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春天来了教案

时间:2025-03-31 10:14:49
【推荐】小班春天来了教案四篇

【推荐】小班春天来了教案四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春天来了教案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班春天来了教案 篇1

活动一:花儿开了,鸟儿叫了

1、学念儿歌“春天说了些什么?”

2、带幼儿到户外观察:观察花朵、树叶、小鸟、小草等。

3、学唱歌曲“春天”

4、粘贴:“春天来了”,可作展出用。

5、手工:柳条与花朵悬挂在教室中。

活动二:小朋友乐了

1、故事“小动物春游”。

① 幼儿自选动物头饰,说出自己表演的角色名称。

② 语言引导:你们想干什么?到哪里去?怎么去?

2、小朋友春游活动

⑴ 组织幼儿到野外看蝴蝶跳舞,蜜蜂采蜜,小鸟唱歌,小朋友玩游戏。

⑵ 观看大班朋友画“我们的春天”或观看“春天”的歌舞活动。

附故事:《小动物春游》

教学目的:

1、 观察春天的花与鸟,激发幼儿对动、植物的兴趣。

2、 布置春天特征的环境,感受春天的美。

3、 体验春天给人们带来的快乐。

小班春天来了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能用轻柔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大树妈妈》和《郊游》,用歌声表达对春天的赞美。

2、对比聆听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能用线条、律动展示《春之歌》的旋律走向,感受日本民歌《春风》的风格特点。

3、能准确读、拍带有“0”符号的节奏,并能用体态表现其时值。

4、探索用身边的物品自制沙锤并为歌曲《郊游》伴奏,能随着歌曲的.节奏边唱边做律动表演。

教学重点:

能用轻柔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大树妈妈》和《郊游》,用歌声表达对春天的赞美。

教学难点:

能准确读、拍带有“0”符号的节奏,并能用体态表现其时值。

教学方法:

视听唱法结合

教学工具:

多媒体、琴、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故事导入

从前,有一棵大树,个子长得好高,每天都举着茂盛的叶子为小花、小草们遮风挡雨,大家都叫他大树妈妈。有一天,一只迷路的小鸟找不到妈妈了,他疲倦地停在大树妈妈的手臂上,急得呜呜地哭。大树妈妈说:“别哭,别哭,孩子,我就是你的妈妈!”大树妈妈用树叶做成了一个温暖的摇篮,随着风儿摇呀摇,在大树妈妈的怀抱里,小鸟甜甜地进入了梦乡!听,大树妈妈微笑着为小鸟唱起了摇篮曲,多么温柔、多么好听。小鸟幸福的笑了。

二、学唱新歌

1.引导学生看歌曲插图

提问:大树妈妈的枝叶可茂盛了,两只小鸟在大树妈妈的怀抱里睡着了,如果你是这只小鸟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我们为大树做过什么?

2.律动练习(小鸟飞)

3.按节奏读歌词

4.听全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5.请学生跟着录音轻声哼唱歌曲。

6.分句模唱法解决难点。

7.完整跟师的琴唱歌唱,记忆歌词。

8. 师反馈教学效果(强调休止符)

9. 引导学生处理歌曲

大树妈妈轻柔的唱这歌,小鸟们睡着了,那我们应该怎样唱这首歌呀?

10.学生跟琴用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

三、分组创编,角色表演。

(1)学生分小组合作编排歌表演。

(2)邀请各组上台表演(小组成果展示,评出最佳表演奖和最佳创意奖。)

(3)全班表演。

(4)师引导学生自评、互评

四、课堂小结。

小班春天来了教案 篇3

一、单元教材分析:主题《春天来了》

太阳暖暖地照着,春风轻轻的吹着,天空不时下起了小雨,淅沥淅沥的春雨像绿丝线,从地上牵起小草,小草变绿啦,长高啦……

随着春天的道理,花儿的绽放,蜜蜂飞来了。当幼儿看见蝴蝶在花丛中翩翩飞舞时,会慢慢的靠近,会用稚嫩的小手赶赶花丛中的蝴蝶。

春天充满着美丽,充满着新奇。大自然的春天是幼儿认知、情感发展最好的教科书,让幼儿走进大自然的春天,教育能做的就是给幼儿提供这样发展的契机。

二、家园合作中需要家长配合的问题:

1.请家长有空时陪孩子户外游玩;

2.带孩子散步时,引导幼儿寻找小动物,认识它们并乐意观看它们的活动。

三、讨论主题中各领域的教学设计

1.教学理念 2.教学目标 3.教学重难点 4.教学流程预设

5.设计意图

活动反思与建议

备课是展现教师教学艺术的序幕。集体备课是在充分酝酿、日趋完善的集体智慧的基础上,能动地发挥教师个人潜能,每位老师根据所教幼儿的实际,创造性地完成任务,可对集体各课内容做一些微调,做到查缺补漏,使之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教师的教学个性,更好地适应幼儿的学情。

小班春天来了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喜爱春天,知道春天花草、树木的变化。

2、能运用身体语言表达诗歌内容。

3、了解诗歌的句式特点,学习简单仿编诗歌。

4、认读重点字词:屋檐、水塘、草地、孩子。

活动准备:1、知识经验准备。

活动前老师组织幼儿观察春天的景物;学会歌曲《春天》。

2、物质准备。挂图、音带、录音机、大字卡;诗歌读本人手一册、小字卡、头饰(小燕子、蝴蝶、蜜蜂、小白兔各10个)。

3、环境准备。

创设主题墙面“春天来了”。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韵律活动《春天》,幼儿随音乐一起有节奏的拍手舞蹈。

二、感知理解活动1、老师与幼儿一起讨论看到的春天的景物。

“刚才我们一起去了找春天,你找到了春天吗?它藏在哪里?”

2、说春天。

引导语:“你找到了春天吗?它藏在哪里?”

请幼儿一一说出来,并讨论幼儿运用恰当的词汇表达。

3、 老师出示挂图,朗诵诗歌,引导幼儿说出春天来到了小河、水塘、草地。

①春天来了,屋檐上为什么会流水?老师随机出示大字卡“屋檐”,请幼儿模仿流水声。

“屋檐上的流水发出了什么声音?”

②春天的小河是怎样的?春天的小河发出怎样的声音?幼儿模仿小河流水的声音。

③春天的水塘里谁来了?老师出示大字卡“水塘”,请幼儿模仿小鸭的叫声。想象小鸭“嘎嘎”地叫什么呢?

④春天的草地上谁来了?他们“嘻嘻,哈哈”,可能在做什么。引导幼儿想象出孩子在草地上做的事情,如放风筝、打滚、踢球、翻跟头等。老师随机出示大字卡“草地”“孩子”。

5、讨论:他们喜欢春天吗?为什么?

三、体验活动

1、老师播放诗歌录音带,幼儿看书跟读诗歌。

2、幼儿在诗歌的伴奏下,表演诗歌。讨论:你们喜欢春天吗?为什么?

阅读完后幼儿有序收书。

四、游戏活动

游戏:找春天。

活动场地上画若干圆圈,圈内放上“屋檐”、“水塘”、“草地”、“孩子”等大字卡。幼儿扮演小动物,根据老师说的字词,快速站在放有相应大字卡的圆圈内,并说出春天在哪里。

五、创造活动

老师引导幼儿结合屋檐、水塘、草地等场景创编诗歌。

如:屋檐下的燕子,唧唧喳喳;水塘里的小蝌蚪,游呀游呀;草地上的蜜蜂,嗡嗡嗡嗡……

幼儿尝试表演创编的诗歌。

六、结束活动

交流小结,播放音乐,幼儿有序地整理自己的物品。

《【推荐】小班春天来了教案四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