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行教案

时间:2025-03-31 10:13:47
长歌行教案汇总九篇

长歌行教案汇总九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长歌行教案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长歌行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理解古诗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感受时间的宝贵。

2、认识9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背诵全诗。

教学重点:

1、认识9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朗读全诗,背诵全诗。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感受到时间的宝贵。

教学准备:

生字卡、投影片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前几天老师布置小朋友回家收集关于珍惜时间的名人名言,现在大家将收集的句子大声读出来。

2、生展示句子并大声朗读。

3、师:古今中外,凡是能有所成就的人都懂得珍惜时间,并能用好宝贵的一分一秒。今天我们学习这首古诗,诗人也正是告诉小朋友要学会珍惜时间。

4、板书课题。

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长歌行》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

5、齐读课题。(提醒学生注意长和乐都是多音字。)

二、学习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1、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五十个字,但在这五十个字里初次和大家见面的生字可不少,而且有几个是老师平时也很少见到的。大家自己先读一读,找找哪些生字最难读准。

2、投影出示生字,请学生正音。

指名读、学生带读、开火车读。

重点强调朝(多音字)字的读音和衰字念古音。

3、投影出示诗中的词语,请学生认读。

园中葵德泽光辉伤悲

4、学生自由读全诗,师巡视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5、那么多的生字娃娃全被你们读准了,真不错!现在大家再看看大屏幕上的生字,找找看哪些字你在什么地方曾经见过。

提醒学生德字在《品德与生活》一书的封面见过。

华字在许多招牌中、电视广告中见过。

6、选择自己见或者听到过的字组词。

葵(向日葵)华(中华)复(复习)

悲(悲伤)辉(光辉)泽(光泽)

7、说说你分别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会认字的字形。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识字。)

交流识字方法:

德:用顺口溜帮助记忆(双立人,一条心,十四岁,当标兵)

葵:用字谜帮助记忆(头戴小草帽,双辫左右翘;脸儿仰向天,朝着太阳笑。)

泽:比较记忆(日照水面现光泽,把手伸出在选择。)

复:会意字,人们(表示上面的人字头)每天(指中间的日字)抬脚(指下面的折文儿)走出耕作,日落又用脚走回来休息。

8、慧眼大考验。

为了考考同学们的眼力,老师把这些生字的上边或下边,左边或右边分别蒙住了一小部分,你们能猜出来吗?

指名让学生猜。

三、朗读全诗,读通读顺。

1、自由练读古诗。

2、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3、师生合作朗读。

你们读得这么投入,老师也忍不住想和你们一块儿读了,你们欢迎吗?

4、生生合作朗读。

咱们合作得真愉快!下面请同桌一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合作读一读这首诗。

5、齐读全诗。

四、指导书写生字。

1、投影出示6个要求会写字,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字的间架结构,说说哪些字最容易写错,哪些字最难写。

2、学生交流,老师适时重点指导。

华:笔画虽少,但要安排好上下两部分的位置,使比例适中。

德:右边笔画较多,左松右紧。

努:下面的力字要字得舒展,托住上面的字。

3、生自由练习书写。

4、反馈纠正,集体评议。

5、学生在写字本上写两个。

6、展示作业。

寻找自己的书法小老师,向他请教。

第二课时

一、理解古诗意思。

1、请读一读全诗,有哪些词比较难理解?

投影出示:

葵指一种蔬菜。

华叶草木。

衰枯萎。

2、理解第一、二句。

咱们来做一个我说你猜的游戏,老师先用一段话来说出一句诗的意思,你们边听边看画面,猜猜老师说的是哪几句诗,找到后大声读出来。

师描述:你看,那园中的蔬菜一颗颗长得绿油油的,那早晨的露水正等着太阳来晒干,春天的阳光把所有的一切都给了这世间的生命,这一草一木。也正是无私的太阳让世界有了如此美丽的光辉。大家猜猜老师描述的是哪一句?

如果你是这位诗人,面对这眼前的一切,你将怀着怎样的心情读这两句呢?

生自由读。

指名读,学生点评。

3、理解第三、四句。

师:诗人正陶醉在美景中,可一想到随着时间一天天溜走,秋天一到,这草木都会枯黄,花儿也会枯萎。就像河流总会向东流到大海里,而从来不会向西又回到它们的起点一样。猜猜这是哪两句诗的意思。

指名猜

你准备用怎样的心情读这两句?为什么?

指名读。师生评议。

4、理解最后一句。

二、体会古诗感情。

1、师:时间从诗人身边一天天过去,看着花儿即将枯萎,春天也将过去,诗人多想留住这美好的时间,可时间能回头吗?

2、你有没有特别想抓住时间的时候呢?

老师引导学生结合日常生活体验来谈,如:学生们总是觉得快乐的时间过得特别快、如果昨天的没完成的事不及时完成,今天来做又会耽误更多的时间

3、是呀,时间总是无情而又不等人的。大家和诗人想到一块去了,一个人只有好好利用时间,珍惜时间,这样就不会因为小时候不努力而等到长大了再来白白地伤心了!让我们一起来读这首诗的最后一句。

4、现在请大家说说你此时心中的感受。你准备怎样珍惜时间呢?

三、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1、大家刚才在理解中读出了自己的感受,现在我们再做一个看图找诗句的游戏。

2、课件播放画面:春天百花盛开、阳光灿烂;秋天草木枯萎,河水向东奔腾;一个小小孩在家中埋头苦读的画面。请你为每一个画面配上相应的诗句朗诵。

3、你读大家评。

挑选自己喜欢的诗句读出自己的体会到的感情,其他同学点评他读得好不好。

指名读,集体评议。

……此处隐藏7161个字……作,表现《长歌行》的意境。

6、将自己的理解、感悟融入表演中,进行《长歌行》的表演。

7、确定活动的组织形式,每小组几人,再按任务分派任务,每组完成1-6项的数项内容,也可共同创编所有作品。分组创编,再合成。

课堂实录:

一、导入,揭示活动主题。

师:亲爱的同学们,我们祖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古诗就是我国文化领域中的一朵奇葩,今天,我们来欣赏一首广为传诵的诗篇——《长歌行》。

多种形式朗读这首古诗

师:先人常常为诗配画表现诗的意境,今天,老师想让大家用更多,更新颖的表现形式来表现这首诗,你们有信心做好吗?

生:有(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各个神情激动)

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今天这节课的任务。(分发任务条,小组了解有哪些任务,交流)这些形式中有我们做过的,也有没有做过的演诗、唱诗,你们要开动脑筋好好准备呦!最后展示之后,老师要为各组打分,评选出明日的“希望之星”。有问题吗?

生:没有!

二、学生小组活动

小组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决定选择几种表现形式来准备展示。小组同学讨论用什么曲调来演唱这首诗,由谁来进行表演编排等等,开始了积极地排练。教师做巡回指导,并参与学生的活动。

三、活动展示

师:刚才老师看到了大家都在积极地准备,相信大家的展示一定很精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生:是的,老师我们组先来展示。(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要展示自己的活动成果)

师:这一组的同学都在举手,让她们先来吧!

生:同学们,我们学习古诗总是老套路,今天我们进行了改革。这里有歌有舞,真是一片诗情画意,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学生用黄梅戏的曲调来唱这首诗,也别有一番风味。

表演的情境是古人好友三人一起吟诗,发现露珠易逝等自然现象,对出这首《长歌行》。

吟诗的同学模仿古人吟诗的样子,踱步吟诗,深深理解诗中的含义,不禁长叹一声。

师:你觉得刚才的同学表现得怎么样啊?

生:老师,我觉得刚才他们模仿诗人吟诗的样子很好,就像我在电视里看到的古人吟诗一样呢!

生:是啊,老师,他们吟的是挺好的,但是我还觉得他们改用黄梅戏的曲调演唱这首诗,想法很好啊。我只想到了用流行歌曲的曲调来唱,他们比我想得好。

师:确实都是很棒的,老师迫不及待地想欣赏其他组同学的展示呢!

生:我用线条勾勒出了这首诗的意境,选择的是用四幅图,第一幅展现了朝露易逝,第二幅表现的是树木到了秋天就枯萎了,第三幅表现的是百川归海,第四幅是诗人看到、想到这些容易流逝的事物,不禁深有感触。在颜色搭配上我才用灰色调,这样更能将诗人那种对时间易逝,要好好地珍惜光阴的心情表达出来。

同学们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充分肯定了这组同学的绘画。

师:这一组同学真是表现得不错,同学的掌声就是最好的证明。

第二组展示:第二组选择的是他们认为最好的一项——唱诗作为展示的内容。他们选用的是《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曲调,获得了成功,而且站好了队形,分为了男女两个声部进行演唱。

第三组有四个小组进行了综合汇编,他们表演组的同学的表演迎来了大家热烈的掌声。

将诗改为了课本剧:一个小男孩不好好学习,整天玩玩乐乐荒废了学业,几十年过去了,小男孩长大了,可是他一事无成,不禁感慨万千。他突然患上了绝症,在临死之前教育子女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不要像他一般后悔莫及。虽然他没有说完,但是子女们为他补充上了最后一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四、总结、评价

师:看到大家的表演,我真是很激动。大家真是各个有才华。张笑这一组同学不仅会唱,还会跳,不仅会吟,还会演,让我们为他们送上一颗“明日之星”。第二组同学的展示内容经过他们的精心准备,也同样精彩,也让我们为他们送上一颗“明日之星”。表演组的同学表演得真是太好了,他们用更新的形式演绎这首诗,让我们送他们每一个同学一颗“希望之星”。

师给各组打分

师:今天,我们用很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诠释着这首《长歌行》,每一位同学的才华真是让人刮目相看。其实,我们不必墨守成规,不必循规蹈矩,希望所有的同学都能拥有这种创新精神,永远跳动着智慧的火花,托起明天的太阳。

长歌行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背诵诗歌。

2、反复品读古诗,品析诗歌借物喻人的艺术手法,理解全诗主旨。

3、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相关链接】

“乐府” 作为古代掌管音乐的官署,秦及西汉武帝时都设有“乐府令”,汉武帝时的乐府规模较大,其职能是掌管宫廷所用音乐兼采民间歌谣和乐曲。魏晋以后将汉代乐府机关所搜集演唱的诗歌统统称为乐府诗。

行,古诗的一种体裁。歌行体的特点是格式节奏上没有严格要求,也不讲究平仄,字数五七

言为主,可参差不齐,可变韵。第六单元将学习杜甫的《兵车行》。

【写作背景】

东汉后期,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人的本来价值。许多人生问题,成为人们探讨的目标。同时,人们也再度感慨人生短促。在对待人生的这一问题上,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一种是以《西门行》为代表的及时行乐的消极态度;一种是以《长歌行》为代表的奋发有为、有所建树的积极态度。

【自主探究】

一、了解感知

1、大声朗读两遍诗歌,注意字音和节奏。

2、听读录音,听准字音和节奏,并把节奏划在书上。

3、默读诗歌,结合注释和背景资料,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所展现的画面。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葵: 晞:

翻译: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布德泽:

翻译: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秋节: 焜黄:

翻译: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翻译: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徒伤悲:

翻译:

二、深入学习

1、诗中前四句借物喻人,描绘了一幅什么图景,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五六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由此你联想到了什么?

3、如何理解“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一句,作者用流水比喻什么?

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两句是流传千古的名句。你从这两句诗中得到了哪些收获?

三、迁移运用

请再写出一句劝勉人们珍惜时光的名句。:

【相关知识】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 《短歌行》面对美酒应该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好比早晨的露水转眼就消失了,逝去的年华苦于太多。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孔子在河岸上看着浩浩荡荡、汹涌向前的河水说:时间就像这奔流的河水一样,不论白天黑夜不停地流逝。

《长歌行教案汇总九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