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教案

时间:2025-03-31 10:14:50
有关狼教案模板汇总6篇

有关狼教案模板汇总6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狼教案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狼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揣摩语言,领悟作者语言运用的精妙,把握狼与屠户的形象。

2.理清文章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

3.掌握课文中狼的阴险狡诈和屠户的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及课文阐明的道理。

过程、方法

1.朗读 2.品读 3.讨论点拔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狼贪婪、凶狠和狡猾的本性,懂得对于狼一样的害人虫必须识破它的假象,坚决斗争,去争取胜利。

2.同社会中假、丑、恶等阴暗面作斗争。

教学重点

1.学习文章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

2.认识狼贪婪、凶狠和狡猾的本性,懂得对于狼一样的害人虫必须识破它的假象,坚决斗争,去争取胜利。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导入

1.多媒体播放一组狼的图片。

2.请你说出与“狼”字有关的成语或谚语。

3.说说你心目中狼的形象。

4.介绍作家作品。

学生例举与“狼”有关的成语。

同学们说出心目中狼的形象。

学生介绍蒲松龄及《聊斋志异》

激发兴趣,

引入课题。

探索新知

一、说描叙文,整体感知:

1.听读课文。

2.学生借助注释试疏通课文,有不明白的提出来,由老师或已掌握的学生帮助解决。

3.分组合作,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复述故事情节。

(l)开端:遇狼。

(2)发展:俱狼、御狼。

(3)高潮和结局:杀狼。

二、说评析文,把握形象:

(一)解读作者笔下的“狼”。

1.狼是的主角,你觉得文中哪个字最能反映狼的本性?

2.你能从课文哪些文句中看出狼具有“黠”这一本性?

A.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B.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应引导学生抓住“似”“甚”“洞”“攻”这些词,充分认识狼的狡猾本性。)

(估计学生在找体现狼“黠”的性情时,会出现一些偏差,如“缀行甚远”“两狼之并驱如故”“眈眈相向”等。教师应相机引导,为下一教学环节作过度。)

3.狼除了“黠”这一本性,还有哪些特点?请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依据。

a.缀行甚远、仍从──→贪

b.前狼止而后狼又至 ──→贪

c.两狼之并驱如故──→贪

d.眈眈相向──→凶

1.多媒体小结狼之本性:

黠、贪、凶

(二)解读作者笔下的屠夫。

1.面对既贪又凶又黠的两狼,屠夫有过怎样的心理?你觉得可用文中的哪几个字来形容表达?

开始的害怕,继而困窘,最后决心一搏。

惧─→窘─→持

2.换位思考。请同学们将自己假想为此境中的屠夫,用“与其……不如……”的句式,说说屠夫最后选择一搏曾有的心理活动。

3.屠夫是如何与两狼展开搏斗的呢?从中可看出屠夫具有怎样的品质?

A.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B.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C.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D.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E.乃悟前狼

ABC表现了屠夫的勇;

DE表现了屠夫的智。

三、论说结局,感悟主旨

1.贪婪而又狡猾的狼最终却落得“顷刻两毙”的命运。对这样的结局我想同学们一定会有什么话要对屠夫说。请同学们用“_____的屠夫,我想对你说,……”的句式,对屠夫说一句话。

2.请同学们朗读并翻译课文最后一段话,思考课文给我们的启发。并以 “读了此文后,我认识到……”这样的句式说话,对课文内容进行品析。

学生发言,老师和其他学生点评。

课文的主题主要从如何学习屠户面对恶势力时做法去理解。

如: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在幻想,妥协退让,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能取得胜利。

又如:屠户有勇有谋,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又如:狼虽然贪婪凶恶,狡诈阴险,但又十分愚蠢,在有高度智慧的勇敢精神的人面前,终究难逃灭亡的命运。

一、整体感知:

1.学生自己试疏通课文,有不明白的提问。

2.分组合作,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复述故事。

二、把握形象

1.评说狼的“黠”之本性。

2.研读反映狼“黠”的文言语句。

3.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文中狼所具有的其它本性。 a.缀行甚远b.前狼止而后狼又至 c. 两狼之并驱如故d. 眈眈相向

1.学生交流讨论屠夫的心理活动,并从文中找出能体现其心理变化的三个词。

2.学生小组活动并推荐一位同学荐讲。

3.从课文中找出屠夫勇斗二狼的句子。并讨论屠夫的品质。

屠夫真是一个智勇双全的人。

三、感悟主旨

1.说话训练,体味屠夫的智和勇。

2.学生以 “读了此文后,我认识到……”这样的句式说话,对课文内容进行品析。

通过质疑问难,说描课文,既可让学生在合作中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方法,提高文言文翻译的能力;又可以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

如此说评析文,可通过品析课文语言,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此活动既能使学生更好的认识屠夫这一人物形象,又能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设计此环节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狼的阴险狡诈和屠户的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及课文阐明的道理。

课堂小结

多媒体呈现课文寓意主旨:

狼虽然贪婪凶恶,狡诈阴险,但又十分愚蠢,在有高度智慧的勇敢精神的人面前,终究难逃灭亡的命运。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在幻想,妥协退让,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能取得胜利。这正是蒲松龄的两则狼的故事所告诉我们的。

作业布置

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改写成一篇白话故事。

狼教案 篇2

一、创新角度

意在创新一种文言文教学的“说读课”。

二、教学内容

1.落实字词;2.朗读课文;3.品读课文。

三、预习要求

1.理解注释 ……此处隐藏854个字……己解决生难字词,自己感悟课文,教师适时点拨。

(3)通过学生表演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屠户内心世界的变化过程。

(2)学会勇敢机智地与邪恶势力作斗争。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积累词汇,理解文意,体会道理。

难点:怎样理解文章的主旨。

三、课型及课时:阅读探究型 一课时,初中一年级语文教案《《狼》教学设计10》。

四、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做好充分预习:读准字音,读顺句读,发现疑难问题,回忆巩固作者及作品。

五、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由学生说带“狼”字的成语。然后谈起狼的本性顺势导入。

(二)回忆巩固作者。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今山东省淄博市)人。清代著名文学家。代表作《聊斋志异》“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 异的故事。

(三)检查预习

1、检查朗读情况:学生齐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准句读)

2、检查字词句疏通情况:(以考查的形式进行)

3、让学生口译进一步发现疑难问题。(小组解决或向老师提出)

(四)自由朗读,整体感知:

1、用一句话概括本文叙述怎样的一个故事,并能说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矛盾双方、故事的开端。(准备抢答)

2、理清情节

(屠户)遇狼——惧狼——御狼——毙狼

(五)变换角度,读评故事。

1、揣摩屠夫当时的心理和狼当时的心态。

屠夫天晚回家,从遇狼到最后把狼杀掉,他当时心理是如何变化的,而狼当时的心态又是如何?请同学们展开丰富想象,用生动的语言加以描述,然后自选角色(四人小组,其中一人用客观叙述的语气旁白屠夫的行动)作形象表演。

【老师提示】要扣住几个主要情节:

屠夫:遇狼——惧狼

狼教案 篇6

老狼教案音乐:跟着老狼走出森林

聪明的孩子和笨老狼

拨弦波尔卡

活动目标:

1、在教师的帮助下,学习把握音乐活泼跳跃的性质和特殊的乐句结构。

2、学习用独立思考、观察的方法来寻找音乐进行和教师活动之间的规律。

3、享受游戏的快乐,体验有克制的按规则游戏。

活动准备:录音机、磁带、老狼头饰、布袋偶各一个、图形谱一张。

活动过程:

一、以故事引入活动主题:(附后)

今天老师准备请小朋友欣赏一段音乐,在欣赏之前先给你们讲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做《聪明孩子和笨老狼》。(讲述故事)故事里的孩子可真聪明,小朋友们想不想也当一个聪明的孩子呢?(想)想当这个聪明的孩子之前,我们先要学会一个新本领。谁学会了这个新本领,呆会儿我们玩《聪明孩子和笨老狼》的游戏的时候,他就可以当一个最聪明的孩子。

二、幼儿欣赏音乐

1、幼儿连续欣赏两遍音乐,同时观看教师用指偶演示,重音处“大灰狼”做明显回头看的动作,帮助幼儿初步了解音乐的结构和情趣。

2、提问:老狼都在音乐怎么样的时候回头?每次回头中间隔的时间是不是都一样长?

3、幼儿第三遍欣赏音乐,教师请幼儿伸出自己的食指与教师共同跟音乐做动作,注意重音处用明显的眼神和身体动作预先提示幼儿在重音处击掌,让幼儿再次感受和熟悉音乐。

4、教师在黑板上画图谱,让幼儿跟着图谱自己欣赏乐曲两遍,并用手部动作表示乐曲的特殊结构,教师可用轻微的提示动作。

  四、教师戴上大灰狼的头饰,与幼儿玩“走与停”的游戏。

好了,现在小朋友们都学会新本领了,我们可以开始跟着老狼去闯黑森林了。老师先当笨老狼,在前面拍手的音乐时我要回头,你们就要马上蹲下。谁要是没有蹲下,或是动了,就会被老狼发现,你们就走不出黑森林了。

1、第一遍游戏教师在做回头的动作之前先做一个明显的停止动作,重点让幼儿寻找“大灰狼”回头的信号。

2、第二遍游戏教师重复游戏规则——跟在笨老狼后面不能发出声音。

3、第三遍游戏,加入幼儿讨论并创编的吓唬老狼的声音。

4、最后可以请一幼儿当老狼玩一次游戏。

五、分享游戏的感受

结束语:我们都是勇敢的孩子,相信你们学会了老师今天教的新本领,就可以勇敢地、安全地跟着老狼走出黑森林!

附故事:

从前,有一座黑森林。那里面很黑很黑,路也很难走,进去的人很容易迷路。 但是,在这黑森林里面住着一只老狼。因为他整天都呆在黑森林里,呆了好多好多年,所以呀,对那里面的路非常熟悉,就是闭着眼睛它也能在黑森林里走进走出。

因为这样,住在黑森林两边的孩子们就想出了一个很好的办法,那就是想走出黑森林就跟在老狼的后面,让老狼把他们带进和带出黑森林。可是有的小朋友会问:“跟在老狼后面,就不怕被他吃掉吗?”啊哈,这可不要担心,因为老狼的眼睛很不好,只要你跟在他后面,不发出一点声音,而且他回头看时你马上蹲下,他就根本发现不了你。

  爱唱歌的雨点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中的渐强和渐弱。

2.能用乐器参与到故事情节中。

3.增强幼儿参与集体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音乐《圆圈舞》、《爱唱歌的雨点》动画和乐曲、砂蛋、串铃。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播放《圆圈舞》,带领幼儿一起跳舞。(可分为两组)

2.集体活动:

(1)将音乐的情节以故事的形式讲述出来:

有一个美丽的山谷,它叫音乐谷,今天呀,音乐谷里飘来了几朵乌云,大风呼呼地吹,吹呀吹呀下雨了。开始呀,小雨悄悄地落下来,声音“沙沙沙”的真好听(用砂蛋轻轻摇动)。不一会,小雨就变成了大雨(用砂蛋摇,从轻到重)。不一会,大雨就慢慢变成了小雨。(用砂蛋摇,从重到轻)音乐谷里的太阳出来了,小雨慢慢地停了??

(2)带领幼儿跟着故事情节操作砂蛋和串铃。小雨就用砂蛋,大雨就用串铃。(先练习分组操作,也可以把这个环节单独作为一节课来练习,渐强和渐弱的效果要出来) 砂蛋一共分成八组,八个八拍。第一个八拍第一组砂蛋演奏,第二个八拍第二组砂蛋和第一组砂蛋合奏,第三个八拍一、二、三组砂蛋合奏??

串铃一共分成八组,八个八拍。第一个八拍八组一起合奏,第二个八拍七组一起合奏,第三个八拍六组一起合奏??

(3)播放《爱唱歌的雨点》动画,让幼儿熟悉乐曲和歌词,要求幼儿能熟练地演唱歌曲。

3.游戏活动:把两组乐器伴奏到歌曲中。

让幼儿跟着音乐唱歌,到演奏环节时,要按照要求进行演奏(此环节是难点)。

4.评价和总结。

活动延伸:

播放卡拉OK版的音乐,让幼儿熟练之后进行表演。

《有关狼教案模板汇总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