赏一下各种桥的优美姿态。

欣赏图片中各种各样的桥。(苏格兰钢架铁路桥、英国伦敦塔桥、日本现代夸海桥、立交桥……)

2、分析教材范画,范作。

① 可用多种铅画纸、硬板纸、细木条、泥土等制作。

② 可用多种用色工具,合作绘画。

③ 让学生说说教材作品好在哪里?作者设计的好的地方在哪里?

3、学习绘画、制作方法。

㈠、学自行设计

① 构思自己设计的桥有何新的功能。

② 学生画简略草图。

③ 可用多种工具材料进行描绘。

㈡、同学之间可相互合作完成制作。

① 进行制作的同学分成各小组,小组同学进行讨论、交流,构思所设计的桥。

② 考虑怎样制作,合理分工,合作完成。

三、布置作业

进行绘画或者手工制作。可以画自己幻想中的新桥,造型功能有新意,也可以帮还没造好的一些大桥设计,加入自己的想象,大胆创造;用你们的巧手,利用各种材料进行制作。

四、学生练习

播放音乐,老师巡视指导。

五、展示作品

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学生观察以后互评,老师小评。

六、小结

今天,同学们都成为桥梁设计专家了,而且做的都很不错。希望大家能更好的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

板书:我设计的桥

绘制方法

①构思。

②草稿或制作。

③涂色。

桥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卢沟桥烽火》反映的是中国现代史上一起具有深远意义的历史事件,揭露了日本侵略者蓄意挑衅、野蛮侵占我国领土的强盗行径,歌颂了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的顽强精神,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学情分析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不应以分析来代替。尤其是这篇属于情感护强烈的文本,更应学生自读自悟。课堂上,教师要尽可能让学生处在积极主动的思维状态和情感活动中。

一、让课堂书声琅琅

《语文标准》特别强调加强朗读。那种只听教师滔滔不绝,不闻学生书生琅琅的语文阅读课不是好的语文课。教师在让学生感悟到卢沟桥的重要战略地位后,让他们通过读来表现卢沟桥的重要性,这样的读悟交融,加深了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使学生更明白日本侵略者蓄意挑衅的原因。后面的学习过程中也会出现很多次的朗读,在学生悟到一定感情的基础上,教师再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朗读技巧的指导,有意要学生突出表现日本侵略者蓄意挑衅的词语,这样能让学生更好地把握内容,体验内容,从中受到情感的撞击,获得思想的启迪。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按时间顺序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2、、学习本课9个生字,理解词语,并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体会词语所包含的情感。

3、通过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通过品味文中的语言体会日军的勃勃野心、蛮横无理、可耻下场及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日本侵略军的英勇。激发对日寇侵略罪行的憎恨和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英勇行为的崇敬之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课文的二—五自然段,通过作者对敌我双方表现的描写,体会日寇的疯狂与可耻下场,感受我国军民的团结、机智与英勇。

教学难点:事件本身对中国抗战的意义学生在认知上可能是个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揭题质疑:

看了课题,有什么疑问?

学生提问,比如“烽火”是什么?历史背景如何?卢沟桥在哪里?……

2.解决问题:

学生将搜集到的有关历史材料进行交流。

相机介绍“九一八”事变的经过——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热点了我国东北及华北部分地区,为侵略魔爪伸向全中国,又蓄意制造了卢沟桥事变。

二、初读指导

1. 自学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学生字词,划分段落。

2. 检查自学情况。

(1)小黑板出示词语。相机理解部分词语。

(2)开火车读,指名读,齐读,去掉拼音读。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3. 指导分段:

(1)默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内容,再想想哪几个自然段讲的是同一个内容,可以合并在一起。

(2)指名分段,并说说理由。

第一段(1):写九一八事变后的局势和卢沟桥所处的战略地位。

第二段(2-5):写“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第三段(6-8):写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人民团结抗战,全国人民对卢沟桥守军的慰问与声援。

第四段(9):写“卢沟桥事变”揭开了中国人民全国抗战的序幕。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5、卢沟桥烽火

1、生字 生词

2、第一段(1):写九一八事变后的局势和卢沟桥所处的战略地位。

第二段(2-5):写“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第三段(6-8):写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人民团结抗战,全国人民对卢沟桥守军的慰问与声援。

第四 ……此处隐藏2209个字……:建于公元一一八九到一一九二年间;

长虹大桥:建于一九六一年。

提问:这是按照什么顺序说明的?

明确: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说明的。

归纳提问:综观全文,本文在安排说明顺序上有哪些特点?

.总结:本文在安排说明顺序时,是由一般到特殊,先概括后具体的顺序;在说明桥梁的结构时,是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有关历史发展的说明则以时间先后为顺序。这样写,可以使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楚。

2.学习本文运用准确的语言。

(1)要求学生列举出课文中表示准确数字和概数的词句。

赵州桥……全长五十点八二米,两端宽九点六米,中部略窄,宽九米。

卢沟桥……桥长二百六十五米,由十一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十六米到二十一点六米。

长虹大桥……石拱长达一百二十三点五米。

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二八三年。

这座桥修建于公元六O五年左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提问:以上带点的字词能否改动或去掉?为什么?

小结:不能改动或去掉。表示准确数字的,都是经过丈量和计算的。表示概数的,都是无法考查、检测而推算的。说明文,特别是科技说明文,所用数据都必须十分明确,语气肯定,毫不含糊,这是用词准确的表现,体现了作者严谨的治学精神。

(2)教师突出一些有修饰语和关联词语的句子。让学生分析。

修饰语: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赵州桥……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

赵州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

分析后归纳:这些加点的词和短语,分别对“石拱桥”、“石桥”作了恰当的修饰、限制,从而准确地说明了赵州桥在中国及世界桥梁建筑史上的地位。

关联词语:

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讨论:“不但”和“而且”两个词能不能去掉?两个分句和词序能不能调换?为什么?

归纳小结:“不但”、“而且”表示出了“形式”到“质地”的主次与层进的关系,去掉关联词,就变成了并列关系。两个分句的词序调换,就颠倒了主次关系。

(3)研究一些句群的组织。

第9段对我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原因的分析,用“首先”、“其次”、“再其次”分条说明。这三条由人到物,由主到次,既严密又全面,逻辑性强,非常准确。

第10段除开头和最后一句外,是一个用事实说明解放后我国桥梁事业飞跃发展的句群。这个句群可以分为两部分,第1、2句是一部分,说明不但兴建了许多石拱桥,而且兴建了世界上最长的独拱石桥。第3、4句又是一部分,说明创新建造了“双曲拱桥”,以及这种拱桥的总长度及最大桥拱的长度。这句群中的两部分,从量和质两方面准确、严密地说明了我国拱桥建筑的飞跃发展。

3..总结课文。

(1)齐读第9、10两段,讨论:本文主要是写中国石拱桥特征的,为什么最后还用两段揭示我国石拱桥取得成就的原因,并且写解放后兴建的各种桥梁?

小结:第9段写我国石拱桥取得成就的原因,反映了我国石拱桥发展的本质特征。第10段写解放后我国桥梁事业的发展,说明科技的发展与社会制度的关系,表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写这两段不仅使全文结构严谨,而且使文章的主题得到升华。

(2)简介目前我国桥梁发展的信息。

《中国石拱桥》写于1962年,在文章的最后一段介绍说:“‘双曲拱桥’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新创造……近几年来,全国造了总长二十余万米的这种拱桥”。几十年来,我国的双曲拱桥有了迅猛的发展,全国已星罗棋布,遍及城乡。据1991年3月份资料介绍,全国已建双曲拱桥20多万座,国外已有20多个国家正在推广。(见《新华日报》1991年3月3日第二版文章《赵州桥后新创造》)

(3)中心

本文通过赵州桥、卢沟桥以及解放后创造的双曲拱桥的介绍,说明我国石拱桥的特点、成就及其发展,充分地表观了我国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三、作业

1.完成课后的“思考和练习”。

2.学写一篇选择有代表性例子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文。

【附】板书设计:

中国石拱桥

茅以升

桥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一)、分析教材

此活动根据青岛教材艺术领域中“我们看到的”命题画,结合着我园活动主题及幼儿用书教材绘画“千姿百态的桥”创造性使用设计的。《纲要》中在艺术领域的教学中提出,“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激发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桥是幼儿在生活中通过电视旅游节目以及风景欣赏节目可以观看到的,特别是随着我们家乡青岛这座城市环境的不断优化,许多的立交桥先后建成,如“海信立交桥、奥柯玛立交桥,海尔立交桥等,给我们生活带来很多的安全、快速的便利条件,从这个视角,也反映了我们家乡青岛的现代化的发展速度之快,这是幼儿能感触到的,离幼儿的生活比较近。让幼儿运用绘画形式表现美和创造美,是大班幼儿喜欢的表达形式之一,因此,我选择了这一活动内容,设计了本次活动。

(二) 、分析幼儿

幼儿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大多通过视觉的感受获得的。在孩子们的眼中周围生活环境中的桥,是那样的神奇和具有吸引力。根据我们班幼儿临摹画技能普遍较好,绘画速度较快的优势,我运用直观的多种桥的课件来激发幼儿绘画桥,意在通过幼儿参与设计自己喜欢的桥的活动,促进幼儿想象力、发散性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提高;同时,体验创作设计中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幼儿能通过自己设计桥和介绍桥的特点,充分体验创作的乐趣。

2、幼儿能创造性设计自己喜欢的桥

3、能根据自己的意愿添画情景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活动前观察生活的桥,了解不同桥的作用和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2、物质准备:课件生活中的不同角度的大桥图片 ;三种不同特点的桥范例。

活动过程:

1、出示范例,展现各种桥的审美视觉角度,引导幼儿观察,激发幼儿绘画桥的兴趣。

“小朋友你们看:图片上画得是什么?你喜欢哪种?你观察它是用的什么材料建造?外形是怎样的?它会给人们带来哪些方便?”

2、出示课件,丰富幼儿对更多姿态的桥的了解,激发幼儿为家乡创造性设计千姿百态桥的兴趣。

(1)“小朋友,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不同的桥?你知道它的特点?”

(2)从不同角度观看桥是怎样的?它给人们带来哪些方便?

3、请小朋友间交流自己的设计畅想,并开始绘画。

(1)小朋友请你来做城市设计师,你们将为家乡设计什么样的桥?

(2)老师听到你们设计桥的想法可真不错,现在每一位小朋友都来当一名小小设计师,把你设计的桥画下来,一会给我们大家介绍一下:你设计的桥姿态的特点?可以为我们的生活、交通带来怎样的便利?

4 、展示作品、交流讲评

《【必备】桥教案模板汇编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