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剪纸教案汇总七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剪纸教案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剪纸教案 篇1一、图形剪拼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参与剪割、拼摆、粘贴等活动,初步掌握形的分解与组合方法,提高动手能力。
2.能力目标: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造能力、审美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和体验拼摆造型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形的分解组合方法,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造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学生能自由、大胆、巧妙地用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形进行排列组合,运用接触、覆盖、透叠、分离、等变化方法构成各个不同的基本形。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难点:掌握基本形的构成方式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创新;“正形”与“负形”的相互转化这一平面构成形态的创造与表现的基本手段。
课前准备
学生:蜡笔、水彩笔,画纸,尺子,各种基本图形的硬纸片学具(圆形、方形、三角形、菱形、梯形、半圆形等)
教师:课件,平面构成作品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请学生说说自己认识的图形:圆形、方形、三角形、菱形、梯形、半圆形等。学生边说,老师边画出来,或用课件展示。
让学生在彩色纸上画出许多大小不同的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图形,并用剪刀剪下。(提示:将各色彩纸叠在一起来剪,可以一下子得到很多相同的图形。)
圆形、方形、三角形是最基本的图形,它们能组成许多不同的形状。请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或个人)把剪下的图形随意组合成一幅画。 学生上台演示。揭示课题:《图形拼摆》。
2.引导欣赏,拼摆游戏。
(1)欣赏作品及生活中有基本形排列的画面图片。(如:花布、拼花地板、地砖等。)
(2)基本形通过排列可以构成各种图形,说说在生活中见到过的实例。(提示:各国的国旗、商标、奥运会五环标志等。)
(3)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把剪好的图形进行随意的拼摆游戏。
在拼摆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基本形组成的许多奇妙的图形。
3.联系生活,激发创意。
生活中许多物体的形状,都是由大小不同的圆形、方形、三角形组合而成,请大家想一想,找一找,都有哪些?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在回答时最好能具体说出物体的哪个部分像哪种图形。(提示:如房子的房顶像三角形,房门像方形;乒乓球拍像圆形和方形组成。)
4.传授方法,创作表现。
(1)引导学生拼摆出两个基本形所能出现的几种情况。(引导学生了解平面构成中基本形与基本形相遇时出现的接触、覆盖、透叠、分离、联合、减缺、差叠、重合等情况。)
(2)出示课件:引导学生发现图形构成中的“形”与“地”的关系,提供创作的建议。
(3)鼓励学生还可以用彩色笔随意画出一些大小不同的圆形、方形、三角形组合而成的画面,涂上自己喜爱的颜色。
(4)提出作业要求:
①用基本原形进行有趣的变化,将获得的基本形画在作业纸上,并涂上漂亮的颜色。要求:形象新颖、绘制工整。
②用彩纸剪贴的方法,把大小不同的圆形、方形、三角形组合成生活中的物体,(或者将多个相同的基本形通过组合成不同的图形,)创作出一幅漂亮的画面。
③利用形与地的关系构成新颖图形。
(5)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5.展示作品,学习评价。
(1)小组内展示作业,让大家猜猜看表现的是什么主题。互评作业。
(2)选出优秀作业,教师小结。
提供评价建议:①作品是否表现自己的感受;②作品是否有创意,与众不同;③作品的点、线、色彩的表现是否统一等。
6.提供课题,研究拓展。
学生课外的研究拓展活动:寻找并收集生活中有关基本形组合构成的商标或图形实例。
剪纸教案 篇2民间剪纸在表现物象时,因为要把所有的物体放在一个平面上,所以为了比较容易的完成形象的塑造,民间剪纸艺人都会对复杂的现实对象进行简化概括和抽象变形,使画面重点突出,形象生动传神。民间剪纸中简括的线条,疏密有致、空间得当,装饰意味浓厚,使整幅画面富有韵味和美感。民间剪纸中夸张手法的运用并不是随意和毫无目的的。民间剪纸艺人的造型观并不是对客观物体的真实表现,他们在评价一幅剪纸作品时关注的并不是像不像而是好不好看的问题。山东高密剪纸巧手齐秀梅说:“你想,要是剪一头牛,像真的牛一样,贴在窗上多吓人。”所以,民间剪纸艺人在塑造物象时,以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对所表现的物体进行夸张变形。
民间剪纸的造型不受客观规律的约束,是劳动者自我主观的创造体。民间剪纸艺人对此称为是自己心里发出的,想怎么剪就怎么剪。他们的自我主观意识非常强烈,随心所欲地对物象进行各种反常态的变异,来表达自己内心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祈祷。在我们看来这些不合常理的现象,在民间剪纸艺人那里是合情合理的。他们的物象造型是凭借主观经验来表现的。在他们的剪纸世界里,千奇百怪,无奇不有,让我们不禁感叹民间劳动人民的博大的精神世界和丰富的想象力。树上既可以长树叶也可以长鸟儿,女娃娃的身上出现飞鸟,这些看似荒诞的现象,在他们那里只要是圆满的、称心的就可以表现在剪纸上,此可谓中国民间朴素的“立体派”和“未来主义”。
中国民间剪纸有着自己独特的主观意象造型观,其意是思想观念,其象是事物形象。意象是思想过程与视觉过程创造的共同体,是观念和感情的表述形态。这种造型观念深受中国民族传统、审美观念和哲学思想的影响。民间剪纸艺人有着独特的观察视角和思维方式,他们在创造形象的过程中,更多地追求以意写形,将自己主观的情感表达寄予在意象化的形态上。民间剪纸的意象造型多采用象征、借喻、比拟的艺术手法,将质朴的审美理想与情感寄托交织在意象化的图形中。中国当时广大农村的生产和生活状态为民间剪纸造型观的产生提供了深厚的土壤。困顿的生活、生命的脆弱、地域的封闭激发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民间剪纸成了他们表达自我情感的载体,把祈求平安幸福、延绵长寿、生活富足的朴素愿望呈现在剪纸图形中,看似简单的民间剪纸充满了劳动人民醇厚的创作思想。
民间剪纸的装饰特点
民间剪纸由于受材料的局限,反而促成了其特殊的表现手法和式样,多以线与块来塑造形象,形成富有韵律、意趣生动的特点。民间剪纸中有多种装饰纹样的出现,如锯齿纹、月牙纹等,增添了剪纸画面的装饰韵味,超越了剪纸的平面化特点。民间剪纸的装饰一般是在抓住外形大轮廓特征的基 ……此处隐藏4777个字……连着的图案放到展板上来。
2、幼儿操作(第一次尝试剪),师巡回观察。
3、师稳定纪律。后引导幼儿交流:刚才你成功了吗?你是怎么做的?你怎么没成功?
师:哎,真是奇怪,用了同样的方法,有的会成功、有的会不成功,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你知道为什么吗?)
师:其实小朋友刚才在剪的时候,老师发现了他们没成功的秘室(老师来把它做给大家看一下)
师演绎孩子失败的作品,通过对比引导幼儿发现: “平行连续折剪”的操作要点(第一步,对折三次,第二步……)
师:原来成功的小朋友,是在画与剪时,有一点地方连着了。现在你们明白了吗?那好,你们再去试一试,成功的可把它放在展板上来。
4、幼儿操作(第二次剪),师巡回观察辅导
师:这次你们都成功了吗?(真棒)(师适当用语言鼓励不成功的孩子:别急,下次剪时小心点)
师:这种方法除了能让我们剪连着的小花图案,还能让我们剪别的图案吗?
幼儿交流:小花、小葫芦、小树、小伞……
师:这次请你们再去试一试,看能不能剪成别的连着的图案。可要注意:先画好想做成的图案,然后在画与剪时,要注意:边上有一点地方留着,不要剪断哦!)
5、幼儿操作(第三次剪:有创意地剪)
师:小朋友真的好棒,都剪成了与老师不一样的连着图案。老师最喜欢这个,是谁做的?是什么呀?
师:你最喜欢哪一个?下次你去跟他学一学。
师:用刚才的方法除了能剪出这种图案,还能剪出更多漂亮的图案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三)结束部分(出示欣赏图,引起质疑)
出示,师:看了这些图案,你感觉怎么样?(开心、还想剪、)
师:是呀,这些图案都是用一折二画三剪四展开的方法做成的,这种方法也叫平行连续折剪法。用平行连续折剪法剪成的连着图案也是我们中国剪纸艺术中的一种,它能给带来美,愉悦我们的心情,小朋友可要把这个剪纸的方法教给其他的小朋友哦!哎,有没有发现,刚才我们剪成的是连着四个的图案,这里有的是连着六个、八个的,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幼儿交流:折得多就多,折得少就少。
师:是不是这样呢?那怎么折会成三个、成五个呢?老师把蜡光纸送你们,然后我们带着图示,回教室继续探索好吗?
剪纸教案 篇6二年级上册《对折剪纸》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折剪纸的方法剪出钥匙若干,并用剪好的钥匙拼贴在纸上并进行添画。
2、体验设计乐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钥匙的对折剪法,如何来设计、粘贴。
2、把各种各样的钥匙组成一份装饰画。
教学课时:1课时
课前准备:各种各样的钥匙,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以谈话的形式):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份礼物,你们看:(各种各样的钥匙)
二、讲授新课
1、引导学生欣赏,感受各种各样不同钥匙的艺术美,引起学生对设计的兴趣。
2、学生讨论交流设计与制作方法。
师:我这里一把锁缺了一把钥匙,老师请你们帮忙,来制造一把钥匙开这把锁,你们愿意帮老师这个忙吗?
3、四人小组讨论要运用什么样方法来制造钥匙。
4、老师小结:对有道理的方法都给予肯定,引导学生说出把纸对折的方法来剪出各种钥匙的图。
5、四人小组商量讨论我要设计什么钥匙(每个人设计要不同)再把钥匙组合成一份装饰画.
三、学生动手剪制作钥匙
老师鼓励学生发挥自己想像,设计出与他人不一样的钥匙。老师巡视并帮助能力较差的学生。
四、交流欣赏
1、全班互相欣赏每组的作品。
2、请学生来说说你最欣赏哪一组的作品,为什么?
五、收拾与整理
请同学们制作结束后将废纸扔进纸篓,将剪刀、胶水、彩色卡纸等不再使用的东西收起来,将桌子上的东西收拾整齐。
六、课后拓展
用对折的方法还可以剪出许多左右对称的物体,请学生试着剪一剪。
剪纸教案 篇7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基本了解剪纸的特点。
2、初步掌握剪纸的设计制作过程。
3、激发激发对民间艺术的热爱,培养学生对美术的持久兴趣。教学重点了解我国民间剪纸艺术的历史文化和相关识。
二、教学难点:
认识和学习阴刻和阳刻的特征和制作方法。
三、课前准备:
1、收集各种剪纸作品。
2、准备彩纸、剪刀等制作工具和材料。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看,老师手里拿着的是什么?(剪子)
2、在我们生活中,剪子都有什么用途呢?师:(剪子不仅可以帮我们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他还可以制作一幅幅美丽的艺术作品)你们想看吗?
3、师现场剪制作品。
(1)看老师剪出了什么?(连体娃娃)
(2)在什么时候能用到它?(过年里,节日里,舞台上)
4、:剪纸是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它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深受国内为人士所喜爱。
(二)新授。
书中也有一些漂亮的剪纸作品,我们来共同欣赏。
1、看书中有两幅剪纸图片,谁知到这剪的是什么?(狮子)师:狮子在我们国家可是一直带有吉祥的动物,所以人们喜欢把它制作出各种各样的作品。
2、这两幅都是狮子的作品,但是你们看看他们俩的风格一样吗?那不一样?
3、在我们有两种剪纸风格一种是(北方的剪纸)风格(朴素、简练)一种是(南方的剪纸)风格(清秀、细腻)
(三)小组讨论:
1、剪纸是民间艺术的瑰宝,他的艺术形式质朴,单纯、清秀、精细,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剪纸也分阳刻和阴刻,那你们能从上面分辨出哪个是阳刻,哪个是阴刻?
师:(剪掉的是阳刻,留下来的是阴刻)“在黑板出示剪纸图片”。
2、能给他们起个优美的名字吗?(可以用四个字的成语)
3、书中啊还有一幅美丽的剪纸作品,你们想不想去看一看?(介绍抓髻娃娃)
4、我们已经欣赏了这么多的剪纸作品,那你们知道剪纸的方法吗?
(1)先叠后剪。
(2)先画后剪。
5、第一种方法同学们在剪制之中,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们采用第二种方法先画后剪。
6、下面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剪一幅作品,请同学们认真看、认真听、认真剪。7请同学们进行自主创作,你喜欢什么,你就剪什么。如果你能用第一种方法直接剪就更好了,如果有一些难度,你可以选第二种方法。现在开始
(四)学生展示作品。
(五)师:,剪纸艺术小到我们的农家小院,大到电视舞台上,老师希望你们能把剪纸艺术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