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礼物的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礼物的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礼物的教案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够正确读写“触摸、羡慕、惊喜万分、湿润”等词语。
2、通读课文,从总体上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想从小男孩的言语和行动中你体会到什么。
能力训练:
熟悉课文内容,理解课文的结构和作者的思路。
思想情感教育:
懂得世间上最美好的礼物是什么。
一、汇报调查,感情铺垫
同学们,前几天我们一起做了一个关于《最美好的礼物》的调查,相信大家都有许多发现和思考,我们一起来分享,好吗?
你认为最美好的礼物是什么?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
老师小结:爱别人, 也被别人爱, 这就是一切, 这就是宇宙的法则. 为了爱, 我们才存在. 有爱慰籍的人, 无惧于任何事物, 任何人。这就是人生最美好的礼物。那么,在作者眼中,什么才是最美好的礼物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第7课《最美好的礼物》。
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做到:
1、读准字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生字。
2、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3、在疑问或有感悟的地方做标记或批注,写下自己的感受。
三、出示词语“触摸、羡慕、惊喜万分、湿润”,鼓励孩子通过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
四、根据提示,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个有关爱的故事:在一年圣诞节。得到哥哥礼物的保罗遇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孩子不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这种强烈的责任感和爱所包围,保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真诚的爱在奉献的时候最为丰富。课文中处处体现着丰盈的爱,总有一些文字打动了你的心。围绕着“最美好的礼物”,找出最让你感动的语段。
六、指名读------评----------自由读
重点体会:
1、“小男孩睁大了眼睛:“你是说,这是你哥哥给你的,而你不用花一角钱?”保罗点点头。小男孩说:“哇!我希望……”保罗认为他知道小男孩希望的是什么:有一个这样的哥哥。但小男孩说出的却是:“我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
2、小男孩跳下车,三步两步跑上台阶,进入屋内,不一会儿他出来了,并带着一个显然是他弟弟的小孩,因患小儿麻痹症而跛着一只脚。他把弟弟安置在下边的台阶上,紧靠着坐下,然后指着保罗的车子说:“看见了吗?就像在楼上跟你讲的一样,很漂亮对不对?这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他不用花一角钱!将来有一天我也要送你一部和这一样的车子,这样你就可以看到我一直跟你讲的橱窗里那些好看的圣诞节礼物了。”
七、礼物表达了人与人之间最温馨最美好的心意。所以它无法用金钱来衡量,无法用天平来测量。你觉得什么才是最美好的礼物?
八、对含辛茹苦养育我们的父母,对默默关心我们的长辈,对给予我们无限快乐的同学,对严厉又可敬的老师,对并肩作战的朋友,对世间上帮助过、爱过我们的陌生人,对同样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我们总想送一份礼物。请把你想送的礼物变成一幅图画,一串美丽的符号,或者一段优美的文字,写下来,边写边想想:你的礼物想送给谁?表达一份怎样的情感?看看谁的礼物最有心思,最有意义。
九、课堂作业
1.在这篇短文中,主要人物是谁?他有什么特点?重要人物又是谁?他有什么特点?
(主要人物:小男孩,特点:关爱弟弟,慷慨大方;重要人物:保罗,特点:有爱心。)
2.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保罗开着他哥哥的车把一个小男孩带到了他家里,小男孩告诉他残疾的弟弟,他以后也会给他买一辆这样的车。)
3.在这篇短文中,礼物的含义有哪两层?
(1、那辆车子,2、给予、爱心。)
4.短文的中心句是哪句?
(在这个圣诞节,保罗明白了一个道理:给予比接受真的令人更快乐。)
板书设计
7、最美好的礼物
小男孩:关爱弟弟,慷慨大方; 保罗:有爱心
1、那辆车子, 2、给予、爱心。
给予比接受真的令人更快乐
礼物的教案2活动目标:
1、尝试着为妈妈选礼物。
2、在制作礼物、送礼物过程中,激发幼儿关心、亲近成人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1、与家长沟通,准备5元钱。
2、事先与附近的超市联系,安排好活动场地。
3、包装纸、蜡笔、画纸、蝴蝶结、纸剪各式礼物、示范图
活动过程
1、猜礼物
(1)妈妈每天都给我烧最好吃的菜,还送我上幼儿园,很辛苦!“三月八日”是妈妈的节日,所以啊,我特别想送给妈妈一件礼物!
(2)猜猜我会送什么呢?
2、选礼物
(1)这是我送的礼物,那你们想送妈妈什么礼物呢?
(2)提出购物要求:想好妈妈需要什么礼物,要买什么礼物;物归原处;按标价付钱;有礼貌等。
(3)去超市购物
3、操作:包礼物
(1)你买了什么礼物?
(2)打扮礼物。礼物送给妈妈前给它打扮一下。
活动结束:
1、送礼物(亲子活动)
(1)(师扮演妈妈)引导幼儿送礼物的时候可以让妈妈猜猜,谢谢送礼物的幼儿。
(2)回家把你们包装的礼物送给妈妈,在送礼物的时候别忘记说一句好听的话。
2、礼品店(区域活动)
礼物的教案3小班美术:小熊的礼物
活动目标:尝试用一种颜色来涂色,感受和他人分享的乐趣
活动准备:礼物图片人手一份、油画棒、小熊图片
活动过程:
一、 兴趣导入
(价值取向:出示小熊图片,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T:宝宝看,这是谁呀?今天小熊宝宝可高兴啦,因为它要过生日啦。过生日会怎么样呀?(幼儿自由交流)
师小结:对呀,过生日的时候会收到很多的礼物,真开心。
二、幼儿操作
(价值取向:幼儿尝试用一种颜色来涂色)
T:今天小熊宝宝邀请我们大家一起去他家里做客,庆祝生日。去做客要带什么呀?( ……此处隐藏12880个字……
这一板书极其简练,突出了文章的精髓,叫学生一目了然,体现了布局美、形象美、清晰美、精要美,给人极深的印象。)
方案二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各种各样的节日里,人们都喜欢借赠送礼物传达自己的感情,幸福的同学们定有数不清的礼物,请几位同学来说说自己最珍贵的节日礼物……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小说,写了一个关于圣诞礼物的故事,这是怎样的圣诞礼物呢?主人公的命运又如何呢?
二、解题(同方案一)
三、研习课文(同方案一)
四、布置作业(同方案一)
第二课时
一、回忆旧知,导引新课(同方案一)
二、研习课文(同方案一)
三、整合小结(同方案一)
四、布置作业:课外阅读《欧·亨利小说选》
第三课时
一、回忆欧·亨利的小说风格。
二、比较阅读。
把欧·亨利的另一篇小说《爱的牺牲》和《麦琪的礼物》作比较阅读。
放手让学生主动学习,先自由组合学习小组,再进行合作学习,教师只点拨比较阅读的“可比点”:
1.两篇小说的主旨。
2.两篇小说的主人公。
3.两篇小说的情节的推进、结局的完成。
4.两篇小说的语官风格。
(解说:此方案适合于学生阅读能力较强的班级。)
方案三
第一、二课时同方案一,第三课时为“研究性学习”指导,课堂上的任务如下:一、帮助学生组成研究小组;二、师生共同创设研究情境,讨论后形成若干研究性课题;三、各小组确定课题;四、教师分组进行研究方法指导。要求学生课后通过各种渠道,充分占有资料,采用合适的方法,完成课题研究。[备教资料]
●索引①:《在美国牢狱中诞生的作家——欧·亨利生活与创作初探》阮温凌,《名作欣赏》1988年第2期
●索引②:《“欧;亨利手法”二履》余荩,《外国古典名作赏析》(一),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8月第1版
●索引③:《古老的主题,别开生面的处理——评欧·亨利的〈爱的牺牲〉》柳鸣九,出处同索引②
礼物的教案13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贺卡的种类和功能。
2、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发展手指小肌肉的灵活性。
3、在活动中,培养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参与兴趣,提高幼儿对颜色的认知过程。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5、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重点难点:
重点是在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让他们学习卡片的分类。
活动准备:
蜡笔、钩线笔、贺卡模版(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直接引出课题我班的孙欣怡小朋友要回老家了,那我们大家可以送什么礼物给她留作纪念呢?(小朋友自由讲述)。
老师呀给欣怡小朋友制作了一张贺卡,你们想不想看看是什么样子的?(幼:想),出示贺卡,老师做的贺卡漂不漂亮呀。
二、基本部分
1、教师示范讲解:我们先来看一下封面是什么样子的?(幼儿回答)哦,封面上有花边,还有可爱的图案,小朋友说的真棒,看得也很仔细,那我们再翻开看看贺卡的里面有什么呢?哦,贺卡里面呀和封面差不多,里面也有图案和漂亮的花边,还有老师写给欣怡小朋友的话呢。那你们想不想也做一张贺卡送给欣怡呢?(幼:想),那我们就一起来吧!
2、分步骤讲解制作过程:
(1)封面我们可以用蜡笔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或在边上画上漂亮的花边,并且可以用老师帮你们准备好的小花或其他图案贴上去。如果小朋友愿意的话还可以把贺卡的封面向老师这样把中间挖空,在图形里面画上自己的头像
(2)在贺卡里面小朋友也可以画上漂亮的图画,还可以让爸爸妈妈帮助你们写上一句祝福xx小朋友的话。
3、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三、结束部分:送贺卡小朋友都想把最美、最好的祝福送给xx小朋友,那老师请小朋友说说看,你想对xx小朋友说什么?(请个别幼儿讲述)说好了,就可以把自己制作的贺卡送给xx小朋友。表扬在活动中能认真完成作品的孩子
教后反思:
活动中,孩子们都愿意给自己喜欢的朋友或亲人做贺卡。在动手方面,有的孩子画画比较强,能画出自己想象的东西;有的孩子动手剪贺卡剪得比较细致,最难的就是抠中间的爱心。有一部分小朋友对于抠爱心的地方没理解会,把中间的爱心剪破了,影响了贺卡的美观,还要加强指导能力弱的孩子。
礼物的教案14一,目标:
1,熟悉7以内数的形成、数数。
2,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二,准备;
1,幼儿用书《新年礼物》。2,糖果、汤圆、“压岁钱“7张1元
三,过程:
1,拜年:
--“过年时,爸爸妈妈带红红去奶奶家拜年。看看奶奶准备了什么来迎接红红?
A,数糖果:“奶奶拿出糖果。1粒添上1粒是2粒,---7粒添上1粒是几粒?”
B,数汤圆:(方法同上,反复体验7以内数的形成。)
C,数压岁钱:(方法同上,反复体验7以内数的形成。)
2,找礼物:
----“红红今天得到了许多新年礼物。每样礼物的个数是多少?”
幼儿在幼儿用书中数礼物,并连上相对应的数字,如果不够还可以请幼儿添画。
礼物的教案15活动目标:
1、给幼儿提供编构故事的人物形象和主要情节,让幼儿知道故事类作品构成的两点因素。
2、让幼儿变出一个有趣的作品,进一步学习编构故事的方法,发展幼儿的文学艺术想象力及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幼儿用书画面“生日礼物”。
活动过程:
1、教师厨师动物玩具:小狗、小猫、小猪、和小猴。
告诉幼儿故事的名字叫“生日礼物”。要求幼儿围绕故事的名字来编故事要变得有趣。
2、幼儿自编故事,教师注意观察、倾听,给幼儿一些提示。
3、请2——3名幼儿上来讲述他们编的故事,评价。
4、请其他幼儿单独讲述他们编的故事中有趣的情节,即兴分析,引导幼儿讲出不同的情节设计。
5、要求幼儿互相讲讲自己所编的故事。
活动延伸:
活动一、画连环画“生日的礼物”
1、提供纸张和水彩笔,要求幼儿讲自己所编的故事“生日礼物”,画一画。
2、幼儿可以在每张纸上画一画,合起来定成一本连环画,也可分着画。
活动二、修改故事“生日礼物”
1、请1——2名幼儿提供自己的连环画来讲“生日礼物”故事。听完故事后,分析故事人物,先干了什么?后干了什么?最后怎样?评价。
2、请幼儿家自己说说,怎样修改。大家来说说修改情节,根据情景再加以评价,连起来再次复述,评价。
3、总结,提出编故事时须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