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上册版教案

时间:2025-03-31 10:14:18
一年级语文上册版教案15篇

一年级语文上册版教案15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年级语文上册版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年级语文上册版教案1

教学要求

1.学会g、k、h三个声母,读准音,记住形,并会正确书写。

2.掌握g、k、h和单韵母ɑ、e、u拼读方法。

3.学习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

4.会认“哥、弟、米”三个字。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g、k、h韵音、形。

2.学习三拼音节的拼读方法。

教具准备

放大图两张、声母卡片三张、三拼音节卡六张、生字卡三张。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导入新课

1.在一个美丽的动物小村庄里住着许多动物,他们团结友爱,生活得非常快乐。动物小村庄里都有什么动物呢?请打开书14页,自己看着图说一说。

2.谁能指着图来说一说?(引导学生用多种句式说清楚)

二、进行新课。

(一)学习声母g、k、h

1.看图,小老虎和小灰兔在干什么呢?

2.(指图上“虎”)这个字有人认识吗?

学习h

1.(指图上hǔ)这个音节就念“虎”。

(1)听老师读。(2)跟老师读。(3)谁听出来了,hǔ是哪个声母和哪个韵母拼出来的?(h-u)

2.(出示h)这就是声母h。跟老师读、开火车读、齐读。

3.你们看h像什么?

我们可以这样记它“一把椅子h h h”

学习g

1.请看小老虎在打鼓(指dǎ gǔ)这个音节就是“打鼓”,“gu”是怎么拼出来的?

(1)请同学试着拼。(2)跟老师拼。(3)谁听出来了“鼓”的声母是什么?(g-u)

2.(出示g)指名读,跟老师读,齐读。

3.你们看g像什么?

我们可以这样记住它“9字拐弯g g g”

学习k

1.小灰兔晾裤子(指kù)这个音节就念“裤”,谁能试着拼一拼,kù的声母是什么?

2.(出示k)念什么?

3.你们看k像什么?

(二)复习巩固g k h

1.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三个新朋友,请大家读一读(出示g k h)。

2.下面我们做一个小游戏,这里有一幅图(出示)我们的新朋友就藏在图里,看看谁能把他们找出来。(指名)

“k”可以这样记:水草蝌蚪k k k。

(三)指导书g k h

(四)学习三拼音节

1.(出示ɑ e u)请同学读一读。

2.g k h都愿意和它们做朋友,它们在一起能拼出什么呢?咱们来试试。(指名读,集体读)

●出示:gu-ɑ-guɑ

(1)gu这个音节怎么读?

(2)gu和ɑ拼,拼出来是什么?(自己练,指名读,集体读)

2.还可以这样拼。出示:g-u-ɑ-guɑ,跟老师读,指名读,集体读。

3.你都知道什么“瓜”呀?

●出示:ku-ɑ-kuɑ

(1)ku这个音节怎么读?

(2)ku和ɑ拼出是什么?谁来试试?

2.也可以这样拼,出示:k-u-ɑ-kuɑ,谁来试试?

●出示:hu-ɑ-huɑ

h-u-ɑ-huɑ

这两种拼法谁愿意来试试?(自己练,指名读,集体读)

你们觉得哪种更简便?(指导学生用第一种方法)

(五)练习拼读音节,看图说话。

1.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看动物小村庄里其它的物动都在干什么呢?请同学们指着图上的音节读一读,注意这里面有几个三拼音节。两种拼读方法你们用哪种都可以。

2.谁能说说这些小动物都在干什么呢?(指名说)

3.谁能展开你想像的翅膀,把三个小动物连起来编个小故事?

(六)读儿歌,学习会认字。

1.读同学们用手指着,看着音节自己读一读。

2.听老师读一遍,看看你刚才是不是都读对啦。

3.全班一起读一读。

4.全班边读边表演。

5.谁愿意到前面来表演呢?(请几人)大家一起读。

6.老师要考考你们,看谁能认识这几个字。出示:哥、弟、米(指名认,集体读)

三、总结

一年级语文上册版教案2

教学目标

1、会认“日、月、水、火、山、石、田、禾”8个生字,会写“日”字,会给生字组词,和“田”字区分。

2、通过图文结合的方法,了解象形字的造字规律,认识字形,理解字义。

3、激发学生识字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1、能将图文对应,了解象形字的演变过程。

2、读准“日、水、山”的字音,结合图画和生活实际理解字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谁愿意与老师合作画一幅画?(一位学生伸出一只小手放在黑板上,教师描出轮廓。)

提问:我们画的是什么?

古人根据手的形状造出了象形字--手(张贴“手”的象形字),慢慢地,时间长了,经过不断变化,变成了我们今天书写的“手”字。(张贴“手”字),你看,汉字多像一幅美丽的画,古人根据这种方法造出了很多汉字。

2、教师以“这些不仅仅是一幅幅图画,还是一个个汉字呢”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

新课标提倡语文教学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动力,借助孩子喜欢的画画,感受象形字的形成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二、图文结合,引导识字

1、课件呈现8张字理图片,引导学生展开小组讨论,猜测图片表示的是哪一个字。

2、游戏“猜猜猜”。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汇报,要求学生不仅说出猜出的字,更要说出猜测的理由。

3、学习“日”字。

(1)课件演示(太阳图形演变成甲骨文“”),引言:这是我们要认识的第一个生字宝宝,你能叫出它的名字吗?如果你叫不出它的名字,也可以用小手画一画它的样子。(日)

(2)教师领读“日”字。交流:你对“日”字了解多少呢?

预设:

我知道“日”指的是太阳,我能给“日”字组词:日光、日子、日月等。

你是用什么办法记住“日”字?

了解巩固字义,同桌之间说说生字的意思。

4、学习“月”字。

(1)课件演示(月 ……此处隐藏16656个字……

1、创设情境:(出示“苹果园”图)瞧,苹果园到了,小朋友提着篮子摘苹果,你们还发现了什么?

2、同桌分工,帮图上的小朋友捡苹果。(每人先找同一个偏旁的字做上记号,再相互检查,找其它字。)

3、同桌展示“找”的苹果,并读一读。

4、读字。把10个红苹果贴在果树上,学生做“摘苹果”游戏,带读生字。

(四)、作业布置:回家复习汉语拼音中的平翘舌音和鼻韵母。

(五)、板书设计:一棵苹果树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仿说,引导学生认识句子的结构,并鼓励学生说完整话,激发学生乐说的热情。

2、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诵和背诵古诗,激发学生读古诗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二、教学重点:通过仿说,引导学生认识句子的结构,激发学生乐说的热情。

三、教学难点:读句说句。

四、教学过程:

(一)、我会读

1、谈话激趣:上节课,咱们在苹果园里摘了“生字苹果”,收获真不少!现在我们做个“过独木桥,夺红旗”的游戏。桥上有许多“拦路虎”(词语),只有读准它们,才能过桥夺红旗“

2、出示词语,学生自己练读,四人小组互读,教师巡视。

3、做过桥夺红旗的游戏。

(1)指名“过桥”。(一人读一排词语)

(2)四人小组接力“过桥”。(两排词语)

(3)男女接力比赛“过桥”。(所有的词语)

(二)、读读说说

1、谈话激趣:过了“独木桥”,我们又来到“我会读读说说”游览区。让我们读什么?说什么呢?(让学生自己发现)

2、读句子。学生练读,指名读。

3、引导学生认识“什么地方有什么”的句型。

(1)问:第一句讲什么地方?(我家门口)有什么呢?(一棵小树)

(2)请同学把第二句的“什么地方”用波浪线画出来,用横线把“有什么”画出来。

(3)指导读句子。

4、练习说话。

(1)把第一、二句“变一变”、“说一说”。

(2)把第三句补充完整:屋子里有( )。(指导用准数量词)

(3)扩展练习,补充句子。

( )有( )。

( )有( ),有( ),还有( )。

(三)、读读背背

1、看图,说说这只公鸡美吗?你喜欢它吗?为什么?

2、读古诗《画鸡》。

(1)学生借助拼音读古诗。

(2)四人小组互相读一读。

(3)指名读,学生评价。

(4)教师范读,学生评价。

(5)小组范读,男女生比赛读。

3、背诵古诗。

4、表演朗诵。

(四)、作业布置:1、回家复习汉语拼音中的平翘舌音和鼻韵母。

2、背诵古诗。

(五)、板书设计:

( )有( )。

一年级语文上册版教案15

一、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 学习生字

二、教学目的

1. 初步学会3个生字,认识7个字。

2. 朗读课文,了解诗中所写的鹅的特点,产生对鹅的喜爱之情,初步产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3. 背诵课文。

4. 指导书写“红”、“毛”,能正确规范地书写。

三、教学重点

学习朗读课文,了解诗中所写的鹅的特点,产生对鹅的喜爱之情,初步产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年你们几岁了?6、7岁了能做许多事了,老师给你们猜个谜语好不好?

头戴一顶红帽子,

身穿一件白袍子,

脚蹬一双红鞋子,

唱着歌儿伸脖子。(打一动物:鹅)

在一千三百多年以前,有一个叫骆宾王的小朋友,当时他只有7岁,有一天,他去池边戏水,有人指着池中的鹅让他作诗,他出口作出了下面这首诗。因此人们夸赞他是“神童”。 (板书:鹅。)

(二)新授课

1. 初读古诗,记住生字音。

(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读准字音。

(2)出示卡片,读准音,扫清读文障碍。白毛、红掌、鹅、曲项、浮、拨、清波。

(3)自读课文,检查生字读音。

2.读懂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全诗,学看注释,说说出现在你面前的是一只什么样的鹅?(自由发言)

(板书:曲项 白毛、红掌、从上倒下的观察)

(2)鹅唱歌时是什么样的?

①指名读第1句。告诉学生前面两行是第1句。鹅叫的时候脖子是什么样子的?

②师述:“项”在这里指的是脖子。看看图,说说“曲”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曲是弯的意思)“曲项”呢?(弯着脖子)“歌”是什么意思?(把鹅叫形容在唱歌)

③课件欣赏:鹅叫的时候是弯着脖子,仰着头,高声地叫。这个样子你喜欢吗?小作者也非常喜欢,他是怎么用他的诗表达的呢?(连续地说出三个“鹅”字来)

④练习朗读,注意停顿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⑤这两句写出了鹅叫时的样子,那么它游水时又是什么样呢?

(3)轻声读第2句。

①指名说说鹅游水时的样子

白毛/浮绿水,(鹅的羽毛洁白,它浮在绿水上面,多美啊)

红掌/拨清波。(红色的脚掌轻轻地划动着清澈、碧绿的池水)

②想象画面

③课件欣赏:加以体会

④练习朗读,边读边想象。

(4)朗读全诗,体会出这首诗的意境

提问:这首古诗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呢?(先说鹅的脖子弯曲着朝天叫的样子,然后说鹅的全身洁白的羽毛,最后说鹅的红色的脚掌拨水的样子。)

小结:观察任何事物都要有一定顺序,写的时候也要按顺序写。

3.朗读全诗,练习背诵。

(1)想象诗句构成的美丽的图画。

(2)配乐朗读,练习背诵。

4.指导书写:

(1)(课件演示)说说生字在田格中的位置,找特殊笔画。

(2)书空笔顺,练习描红

(3)展示学生的作业,互相说说修改意见

(三)巩固:朗读全诗,背诵

(四)小结:这首诗前两行写出鹅叫时的样子,后两行讲了鹅在游水时美丽的外形,你们喜欢诗中的这只鹅吗?让我们一起读出这种喜爱之情吧。(全班齐读)

(五)板书设计

11.鹅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叫时的样子

白毛/浮绿水, 外形

红掌/拨清波。游水动作。

(六)作业

1.朗读、背诵古诗。

2.回家问问家长说说其它动物是怎么游的。

《一年级语文上册版教案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