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5-03-31 10:14:45
【实用】美术教案范文合集九篇

【实用】美术教案范文合集九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术教案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美术教案 篇1

教学目的:通过对贺卡的设计和制作的一些基础知识的讲授,让同学学会利用自身所学过的美术知识来设计制作具有自身个性的贺卡,从中领会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意义,同时通过贺卡的制作和互赠,增进同学与同学之间、同学与老师之间、以和同学与长辈之间的情谊。

教学重点:

1、贺卡祝福语的设计、字体和色彩的应用。

2、贺卡的设计与制作。

教学难点:

1、贺卡的构图布置。

2、贺卡的创意和构思。

教学步骤:

1、从节日的互送礼物和贺卡引入课题《心灵的关爱》,说明贺卡在人们传达友谊、寄托关爱中的作用(举例说明)。

A、过年送贺卡和明信片

B、过生日给朋友送生日贺卡

C、教师节给老师送张贺卡,表达对师恩的真诚回报

2、贺卡的形式和内容布置。

A、封面:写明赠送的对象

B、主页面:图形或照片、祝福语、落款。

3、展示贺卡的制作过程(利用投影仪详细展示贺卡的制作方法和过程)。

A、贺卡的造型

B、贺卡的图文布置

C、贺卡的创意:祝福语的创意、祝福图形的创意、文字的美化

4、让同学根据所学的知识,发挥自身的想象独立完成一张友谊贺卡或尊师卡

5、随堂辅导同学制作和解答同学提出的问题

6、局部同学作业展示

课后记:

1、本节课主要的目的是让同学学会利用学过的美术知识来设计制作一张精美的贺卡。

2、主要的教学过程采取引导的方法,让同学与同学之间,同学与老师之间能互动起来,以达到思维的交流,情感的交流和设计意识的沟通,使同学在快乐的气氛中学到制作贺卡的一般方法。

3、课堂教学的过程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同学学习积极性很高,大局部的同学都能按要求完成作业。

4、本节课的欠缺是:同学制作的时间受限,使同学无法充沛展示自身的作品。

美术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感受大自然的节奏美和韵律美,培养视觉感受力和平面表现能力。

2、学习运用大小、疏密的变化来组合画面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运用简单的相似形排列组合成具有一定形式美的画面。

难点:形的位置安排恰当,组合自然,画面美观。

教学准备:教学用的图画 和卡片、节奏感强的乐曲等。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30分钟。

一、 组织教学。

二、 教师释题。

教师演示:一个基本形,逐渐增多类似的形状,形成教案频道 /jiaoan/一个画面后,要学生谈谈看到一个形和多个形的画面时的不同感觉。

将一个单位的形状从相似形组合画面的背景中分离出来,让学生边观察体会边谈感受。

单独的一个形给人单调孤立的感觉,多个相似的形反复排列,就构成了美观丰富的群体图案,画面因此产生强烈的节奏感,就像由许多音符组成了一首动人的曲子一样。(播放音乐) 让学生眼观画面,耳听音乐,利用文学上的“通感”来初步感受相似形组合的形式美。

三、基本形分析。

1、列举基本形的来源:瓜果蔬菜、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器皿用具、其它随意形。

2、画时要抓住物体的特征进行概括,把它画成简练美观的形象,教师以某物体为例,作绘画示范,不要原原本本地照搬实物形象。

四、相似形的组合方法。

在画纸上向不同方向反复画出相似的形状,画满纸面,一般不重叠,或只在有规律的部分重叠。相似形可以作平行排列,如教材左页左图,由多株相似的树形平行排列成树林群体图。也可改变方向和角度排列,如教材左页的群鹅图,相似形的大小不一,错落有致。

五、着色。

1、本课属重复造型范围,因此不宜用多种颜色,以免教案频道 /jiaoan/产生杂乱的效果。可用2—3种颜色,颜色的选择应有强烈的主观性,只要好看,不一定遵循实际颜色。

2、底色和形的对比要鲜明。

六、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1、作业要求:

(1)相似形简练、美观,排列错落有致。

(2)底色与形明暗对比强烈。

七、作业展评,课堂小结。

1、巡视指导作业时有意识地收集几幅具有明显的优点或缺点的作业,然后引导组织学生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等方式评价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审美能力。

2、课堂小结,布置下次美术课需准备的学具。

美术教案 篇3

一、课程的性质和价值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校本课程开发是我国基础教育三级课程管理的重要内容。美术校本课程是美术课程设置中的一个补充,是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自行规划、设计、实施的课程。其基本定位是是兴趣性的,以挖掘文化资源和地方资源,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发展学生个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指向,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专家。 本校美术校本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因为情感性是美术的一个基本品质,也是美术学习活动的一个基本特征,所以美术课程能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并培养他们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二)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图像作为一种有效而生动的信息载体.越来越广泛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通过对美术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熟悉美术的媒材和形式,理解和运用视觉语言,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并对文化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三)形成一定的美术技能和创造能力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精神是社会成员最重要的心理品质之—。美术教学过程的情趣性、表现活动的自由性和评价标准的多样性,提供了创造活动最适宜的环境。通过美术课程培养的创造精神,将会对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技术性活动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最基本的实践活动,而美术课程向学生提供了技术性活动的基本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和善于实践的心理品质。< ……此处隐藏7290个字……法创造出无数精美的作品,传达思想与文化,反映时代与生活,展示精神境界与审美理想,为人们提供了美的享受。”

关键词:形象塑造、艺术家创作

形象塑造:

(1)艺术家通过形象进行创作。社会自然中的人物、动物、景物、器物等都可以是艺术形象。

(2)艺术创作中的形象塑造是艺术家对客观世界观察、感受、想象和综合提炼的结果。艺术形象塑造凝结着艺术家的主观意识。

(3)艺术形象用以体现和揭示美术作品的主题。

艺术家创作要有想象力、专业技能和文化修养。

艺术作品功能:传达思想与文化,反映时代与生活,展示精神境界与审美理想。

三、讨论与交流

1、以课文中的的作品为例,组织思考与讨论。

原始人为什么将动物描绘在山洞里?他们表现的动物为什么画的那么准确和自信?

新石器时期半坡遗址中的彩陶器物的功能是什么?其装饰图案不是描绘现实物象,有什么意义吗?

卢舍那大佛是凿刻在山体上的吗?这座神像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西方风景画与中国山水画表现的都是自然风貌,但作品给人的感受却不同,他们在表现形式与绘画手法上各体现出怎样的特征?

你能说出商品为什么要包装吗?你和家人选择商品时会受到包装的影响吗?

与其他体育场馆比较,“鸟巢”设计上的独特性何在?

你还能说出更多的美术作品或样式吗?

2、以课文为基础,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理解或表述相关问题。原始人在自己的生活环境中表现自己熟悉的和寄托情感的事物,是为原始绘画。

半坡氏族部落制作并装饰彩陶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其图案装饰是组合而成的,有自己的精神寄托:或是氏族图腾符号,或是生活愿望,或是生命祈求等等。

卢舍那大佛,为中国宗教雕塑,体现出宗教与世俗精神的融合,具有庄严、慈爱、亲切之情。

西方称描绘景物风景的绘画为风景画。油画样式,用色彩描绘光影效果,表现三维透视空间,再现画家面对的客观景象。

中国称描绘景物风景的绘画为山水画。采用中国画样式,用笔墨和颜料表现画家对自然的感受,表现散点透视和平远空间,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的创作方式。

商品包装为视觉传达的一类,属于现代设计艺术。包装是为了保护商品、美化商品和宣传商品,刺激人们对商品的消费。

“鸟巢”的形态如同孕育生命的“巢”,亦或同哺育和呵护生命的摇篮,它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作为建筑的形体与空间,它的设计与众不同。

四、欣赏与评述

欣赏教材图片,并以课件方式播放美术作品图片。

1、鼓励学生选择并认真阅读自己喜欢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从美术定义的角度去观察、分析,即从造型、工具材料、表现手法的角度去体验与理解作品,复习概念知识。如从绘画造型、版画类别、木刻套色技法及写实风格等方面分析晁楣创作的版画《麦收序曲》。

2、鼓励学生选择并感受自己喜欢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从艺术家创作的角度观察、分析和理解。如王沂东的油画《蒲公英》,可从画家风格、其形象塑造特征的角度去感受作品;如罗丹的《思想者》,可从画家的成就和创作思路的角度去分析作品;如布劳耶的《瓦西里钢管椅》,可从产品设计的功能与时代风格的角度去认识作品。

3、紧扣本课知识主题,请学生对喜欢的某件作品进行描述,尝试使用专业术语去评述,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感受。也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求助与质疑。师可以将自己的经验和理解与学生分享。学生之间可讨论交流,评述可不拘思路,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感受向知识系统迈进。

五、拓展与活动

1、你生活中接触到的事物哪些与美术有关?你认为美术是什么?

2、举例说说某件美术作品对你的感情世界传说了怎样的触动。

六、互动评价

1、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见解。

2、对讨论或评述中的独特见解给予鼓励。

3、可将学生对同一件作品的不同思路或思路片段连接与整合起来,帮助学生构建美术作品表述的框架。

4、鼓励学生在讨论或评述过程中运用美术术语。

七、拓展欣赏

播放视频或课件,给学生展示或介绍更多的美术作品。

八、作业布置

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关注周围环境和生活细节,留心我们身边的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并随时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九、课堂小结

1、本课以学习“什么是美术”为主题,涉及到造型艺术、工具材料、表现手法、艺术家创作及其美术作品的功能等基础知识。

2、对课文中的美术作品进行讨论分析,理解作品中包含的某种知识点,并表达对作品的个人感受。

3、鼓励学生课余时间关注周围环境和生活细节,留心我们身边的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并随时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十、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此教材的第一课,属“欣赏 评述”学习领域。在本节课的美术欣赏内容中,学生能很好的认识美术作品的种类。并能以学科知识为背景,加深对相关美术作品题材内容的理解;并能在美术学习的基础上,依据自己的视觉经验,辨析和谈论不同类别的美术作品及其特征。这样,学生就能在概念的指导下理解美术。

美术教案 篇9

一、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撕纸是美化生活的一种装饰形式。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并用撕纸打扮自己和我们周围的同学;使学生善于发现和表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使学生善于发现和表现生活中的美。

二、教学重点:

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用撕纸的形式装饰自己和我们身边的同学。

三、教学难点:

撕纸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报纸、彩色纸、挂历纸、皱纹纸等多种纸材;胶棒、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

1、(教师带着头饰走进教室)问:同学们看老师今天漂亮吗?为什么?

2、继续问:你们知道他是怎么做的吗?

3、出示课题并放录像欣赏其它纸作品。

你知道这些纸作品是用什么手法制作出来的吗?你试试看!

4、教师示范撕纸方法。

(1)继续启发学生思维:撕纸除了可以做头饰,还可以做什么来装饰自己?

(2)将用撕纸做的项链、手链、裙子、衣服等分别给学生穿戴上并粘贴好,使学生感受撕纸装饰的美。

(3)(观看课件)看那些小朋友是怎样用撕纸装饰自己的。

(4)公布本节课游戏要求:每组找一个同学当代表,并用撕纸的方法把她打扮起来,参加今天的时装表演赛。

5、欣赏评述:被装扮的学生时装表演,其它同学享受成功的喜悦、欣赏。

六、板书设计:

纸撕——游戏

七、教学反思:

他们装扮的作品虽然有些凌乱,但却别具一格,充满了他们的创造,和劳动。整节课的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制作积极认真。

《【实用】美术教案范文合集九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