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教案

时间:2025-03-31 10:14:51
精选北京教案模板6篇

精选北京教案模板6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北京教案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北京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3、能用“绿树成阴、鲜花盛开、风景优美、名胜古迹、高楼大厦、川流不息”中的几个词语说几句话。

4、感受北京的美,热爱祖国的首都。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会本课生字。背诵课文第3、4段。

2、难点:用课后练习里6个词语中的几个词语说两三句话。

课前准备:自制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北京吧!今天我们就要学习第26课《北京》。齐读课题。

2、到过北京的同学在北京的哪些地方玩过?

3、北京多美呀!没去过的小朋友不用着急,现在我们马上出发去北京游玩。

二、范读课文,初步感知

1、教师范读,出示课件。学生看、听。

2、听教师读课文后,知道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一座美丽的城市。

三、学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借助汉语拼音自由读课文,读完后画出课文中的生字。

2、检查自读情况。

3、指名朗读课文。

四、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学生自由读课文,看图。

(1)课文有几幅图,图上画的分别是什么?

(2)课文介绍了北京的哪些地方?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读后知道了什么?

3、放第二段录音,学生边听边思考: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了什么?

4、学生默读第三自然段。

(1)读完这一段,你又知道了北京的什么?

(2)出示课件,让学生结合画面和上下文理解“绿树成阴、鲜花盛开”两个词语的意思。利用课建立节“川流不息”的意思。

(3)朗读。

5、学生自由读第四段,出示课件。

(1)这一段又给我们介绍了北京的哪些地方?这些地方美吗?

(2)结合课件理解“风景优美、高楼大厦、名胜古迹”等词的意思。

(3)指导学生带着喜爱、赞美的感情朗读这一段。

6、分组读二、三、四自然段。

讨论:你爱北京吗?为什么?

7、提问引读第五自然段。

(1)哪儿美?爱什么?

(2)这一段集中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8、齐读第五段,读出热爱北京的语气。

五、指导背诵

怀着热爱、赞美的感情,朗读全文。

北京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央、瓦”等13个生字,会写“央、交”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的变化。

3、培养热爱祖国首都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感受北京的美丽,从而产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内容:

课本第—页0

教学准备:

生字卡、课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出示中国地图,认识北京位置。

2、说说你知道的北京。

3、播放北京多媒体课件,说一说:北京是( )的城市。

二、初读识字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拼读生字词语。

2、检查自学情况,认读生字词语,读通顺课文。

三、创设情境读课文

1、四人小组“游览”,一人介绍一个景点,轮流担任“导游”。要求:按照课文内容解说,游览后,游客可以向导游提问。

2、小组推荐一人全班解说,互相评议,评出三个最佳“导游”。

3、教师相机出示天安门广场图片,立交桥、街道以及颐和园、北海、八达岭长城、十三陵、故宫、天坛等图片,帮助学生感悟“风景优美、名胜古迹”,读出喜爱、赞美之情。

四、练习书写

1、教师再黑板上范写,说说需要注意的地方。

2、学生数空,临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

1、卡片认读生字。

2、开火车认读词语:绿树成阴、鲜花盛开、风景优美、来来往往、高楼大厦、名胜古迹。

二、图文对照,学习课文

1、词语卡片和北京风光照片,对应连线。

2、找出课文中相应的句子,对照图片,读一读,感知北京的美丽。

3、说感受,通过看图,读课文,北京给你留下了怎么样的印象。

三、指导朗读

1、老师范读或放录音,学生体会赞美与喜爱的情感。

2、自由练习朗读课文。

3、练习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四、歌曲欣赏或试唱《我爱北京天安门》

五、补充练习:

1、填一填:

绿树( ) 鲜( )盛( )

来来( ) ( )流( )息

( )胜古( ) 风景( )

2、写一写

北京有许多又宽又长的柏油马路。

北京有( )。

我的家乡有( )。

( )有( )。

3、搜集北京新变化的资料,进行交流。

六、板书设计

天安门

uarr;柏油马路

高楼大厦larr;()的北京rarr;立交桥

darr;

公园名胜古迹

课后反思:

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平等而充分的信息与人际交流,能促使师生共同参与教学过程,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间接地作用于学生的认知成长。其中,同伴交往是课堂中人际交流的一种主要形式,能形成多种方向的信息流,这样,不仅解决问题的速度快,而且传送的信息多。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由教师权威控制的单向信息交流所造成学生机械记忆的局面。从而充分发展了学生自主创新性的学习品质。

北京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首都北京夜晚的美丽景色。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增强对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 ……此处隐藏2434个字……所以其心忧戚。

(5)应该如何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推己及人,仁爱待人。这句话强调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想问题,多一些理解、包容,少一分苛责,这样很多的问题便会迎刃而解。

三、后五则着重体现的内容是立德,这部分内容与行孝有何关系?

行孝是立德的一部分,也是立德的基础,如果没有根本上的孝道就无法谈及其他。

四、课后作业。

1、积累《论语》中有关君子的内容。

2、阅读李零的《丧家狗——我读〈论语〉》。

板书设计:

通晓大义

君子坦荡荡

仁爱待人

巧言令色

小人长戚戚

利欲熏心

北京教案 篇5

教学要求:

1、把词语补充完整练习,背记并书写。

2、培养学生理解、运用词语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汉语的丰富,体会字序的变化与词语意思的关系,进行词汇积累,丰富语言。

4、培养学生把握句子主要意思的能力。

5、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6、进行口语交际练习。

7、习作练习。

教学时间: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完成一至四题。

教学过程:

一、巩固、掌握常见的四字的词语。

1、默读中独立完成,想一想为什么这样填。

二、学生汇报,并订正。

读一读,背一背,写一写。

三、根据词语的意思选择合适的词语进行搭配。

1、读例子,体会字序变化与词语意思的关系。(有什么变化、从中感受到什么)

自己写几组。

2、读给大家听。

3、进行缩写句子练习。

(1)学生读句子,独立完成。(2)学生反馈。(3)针对学生缩句的情况,采取对比的'方法加以指导。(4)读缩写后的句子。

四、作业:

把一——四题写在练习本上。

教学反思:对于缩句的练习,学生能找到句子的主干,但是往往是缩的不到家,需要在不断的练习上,师生总结出方法,以便能更好的完成此项练习。对于调换位置后,词语的意思不改变的这类的练习学生说出的较少,需要教师补充,有些词语不好判断意思是否相同。如:喜欢——欢喜上楼——楼上。

北京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在感受、体验、实践学习中,了解藏族风土人情,领略藏族民歌风格,以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2.学唱歌曲《巴塘连北京》并能创造性表现藏族民歌。

3.在学唱过程中继续学习切分音的另一种形式,以更好地表现藏族音乐风格。

4.体验藏族弦子舞中的基本舞步‘一步一靠’和‘三步一撩’。

教学重点

了解藏族风土人情及藏族歌舞风格。

教学难点

唱好跨小结切分音,连音线,圆滑线

教学方法

听音跟唱法、练习法、自学与引导相结合、合作式、对比法……

教学准备

手风琴、课件

养成教育训练点

引导学生在自学过程中能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设问导入

1.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是哪条铁路?(青藏铁路)

介绍青藏铁路通车:青藏铁路是在20xx年7月1日正式通车,它穿越青藏高原,最高海拨五千多米,创造了世界高原铁路的建设奇迹。它的建成通车对推进青海、西藏的经济发展、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文化交流起到重要作用。

师:为了歌颂对青藏铁路做出贡献的建设者,有位作曲家专门写了一首歌曲,歌曲的名字就叫《天路》。

2.多媒体播放歌曲《天路》flash

学生可以跟唱

提问:这首歌曲中唱的“人间天堂”就是美丽神奇的西藏(播放《巴塘连北京》伴奏音乐)

二、简单了解藏族

提问: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

珠穆朗玛峰上有一种白色的小花,你知道是什么花吗?(雪莲花)它不畏严寒,象征着藏族人民坚强勇敢的性格。

3.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是哪个城市?(拉萨)拉萨有一座最著名的宫殿是什么宫?(布达拉宫)

4.介绍藏族服饰――点开自己博客上的民族服装图

5、介绍民族礼仪—献哈达)

为了对远道而来的客人表示欢迎,他们会献上了洁白的哈达。

6.介绍藏族舞蹈弦子的特点

三、新课教学

1.初听《巴塘连北京》录音范唱

2.再听

听完后请同学们说一说歌曲的情绪速度怎样?

这首藏族歌曲有什么特点?

歌曲特点:西藏呢人烟稀少,地域辽阔,使得喜爱唱歌的藏族人民尽量将歌声唱得悠远绵长,所以形成了独特的民歌风格。歌唱的时候音色高亢明亮,曲调婉转悠长。

3、按节奏朗读歌词

4.听音跟唱

轻轻地跟音乐唱一唱。

5。解决难点

你觉得唱着有困难的地方可以提出来,我们一起来解决它。

(提示:切分音、圆滑线(唱的圆滑些)和连音线)。

6.学生齐唱,教师纠错

7.抽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8.分组唱一唱,相互评价

9.弦子舞表演歌曲

教学生简单的弦子舞动作

播放《巴塘连北京》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绕教室围成大圈伴随《巴塘连北京》的音乐跳藏族弦子步。

10.提问

你对这首歌曲的歌词是怎么理解的?

……巴塘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没有车也没有铁路,所以呢巴塘人民很少和外界交往,特别想了解外面的世界,特别想走出去看一看,这条路能把巴塘和向往已久的北京紧紧相连,可以说这是一条寄托着巴塘人民梦想的路。……所以这首歌曲表达了藏族人民对公路修筑好后的喜悦心情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11.歌曲处理

师:你觉得应该怎样唱才能唱出修起了铁路,巴塘人民激动的心情呢?

(速度、情绪、声音……)

12.学生用各种方式表现歌曲.(唱唱\奏奏\演演

四、小结

教学反思:

这首歌曲旋律不长,但是由于具有浓厚的藏族民歌的风格,所以在学习中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最后一句“巴塘北京紧相连”的节奏虽然容易掌握,但带字唱的时候歌词打破了常规的排列规律,所以学唱开始一直用慢速视唱,当学生准确地把握旋律后。对这一句的填词演唱作了单独的练习。

歌曲学会后,我又教学生学跳简单的藏族舞蹈动作,像典型的藏族弦子步,孩子们学得不亦乐乎,特别是一些男孩子认真专注的的样子真的让人感动,他们有的脱掉一个衣服的袖子,像藏族人民的服装那样,摔着袖子跳舞,孩子们载歌载舞把课堂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精选北京教案模板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