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运动教案

时间:2025-03-31 10:14:28
海水运动教案

海水运动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海水运动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海水运动教案1

1、知识目标:

⑴了解海水运动的三种形式

⑵理解洋流的成因、类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⑶掌握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2、能力目标

⑴认识地理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

⑵认识海洋环境的重要意义

洋流成因及其分布规律

直观讲授法

地图册

2 课时

第 1 课 时

地图册P47练习

引入:上节课我们从静态的角度研究海洋的理化性质,这节课我们从动态的角度来学习海水的运动。

3.2海水的运动

(板书)一、海水运动形式

海水运动有三种主要形式:波浪、潮汐和洋流

1、波浪

波浪按成因分类,风浪是最常见的一种波浪,受风力作用而产生。风吹拂海面时,海水会不断起伏形成波浪,风力风速越大,波浪的规模、能量越大。

比如:图316,人类利用波浪进行冲浪水上体育运动。

海啸是一种特殊性质的波浪,它规模巨大,破坏力相当强。它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由海底地震,深海地震或火山爆发而引起的地震海啸;另一类是由风暴而产生的气象海啸,也叫风暴潮。掀起形成的滔天巨浪几十米高,可以吞没整个海岸地区,摧毁建筑、村镇,造成重大灾害。海啸能以每小时800km以上速度横扫海面。

海水运动的第二种形式是潮汐,在海岸边,能看到涨潮、落潮,海面上升、下降。潮汐是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涨潮时,海面上升,落潮时海面下降。比如图3.17,上图是日、地、月位置成直线关系时,形成的大潮,海面上升最高,下图是日、地、月位置成直线关系时,形成的小潮。潮差最大时为大潮,潮差最小时为小潮。(下图1示)

2、潮汐

一天中海水涨落两次,古代把白天海水潮落称为潮,夜晚海水潮落称为汐。

日、地月成直线 日月引力叠加,形成大潮

(朔、望)

日、地月成直角关系, 日、月引力分散形成小潮

(上弦月、下弦月) 海水受到引力较分散

一天中海水涨落两次?

一天有两次涨潮和两次落潮?地球每天自转一周,地球上各个地方在一天里面,向着月球时,形成涨潮、落潮,背着月球时也会形成涨潮落潮(例A、B)。

潮汐的影响,潮水会淹没潮间带,使海底泥沙迁移。

潮间带:退潮时露出水面,涨潮时被潮水淹没的海岸地带。

由于航海和海岸 工程建设比如筑港要利用潮间带,因而要掌握潮汐和潮流的特性.潮汐现象还与地形有关系。

钱塘江大潮在浙江海岸一带,能与杭州湾地形有关,由于杭州湾地形是三角形海湾,外部开口大,内部狭窄,每当潮水涌入三角形海湾中,潮位堆高,潮差增大,海水在海湾中叠加暴涨。第二个原因是气象条件:每年夏秋季节,夏季风(东南季风)盛行,在东南季风作用下形成的风浪,加剧了潮势。第三个原因是天文因素:当日、地、月成一直线时(朔望月),潮差较大,所以有“八月十八观潮”之说。

针对杭州湾受潮影响的特点,一方面我们选择好时机,可以观赏钱塘潮壮美景象;另一方面还要采取防御潮水入侵措施—修筑海堤。

海水运动的第三种形式 洋流

3、洋流

海水常年大规模的定向流动,例墨西哥湾暖流(具有相对稳定的流速流向,非常大的规模)时间方向稳定。

在三种形式中,主要研究洋流,洋流是海水主要的运动形式,下面学习洋流有关知识。

二、洋流的形式

阅读课文有关内容,结合地图册P25思考洋流的成因、分类(洋流的形成受哪些因素影响?分为几类?)

按照洋流形成原因,可以分为三类:

1、风海流

大气运动和近地面风带,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盛行风吹拂海面 ,推动海洋水随风漂流,并使上层海水带动下层海水,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叫做风海流。对照世界风带模式图和世界洋流模式图的A洋流、B洋流是怎么形成的?

A洋流是东北信风作用下形成的北赤道暖流;

B洋流是盛行西风作用下形成的西风漂流。

A在东北信风作用下,海水由东北向西南方面流动,这作水平运动过程中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最终偏转成东向西流动的赤道暖流;B同样道理,在中纬西风作用下,从西向东流。

2、密度流

由于各海域海水的温度、盐度不同,引起海水密度的差异,导致海水的流动,叫做密度流。

提问:直布罗陀海峡两则海水的盐度有什么不同?密度有什么差异?直布罗陀海峡两侧海水是如何流动的?

分析:连接地中海与大西洋之间的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地区是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地中海蒸发量大,地中海海水盐度较高,而大西洋的海水密度大,水面降低,盐度比地中海低,密度较小,水面比地中海高。因此,大西洋水面较高,地中海水面较低,大西洋表层海水会经直布罗陀海峡流入地中海,而地中海底层海水会从海峡底层流入大西洋。

例:二战中,德军潜水艇出入直布罗陀海峡,关闭了发动机,避开了英军的监听,绕到英军背后,偷袭英军得手。

密度流不只分布在直布罗陀海峡一处,再比如,(曼德海峡)红海与印度洋,红海与地中海,波罗的海与北海,地中海与黑海。

问:曼 德海峡会不会是 密度流? 提问:海峡两 侧.海水怎样流?

印度洋表层海水流向红海,红海底部海水流向印度洋。

密度流分布规律:在封闭海区与开阔海洋之间的海峡,密度流的分布一般都很明显。

直布罗陀海峡两则海水的盐度有什么不同?密度有什么差异?直布罗陀海峡两侧海水是如何流动的?

3、补偿流—海水的连续性,补偿流失

由风力和密度差异所形成的洋流,使海水流出的海区海水减少,由于海水连续性要求,补偿流失,相邻海区的海水便会流来补充,这样形成的洋流叫做补偿流。补偿流形成与风海流,密度流紧密联系。

可分垂直补偿流主要发生在沿岸地区,在海岸附近,海水受风力作用发生运动,受离岸风或迎岸风的影响。

a、受离岸风影响 由于离岸风吹送,表层海水离岸而去,导致邻近海区海水流速来补偿海水缺失,下层海水也上升到海面,来补偿流去的海水,形成上升流(低纬信风带大陆两岸)寒流。

当表层海水遇到海岸或岛屿阻挡时,海水聚集在水平方向上发生分流,在垂直方向上产生下降流。

影响:上升流能把底层的营养盐类物质带到表层,使浮游生物大 ……此处隐藏16185个字……电力进行灌溉、脱粒等发展较快,化肥、农药的使用量也逐步提高,但从整体上看,机械化水平和科技水平还较低。

师:水稻生产离不开灌溉条件的保证,季风气候水旱灾害频繁,对水稻生产威胁很大。而小农经营无力建设水利工程,所以季风水田农业的第四个特点就是:

生:——水利工程量大。

师:对。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分析了亚洲的季风水田区的水稻种植业所具有的特点。下面我们来完成P48 的“活动”。

活动与探究

以中国为例,说明应该寻找和运用哪些资料,解释我国南方水稻产区形成的原因。

活动步骤:

1.列出资料清单。

2.运用这些资料说明问题。

师:请同学们想想看,你需要哪些资料来解释我国南方水稻产区形成的原因?

生:(讨论后回答)气候、地形、土壤、人口、水稻单产、市场、农业历史等。

师:我国南方主要是什么气候?和水稻的生长习性有着怎样的对应关系?

生:我国南方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富,且雨热同期,较好地满足了水稻

的生长需求。

师:对。

(出示图片:中国温度带、中国降水分布图、中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师:水稻种植需要怎样的地形条件?中国南方地形条件如何?

(出示图片:中国地形)

生:水稻的种植需要平原地形,便于水田管理。中国南方有着众多的平原,如太湖平原、鄱阳湖平 原、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珠江三角洲 等。

师:很好。水稻的生长需要肥沃的土壤,我国南方水稻产区以什么土壤为主?

生:多年栽培水稻形成了肥沃的水稻土。

师:以上我们分析了中国南方种植水稻的自然条件,还有哪些社会经济条件影响水稻的种植呢?

生:(结合“中国人口图”)我国南方平原地区人口稠密,粮食需求量大,而水稻单产高。

师:很好。我国长期以来由于南北方地域上的差异,人们在对主粮的选择上也形成了明显的特色,南方人爱吃米,也是南方形成水田农业的一个原因。

板书设计

第2课时

[新课导入]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季风水田农业。这节课我们再来认识另一种重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商品谷物农业。

从“商品谷物农业”这一农业地域类型的名称来看,它生产的粮食主要是出售的,种植的是谷物。那么这种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以什么粮食作物为主呢?

生:主要是小麦和玉米。

师:为什么不是水稻呢?

生:因为水稻是水田作物,生产环节复杂,不利于大面积的机械化操作,所以生产效率不高,商品率也不高。

师:说得很好!商品谷物农业在世界上主要分布在哪些国家?请在地图上把它们找出来。

(出示世界地图,让学生指图)

生: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

师:对。我们国家有这种农业地域类型吗?和这几个国家有没有差别?

生:有。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北地区,但主要是国营农场,而上面提到的几个国家的农 场是家庭经营。

师:对。下面我们看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完成“活动”。

(生阅读案例3,讨论)

活动与探究

1.参照归纳季风水 田区水稻种植业特点的方法,归纳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

(出示美国农业带图)

(出示北美气候图)

师:同学们,请看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带图,说一说小麦带和玉米带的分布和美国的地形以及气候类型之间有着怎样的对应关系?

生: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中央大平原上,这里地势平坦开阔、地广人稀,土壤肥沃,便于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

师:对。从气候图上可以看出,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什么气候区?对商品谷物农业的发展有着怎样的有利条件?

生:主要分布在温带大陆性气候区,这里气候温和,降水较丰富。

师:对。以上是商品谷物农业的自然区位条件。影响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条件中还有着怎样的社会经济条件呢?

生:美国农业科学技术先进,有全国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系统,免费向农场主提供最新农业科技成果,提高了商品谷物农业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这里铁路、公路、水运网发达,交通运输便利,美国的工业发达,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现代化的农业机械以及电力、化肥、农药等。

师:同学们总结得很全面。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总的来说,具有以下特点:

(1)优越的自然条件。

(2)便利的交通。

(3)地广人稀。

(4)工业高度发达。

(5)农业科技先进。

活动与探究

绘一幅概念框图,以表达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因素。

(生绘图,师指导)

总结见下图:

2.把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形成条件和特点与季风水田农业作一比较,你认为最大的差异是什么?

出示表格(生填写底纹部分),引导学生把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形成条件和季风水田农业作比较:

农作物品种生产目的 经营方式气候条件

水稻种植业水稻自给农业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机械化水平低季风气候区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小麦、玉米等商品农业家庭农场、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师:你认为以上两种农业地域类型最大的差异是什么?

生: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是商品农业,而季风水田农业是自给农业。

师:不错。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商品谷物农业这一重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分析了它主要的区位条件及在世界上的分布地区。并以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为例,分析了这一农业地域类型与季风水田农业的对比,了解了它们之间的差异。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下,形成了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

板书设计

课后练习

1.农业机械向大型、宽幅、高速、联合作业方面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非洲的种植园

B荷兰的花卉种植

c.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

D.日本的水稻种植业

2.决定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一组主导区位因素 依次是………………………( )

①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②上海郊区的乳畜业③古巴的甘蔗④长江三角洲设商品粮基地

A.①气候②市场③政策④地形

B.①地形②市场③气候④政策

C.①地形②土壤③科技④政策

D.①水源②政策③气候④市场

3.有关商品谷物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A.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印度等国

B.商品谷物农场都是家庭经营方式

C.我国东北和西北地区也有商品谷物农场

D.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包括水稻种植业

《海水运动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