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梅花山教案

时间:2025-03-31 10:14:26
春到梅花山教案

春到梅花山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到梅花山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春到梅花山教案1

一、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 学科:语文

2、课时:2

3、学生课前准备:

(1)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2)自学生字词,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

(3)标出自然段。

二、教学课题:《春到梅花山》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感受梅花盛开、人流涌动的情景,受到美的熏陶,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 教材分析:

梅花山,顾名思义,以梅花著称。

从课文简短的几句话便可猜出这里的梅花数量和种类都很多。因为“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彩云”。挤挤挨挨的梅花足以让人想出梅花开放之茂盛,而“片片彩云”的比喻则让人很容易想到像这样旺盛地开放着的梅花一树树,一片片,而且不止一种颜色,不然不能称之为彩云。如果说,这像是站在高处放眼远望到的画面的话,那么“那一朵朵的梅花,晶莹透亮,散发出淡淡的清香”,便自然地把目光凝聚在面前的一枝梅上。由于注意力从远处收到眼前,于是,梅花淡淡的清香也在不经意间沁入心脾,让人流连花间,不舍得离去。

梅花自古就是高洁的象征。林和靖一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迷离了多少人的想象?更有“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和“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不随波逐流,使梅如凡间而不沾世俗的仙子,盈盈地,浅浅地,不由你心魄不动。

并且,梅花还是报春的使者,“二十番花信风,一候是梅花”。“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不管是傲雪的蜡梅,还是报春的春梅,都让人无比喜爱。难怪通往梅花的山的路上人流如潮。可是,这种热闹的场景似乎又不应该与梅相依存。

说了这么多,课文无非是想让孩子们透过文字知道梅花报春,梅花美丽而清香,人们喜欢它。但是,文中形容梅花质感的词语“晶莹透亮”,对于没亲眼见过梅花的孩子们来说,要想真正感受到它的味道,则是一个不小的难题。

教学重、难点:

1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紧扣文中的词句,把观察、想象、朗读结合起来。让学生感悟意境美和语音美培养其语感。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指导观察法、指导朗读法

学法指导:自学法、朗读法

五、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提问导入:

1、板书课题,谁能说说这个题目的意思?

2、看到这个题目,小朋友们一定要问:梅花山在哪里?春天来到梅花山怎么样?

3、简介梅花山(出示课件)

梅花山位于南京中山门外钟山的南部,在东郊风景区内。每年到了梅花开的时候,许多人都来到这里游览。

4、春天来到梅花山怎么样呢?你们想不想去看一下呢?

二)初读指导:

1、(课件播放梅花开放图)说说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2、(课件播放课文)要求学生:标出自然段的序号,画出生字词。

3、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

(2)让学生同桌互读,个别读,集体读。

5、出示长句子,指导读好停顿。

(1)那一朵/一朵的梅花,晶莹透亮,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2)一到休息日,通往/梅花山的大道上,便涌动着/看花的人流,梅花山/成了/欢乐的海洋。

6、齐读课文。

三)细读第1自然段。

1、 出示思考题。

①梅花什么时候开放?

②在远处看,盛开的梅花是什么样的?

③到近处看,一朵一朵的梅花有什么特点?

2、 四人小组边读边讨论答案,并在书上做上记号。

3、 指名回答问题,相机理解有关词句并指导朗读。

①"早春" "还??就"说明了梅花开得很早,"满山"说明梅花开得很多。

②“你挨着我,我挨着你”是什么样的呢?谁来表演一下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开放的梅花?(想表演的小朋友上台来,把学生分成两组,让他们表演盛开的梅花,并对着坐着的学生说“瞧,他们这个样子,就是一个挨着一个。”教师自己也凑过去和他们紧挨着,然后说:“你挨着我,我挨着你,看,我们成好朋友了!”让互相挨着的小朋友说。“满山的梅花,现在你挨着我,我挨着你,亲密地开放吧!” 从这句话中你看出了什么?(梅花开得多而密,而且是争相开放)

梅花们争芳斗艳,这儿一丛,那儿一簇,白的像雪,粉的如霞,红的似火,远远望去,出示图,看,你觉得像什么?"像蓝天下的片片彩云"把什么比成什么?

引导学生远看图上的梅花,体会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

③师小结:梅花竞相开放,密密麻麻,热热闹闹,令人兴奋不已!刚才,我们远远欣赏了梅花,现在我们再走近一点,仔细欣赏一下。(过渡到第三句话)

比较句子。

1 )那梅花,散发出清香。

2)那一朵一朵的梅花,晶莹透亮,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读一读,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一朵一朵。说明了什么?(数量多)你见过哪些东西是"晶莹透亮"的?梅花"晶莹透亮" 说明什么?(颜色鲜) 师述:在梅花丛中,看着美丽的梅花,闻着淡淡的清香,你心里一定有很美妙的感受,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

4、指导朗读。

梅花山的梅花开得这么多,这么美,小朋友喜欢吗?我们应该用什么语气读?(用喜爱、赞赏的语气读)

四)细读第2自然段。

1、盛开的梅花是那样的吸引人,所以人们喜欢(生读??)一到休息日便怎么样呢?(生读??),梅花山成了(生读??)

2、"报春"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是报春的梅花?(引导谈第 1自然段,说说从哪儿看出梅花开得早)读后,你觉得人们对待梅花的态度怎样?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呢?(学生交流、师相机指导)

3、你在什么地方也见过“人流涌动”? 引导加深对“人流涌动”的理解。

(节日的集市上、双休或过年时人们到大超市购物、电影散场时、著名景点观光。)

4、梅花山上人流涌动,人多得像水流一样,涌来涌去。这让我们感受到什么?(梅花山真热闹, ……此处隐藏21617个字……自己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看看有几句话?

1、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读)

(1)出示第一句话

A、“早春,寒气还没有退尽满山的梅花就已经开放了。”你从这句知道了什么?(抓住“早春”“还……就……”体会梅花开得早)(抓住“满山”体会梅花开得多。)

板书:多

B、指导朗读

(如果学生“早春”读得到位:你读得真好,让我一听就知道梅花是在早春开的;如果学生“满山”读得到位:听了你的朗读,让我感受到梅花山的梅花可真多啊!)

C、过渡:早春盛开的梅花是什么样子的呢?

(2)课件出示第二句

A、“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云彩。”你觉得这盛开的梅花怎么样?(板书:美)你从哪儿看出来的?(抓住“彩云”“ 片片彩云”体会梅花的美。)为什么说片片彩云?“你挨着我,我挨着你”是什么意思?(学生表演理解多而密,盛开)

B、过渡:你看,这么多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竞相开放。那你站在梅花山的山脚下,远远地看山上那满山的梅花,那梅花就像——真美啊!

C、想看这如彩云般的梅花吗?(出示梅花课件)

D、那谁来读好这句话呢?(梅花真多、真漂亮呀!)好,让我们一起来读!

E、过渡:远看梅花像片片彩云,那近处的梅花又是怎样的呢?

(3)课课件出示第三句

A、“那一朵一朵的梅花,晶莹透亮,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指名读句子,从这句你知道了什么?(抓住“一朵一朵”体会多,抓住“淡淡的清香”体会散发的香气。) 板书:香

B、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理解“晶莹透亮”, 你见过哪些东西是“晶莹透亮”的?你见过小露珠在太阳底下闪闪发光的样子吗?(盛开的梅花,早晨未干的露珠,在阳光照射下,一闪一闪的透明光洁。)

C、过渡:现在就让我们欣赏这晶莹透亮、散发清香的朵朵梅花吧!

D、课件出示梅花图,进一步引导理解“晶莹透亮”。

E、师述:在梅花丛中,看着美丽的梅花,闻着淡淡的清香,你心里一定有很美妙的感受,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

2、这么美丽的梅花,这么美丽的梅花山,怎能不让人喜爱呀!让我们一起来美美的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过渡:看了作者的描写,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也由衷的喜欢上了梅花山,现在让我们一起加入到赏花的人流中吧!

1、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指名读)

(1)人们喜欢梅花山的梅花吗?从哪儿看出来的?(相机理解“报春”报告春天来到的信息。)课文第一自然段有一句话就说明了梅花是报春的使者,是哪一句?

(2)结合现实生活的场景以及上学期学过的《赏菊》一课中的“人们一边走一边看,边走边看”理解“人流涌动”。

(3)课件出示人们赏花图进一步理解“人流涌动”

过渡:看,这就是涌动的人流,你看,大人、小孩、老人……都来看梅花,你猜他们会说什么?

(4)看花的人说着、笑着、唱着,梅花山成了——欢乐的海洋

板书:欢乐的海洋

(5)指导朗读

2、过渡:今天我们游览了南京梅花山,看到了如彩云般盛开的梅花,现在让我们再来美美的读读全文,细细品味梅花的美。

配乐全文朗读

四、总结拓展升华

1、如果你是那里的一名小游客,你想用什么方式来赞美这如彩云般晶莹透亮的梅花呢?

2、课件出示句式

(1)、如果我是作家,我想把眼前的这一切写下来,让别人都来分享这梅花的美。

(2)、 如果我是歌唱家,我想……让别人都来分享这梅花的美。

(3)、 如果我是摄影师,我想……让别人都来分享这梅花的美。

(4)、 如果我是画家,我想……让别人都来分享这梅花的美。

(5)、 如果我是……

3、同学们说的真好,老师虽然不是诗人,可老师想借用诗人的一首诗来赞美一下这不畏寒冷的梅花。

课件出示 :王安石的《梅花》师范读生跟读,最后齐读。

五、作业

1、搜集有关梅花的古诗。

2、向爸妈说说自己心中的梅花。

3、试背课文。

板书设计

4、春到梅花山

美 喜爱

欢乐的海洋

春到梅花山教案15

一、激情导入课文:

师:(边演示多媒体课件,边激情导入)春天到了,南京梅花山上的梅花开了,你挨着我,我挨着你,成了花的海洋。红的似火,白的胜雪,粉的若霞,风姿楚楚,摇曳生姿,争香斗艳。你喜欢吗?今天,我们一起到梅花山去旅游吧!

二、读悟第一段:

1、师:请小朋友自己读读第一段,说说你的感受:

(生:我读了第一句,知道梅花是在春天刚刚到来的时候开放的。那时候,盛开的花很少,人们觉得梅花特别漂亮。)

(生:我读到满山的梅花就开放了。我好象看到整座山上都是梅花。梅花很多很多,美极了!)

2、指导交流、朗读第一句。

(生:我喜欢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彩霞。梅花多得挤在了一起。)

(生:我也喜欢这句话。梅花像我们小孩子一样靠在一起,挤在一起,一定很热闹。)

(生:我好象看到在蓝蓝的天空下,有鲜红鲜红的梅花,有雪白雪白的梅花,还有粉红色的梅花,五颜六色的,像一片一片彩色的云。)

3、指导交流、朗读第二句

(生:我读到晶莹透亮,觉得梅花像玉那样透明的,闪着亮晶晶的光。)

(生:我读到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好象闻到了梅花的香味。

生:我读了第三句,我闻到了梅花很淡的,令人舒服的香味。)

4、指导交流、朗读第三句

三、读悟第二段:

1、师:我太喜欢梅花山上的梅花了!如果我是南京人,我一定会觉得很幸福。一到休息的时候,南京的梅花山上人流如潮,热闹非凡,我们也去看看吧。读读第二段,说说。

(生:我从喜爱这个词中知道人们喜爱梅花。)

(生:一到休息日,通往梅花山的大道上,便涌动着看化的人流。人多得像水流一样,还涌来涌去。梅花山真热闹,真美!)

(生:我还从这句话里知道,人们太喜欢梅花了,一有时间就去看梅花。)

(生:因为满山的梅花开放了,看梅花的人很多很多。所以书上说梅花山成了欢乐的海洋。)

(生:人们一定会一边看梅花,一边笑着赞美梅花。他们说)

2、指导朗读第二段

四、师总结课文

析:本课的教学,无须老师的讲解,孩子们对语言文字的意蕴和情趣具有多强的领悟和欣赏能力啊!在孩子们眼中,一个词就是一幅画,一个词就是一首诗,一个词就是一个童话。有人说一千个人能读出一千个哈姆雷特。语言是情感的载体,把读的时间留给学生,把说的权利还给孩子,才能有自主阅读,才能谈个性化的阅读。

《春到梅花山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