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班语言教案精选1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语言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班语言教案1活动目标:
1.明白如何向别人介绍自我。
2.愿意在团体面前介绍自我,并初步了解班级的其他同伴。
3.乐于和同伴、教师交往,体验作为团体生活中的一员的欢乐生活。
重点难点:
重难点:怎样自我介绍,与同伴交流,体验团体生活。
活动准备:
1.板书
2.白纸、勾线笔若干。
活动过程:
1.组织教学。
2.教师自我介绍,与幼儿交朋友。
a.教师:小朋友们,欢迎你们来到一个新的团体。我是你们的教师,我们以后就要一齐学习、生活一学年。你们遇到什么困难能够来找我,期望我们能成为好朋友,好吗
b.出示板书,向幼儿介绍自我的工作、兴趣、爱好等。
C.教师鼓励幼儿在团体面前进行自我介绍。
d.师小结:自我介绍的时候声音要响亮,能够介绍自我的姓名、以前所在班级和此刻所在班级等。还有介绍自我的兴趣爱好,以便让大家更加了解自我。
3.引导幼儿利用纸和笔制作自我的“名片”。
4.幼儿分组与同伴相互介绍、相互了解。
5.每组推荐一名幼儿在团体面前进行自我介绍。
6.以儿歌“找朋友”的方式结束活动。
大班语言教案2活动目标:
1、感知三句半的形式美和韵律美。
2、能围绕“拜年”这个主题,尝试仿编三句半并进行大胆表达。
3、能进取、主动地参与活动,体验拜年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恭喜》的动画,锣鼓一副,三句半的图标、祝福的话汉字卡片。
活动过程:
1、播放《恭喜》动画,导入课题:
师:今日,教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动画片,想看吗?
师:好看吗?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恭喜谁?恭喜什么?(心想事成、万事如意、新年欢乐、眉开眼笑、中头彩、乐开怀。)
2、采用平行示范的方式引导幼儿讲述祝福语。
(1)教师:我也喜欢歌曲里“新年欢乐,万事如意,恭喜恭喜”的祝福,(出示字卡)。
(2)你喜欢过年吗?你是怎样给人们祝福的?(学一学福娃祝福恭喜的样貌,并出示相应的字卡),引导幼儿分别说说什么样的祝福话能够对谁说?
3、出示三句半的图标,初步感知三句半的形式美和韵律美。
(1)师:今日我带来了一首《拜年》的三句半,你们想听吗?
如:新年到,新年到,敲锣打鼓真热闹,我们大家上台来,拜年啦!你敲锣呀我打鼓,来给爷爷拜个年,祝爷爷福如东海,恭喜恭喜!你敲锣呀我打鼓,来给奶奶拜个年,祝奶奶寿比南山,恭喜恭喜!你敲锣呀我打鼓,来给爸爸拜个年,祝爸爸工作顺利!恭喜恭喜!你敲锣呀我打鼓,来给妈妈拜个年,祝妈妈心想事成!恭喜恭喜!你敲锣呀我打鼓,来给小朋友们拜个年,祝你们学习提高,恭喜恭喜!
(2)教师刚刚念的是什么?给谁拜年的,祝福什么?你最喜欢教师念的哪一句?我们一齐来学一学。(带领幼儿念两遍)
(3)你有什么地方听不懂的话?让我们一齐来帮忙他。
(4)看图完整地朗诵二遍三句半。
4、看图标创编三句半。
(1)你们喜欢过年吗?那么你在过年的时候会给谁拜年、祝福什么呢?请你来编一段拜年的三句半。
(2)根据幼儿的回答,在原先的图标上粘上祝福的话。并让幼儿团体来念一念。(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述自我创编的三句半。)
5、给教师拜年。
师:刚刚有的小朋友很主动,能大胆地告诉大家自我编的三句半。今日我们班来许多教师,你想给她们拜年吗?祝福教师什么?此刻,请你们把自我编的三句半念给她们听一听。
6、延伸活动:三句半表演《拜年》。
语言活动反思——怕痒的红布头
“痒”虽然是一种生理反应,但结合在生动形象的文学情景之中,别具诙谐、滑稽的意味。幼儿在欢快的氛围中,宣泄了郁闷,松弛了心绪,体验到从生理到心理的舒畅、愉悦。活动《怕痒的红布头》一开始我就和岚岚合作表演故事的第一部分,经过这样的情景表演方式,让孩子们直观、形象的认识了“痒”与“笑”的联系,之后我让幼儿两人一组合作表演这一部分,幼儿体验着故事的情节的趣味和痒痒唤起的“笑”,以及疏泄郁闷的心理感受。活动第二部分是理解故事的第二部分,由于有了第一部分的铺垫,孩子们很快就理解了。当我问:“红棉袄碰到脖子、碰到身上,小猪痒的怎样?”幼儿回答:“小猪痒的舒服、痒的痛快。”当我问:“小猪的朋友们穿上红棉袄后怎样?”幼儿回答说:“痒的舒服,痒的痛快。”当我又问:“为什么大家都喜欢这种痒痒的味道?”孩子们都说:“因为痒的舒服,痒的痛快,痒的开心。”辉辉还说:“我们听了这个故事也很开心,很舒服。”最终一个环节“谁穿了红棉袄”更是把活动推入了高潮,它以游戏的形式带幼儿进入了氛围,有了更为真切的体验,在“嘻嘻嘻,哈哈哈”笑声中我们结束了。
本节课不足之处就是在第一环节两人合作表演时,有个别幼儿没有参与,如果都参与表演的话,那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就更透彻,也就更能体验“痒”这一生理反应令人发笑、舒畅的感受了。
大班语言教案3在“你变我变的”主题中,幼儿从身边的事物中找变化的东西,圆圈能够变化成钟、花朵、乌龟、小动物的头等,一些废旧的物品经过手的加工,能够变成许多趣味、新奇的东西,他们对自然界神奇的变化萌发了兴趣。《神奇的小火车》充满神奇、变化、诙谐的情节,让孩子读来趣味、有能引起他们的探究,所以本活动纳入了这个主题。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中事物的神奇变化。
2、能主动关注周围事物的变化过程。
活动准备:
1、自制背景图及若干小图片
2、幼儿收集有关动植物的变化过程的资料。
活动过程:
1、发现小火车的神奇。
——出示背景图“小火车”,猜猜这是一列怎样的火车。
——什么是神奇?
——教师结合故事将主角“小核桃”演示插入火车,变出一只“桃子”。
——原先这是一列神奇的小火车,它会变魔术。还有许多乘客想上火车,他们上车前和下车后相比会有那些变化呢?让我们来听听故事“神奇的小火车”。
2、看看小火车会变什么。
——完整欣赏故事一遍。谁是小火车的第一位乘客?它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小桃核下车后会变成大桃子呢?你明白其中的秘密吗?
—— ……此处隐藏5932个字……仿小动物们做一些动作。
2)幼儿自由朗读诗歌,可以边读边表演。
3)指名朗读诗歌,要求读出表情,并录音。
4)带上动物的头饰,然后分角色朗读诗歌,并录音。
5)播放录音,让幼儿和老师共同欣赏,评比谁读的更好。
6)齐声朗读,让幼儿试着用一两句话说说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3、结束环节
小朋友,本节课我们一起观察了春天,朗读了诗歌,感受到校园就像公园一样美丽,我们在校园里就像鸟儿在春天里一样快乐,小朋友以后要爱护校园的花草树木,保护好我们的乐园哟!
4、延伸环节
在游戏活动时,组织幼儿十个孩子拉手围成圈,边朗读诗歌边模仿植物和动物的姿态;要求孩子把看到的,知道的春天的变化说给自己的家长听,感受春天给人们带来的快乐。
大班语言教案12反义词
一活动目标
1、对实物,图片的观察比较,使幼儿初步理解反义词的含义。
2、发展幼儿思维敏捷性和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
3、学会正确运用反义词
二活动准备
1实物:娃娃,书,糖,药
2多媒体课件
三活动过程
1、经过实物引导幼儿理解反义词的含义
(1)出示宝贝盒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今日教师带了一个宝贝盒,里面住
着很多对好朋友,教师请一个小朋友来摸宝贝。
(2)请幼儿观察比较教师和小助手有什么不一样。引导
幼儿说出高矮,长短。
师:像高矮,长短这样意思相反的词叫做反义词。
教师与幼儿以摸宝贝的方式,利用实物,各种器官,
理解什么是反义词。
如娃娃,引导幼儿说出大小
如书,引导幼儿说出厚薄
如听拍手速度,引导幼儿说出快慢
3、请幼儿说说自我还明白什么反义词。
4、利用幻灯片图片,玩游戏“找相反好朋友”。
并让幼儿用反义词正确表达
5.师幼互动游戏“和我说的做的不一样”,体验语言
交流的乐趣。
6.带小朋友出去找反义词。
师:总结:小朋友们,只要我们有一颗善于发现的心,
我们就能在生活中找到很多反义词,那此刻教师带你
们出去找反义词,看哪个小朋友找到的反义词最多。
大班语言教案13大班语言活动:两只笨狗熊
目标:
1、学着分析主角特点和归纳主题。
2、学习与同伴友好相处的方法。
准备:
1、教学挂图、故事录音《两只笨狗熊》。
2、实物“面包”一只、毛绒玩具雄两只(一大一小)。
过程:
1、出示毛绒玩具,语言导入:
——瞧,狗熊妈妈有两个孩子,一个叫大黑,一个叫小黑。它们长得挺胖,可是都很笨,是两只笨狗熊。一天,哥俩出去玩,会发生什么事呢?
2、听故事,了解故事资料:
(1)听故事录音:
——故事中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干面包是怎样变化的?(演示实物面包,帮忙幼儿理解)
(2)结合挂图再次讲述故事,幼儿学习对话,理解新词:(将故事中插问)
——大黑小黑捡到一块干面包,它们俩是怎样说的?
狐狸分干面包时说了什么?两只笨狗熊又是怎样回答的?
3、讨论理解,归纳主题:
(1)设问讨论:
——为什么狐狸没有干面包反而吃得最多?
大黑和小黑是怎样的孩子?狐狸呢?
(2)归纳主题:两只笨狗熊不会互相谦让,才会受骗上当。
(3)讨论友好相处的方法:
——如果你们是大黑、小黑,会怎样做?
(4)师生共同总结方法。
——小朋友想得方法可真棒呀?我们不能学两只笨狗熊,我们要做一个互相谦让的好孩子对吗?
大班语言教案14活动目标:
1、理解古诗的内容,感受古诗的意境美、语言美,能有感情的朗诵。
2、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春天景色的感受和对诗歌的理解。
活动准备:
配合古诗意境的音乐、图片
活动过程:
一、观看图片,自由表达自己欣赏的感受。
指导语:看到这幅画你有什么感觉?用完整、连贯的话说一说。
教师结合幼儿的回答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经验,丰富相关词语。
二、欣赏、理解古诗,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1)边欣赏图片,边倾听老师有感情的朗诵古诗。
2)讨论:听了这首古诗你有什么感觉?
指导语:这首古诗中说了些什么?哪些地方你听得懂了,哪些地方你不明白?
三、再次欣赏古诗,理解古诗中的字、词及古诗所表达的含义。
教师采用互助的形式让幼儿理解字、词及古诗的含义。
A、生生互动
幼儿之间互相解决,由理解的幼儿讲解给未明白的幼儿听。
B、 师生互动
幼儿之间无法解决的情况下,教师解释给幼儿理解。
四、尝试随着音乐欣赏图片,朗诵古诗。
教师首先让幼儿要感受到音乐和古诗之间的相似处,从而从内心体会春天的美景。
A、欣赏音乐
B、 随音乐朗诵古诗
五、欣赏歌曲《春晓》,激发学习兴趣。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相关阅读:大班讲述活动??心情预报((同课异构)
大班语言讲述活动《猴子学样》
语言活动分析:啤酒桶,咕噜噜学前班写字课教案
大班语言教案15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进一步感受老师对自己的准确性关心和爱护,从而更加尊敬老师。
2、能大胆地连贯地介绍老师对小朋友关心之处。
3、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4、理解诗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挂图“老师的眼睛”
活动过程:
1、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引出学习的内容。
2、教师用富有感情的声音,朗诵一遍诗歌。
3、启发幼儿回忆并讲述教师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对小朋友的关心、爱护、鼓励幼儿大胆地、连贯地讲述。
4、教师的对话的方式,让幼儿讲出诗歌中的主要内容,教师出示图片,帮助幼儿记忆诗歌。
5、教师带领幼儿朗诵两遍诗歌(教师要用自己的情绪去感染幼儿,使幼儿感受到诗歌的内在意义)。
活动反思:
诗歌欣赏不单单是让孩子们欣赏,更是要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让他们融入到诗歌中,并尝试对诗歌进行一个简单的创编。虽然这节课结束了,但是我从中学到了很多,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要注意不要再犯同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