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 第一课时》语文教案

时间:2025-03-31 10:13:47
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 第一课时》语文教案

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 第一课时》语文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 第一课时》语文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 第一课时》语文教案1

【教学要求】

1.认识“珠、摇、躺、晶、停、机、展、透、翅、膀、唱、朵”12个生字和身字旁1个偏旁,会写“亮、机、台、放、鱼、朵、美”7个字。

2.能借助插图、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停机坪、摇篮、透明”等词语的意思;通过做动作知道“躺、展开”等词语的意思。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夏天的美好。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仿照“荷叶圆圆的,绿绿的”句式说话。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快乐的心情。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体会课文大意。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刚刚学过古诗《小池》,你还记得池塘里面有什么吗?(荷叶。)

2.(课件出示2)展示画面,大家看,池塘里多了什么?(荷花、青蛙、蜻蜓、小鱼。)

3.小朋友们在池塘边听到了什么,又看到了什么呢?请大家一起打开第13课。(课件出示3)(板书课文题目:荷叶圆圆)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课文大意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注意读准:翘舌音“珠、唱”,后鼻音“晶、停”。

2.认识新偏旁。

新偏旁“身字旁”,“身”作部首后一撇不出头。身字旁的字一般跟身体有关。“躺”字可以组成词语“平躺、躺下、躺椅”进行识记。

3.(课件出示4)老师出示荷叶,提问:大家看,老师手里的荷叶是什么样的呀?

学生甲:大大的。

学生乙:圆圆的。

学生丙:绿绿的。

3.跟老师一起读:荷叶圆圆的、绿绿的。

4.(课件出示5)文章中谁赞美荷叶了?(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

5.它们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指名分段读,读准字音)

6.指出问题,及时纠正,重点放在字音上。

三利用识字方法,自主识字

1.四人为一个小组,讨论交流、记忆生字。

2.全班展示交流。(课件出示6)

(1)利用形声字记忆:机放朵

(2)利用象形字记忆:

“鱼”是象形字,斜刀头是“鱼头”,“田”就是“鱼身”,最后的一笔长横就是“鱼尾巴”。

(3)利用部件相加法:例如:?+大=美。同样方法记忆亮、台。

3.抽读生字卡片,读字组词。

四指导写字

1.读一读,要写好哪些字。(课件出示7)

(亮、机、台、放、鱼、朵、美)

2.体会、描红,寻找关键笔画。

3.老师展示范字,提示关键笔画。

亮:中间的口要写得小而扁,下方“几”的撇、横折弯钩不能超出上方秃宝盖。

美:“羊”字上方点、撇较小,靠近竖中线,第三横略长居于横中线,竖不出头。四横中第三横为最长,撇、捺舒展。

鱼:斜刀头从竖中线起笔,横撇止于竖中线。中间“田”字上宽下窄,最后一笔长横要长而有力托起整个字。

4.学生根据提示再临摹。

5.交换课本再书写。

6.自荐展示。

课外作业新设计

1.口头猜字。

(1)一天一天又一天,天天太阳都出来。打一个字:( )

(2)人来小亭边,停步看竹篮。竹篮竹子编,月亮在旁边。旁边有翅膀,一飞冲云天。打三个字:( )( )( )

2.写出正确的笔画。

(1)“亮”的第4画是( )。

(2)“朵”的第2画是( )。

(3)“美”的第5画是( )。

(4)“放”的第3画是( )。

3.填空。

( )的荷叶( )的眼睛

( )的翅膀( )的水花

答案:

1.(1)晶(2)停篮膀

2.(1)横折(2)横折弯(3)竖(4)横折钩

3.圆圆亮晶晶透明很美很美

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 第一课时》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衣字旁(衤)”;理解“彩虹、梳头”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与讨论了解课文内容,知道“我”是一个有着丰富想象力的孩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联想力和想象力,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衣字旁(衤)”;理解“彩虹、梳头”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知道“我”是一个有着丰富想象力的孩子。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培养联想力和想象力,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大家见过彩虹吗?彩虹是大气中的一种光学现象,一般出现在雨后。当太阳光照射到空气中的水滴,光线被折射或反射,就在天空中形成了拱形的七彩光谱。美丽的彩虹像一座桥,文中的“我”站在彩虹桥上,都做了些什么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彩虹》去看看吧!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生字。重点指导生字中的平舌音“座、洒”,翘舌音“照”,后鼻音“兴、成”,轻声“着”和鼻音“那、拿”。

2.学生在文中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学习“高”时,可以结合图片;学习“那、着、兴、千、成”时,可以用形近字对比的方法;学习“座、拿”时,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

形近字歌示例:

着:姑娘羞答答,出门去看花。省事不带伞,大雨淋着她。

兴:六个小伙伴,兴致不一般。红旗高高举,带头把活干。

千:丁丁学识字,十千干不识。妈妈亲手教,于今还尤记。

加一加示例:

……此处隐藏12438个字……!”可是,无法被刺穿的盾牌和没有刺不破盾的长矛,是不可能共同存在的。楚国人片面地夸大了矛和盾的作用,就会出现无法自圆其说的局面。告诫我们说话做事都应该三思而后行。

3.读一读交流平台中的内容,看看你有什么收获。

4.小结: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明白了在生活中,遇到任何问题,都应该具体分析当时的情况,再选择恰当的方法去解决。

二、词句段运用

(一)第1小题

1.(出示课本中的6组词语)学生齐读,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下面加点词语,第1、2、4组词语的古今义相同,其余意思不同。

2.指名说说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含义。

(1)吾盾之坚:指坚硬、坚固。坚固:指硬、牢固。

(2)弗能应:回应。应答:回答。

(3)道旁李:指路边。道路:指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

(4)问其故:原因、缘故。缘故:原因。

(5)冀复得兔:再的意思。重复:反复。

(6)守株待兔:等待。守卫:防守、保卫。

3.拓展: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古今义意思相同或不同的词语。

(1)剩余:指多余之物。余尝谓:指“我”的意思。

(2)陷入:指落在(不利的境地)。陷子之盾:刺穿。

(二)第2小题

1.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说说下面的句子对时间的描述有什么特点。(课件出示2个句子)

预设:对于时间长短的判断与常理不符。

2.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四十秒钟”你觉得长吗?这里说“时间太长了”是不是矛盾呢?

明确:四十秒钟在平时看来的确不算长,可是当孩子落入大海之后,他的生命安全遭到严重威胁,每一秒对于大家都是煎熬的,所以大家觉得时间太长。这突出了孩子处境的危险,也表现了人们对孩子的担心。

3.“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你觉得长吗?为什么作者说是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呢?

明确:以一种夸张、递进的手法突显出时间过得非常快。

4.你是否有过同样的体验?选择一种体验仿照例子写一写。

例: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仿佛一个世纪过去了,老师还没把我的作文看完。

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 第一课时》语文教案14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厂字旁(厂)”;理解“从前、胆子”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在轻松和谐的交流氛围中,联系实际畅谈自己的生活体验,自然融入对文本的学习。

2.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理解课文内容,加强语言积累,丰富情感体验,激发个性化的想象,培养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克服胆小的心理,去亲近自然、热爱生活,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厂字旁(厂)”;理解“从前、胆子”等词语。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夜色的美丽;了解“我”从胆小怕黑到勇敢的转变,学会做一个勇敢的孩子。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小朋友们,你害怕漆黑的夜晚吗?勇敢地走出家门,你会发现星星在夜空中眨着眼睛,花草在黑暗中散发着淡淡清香,虫儿在夜色中轻轻唱着小曲儿……所以,千万别怕,因为夜晚和白天一样,也是美丽而迷人的。让我们走进课文《夜色》,去感受一下吧!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生字。重点指导生字中的平舌音“色、再、散”,翘舌音“窗”,前鼻音“晚、胆、敢”和后鼻音“往、勇、像”。

2.学生在文中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学习“色、外”时,可以结合它的多种含义;学习“看、晚”时,可以用形近字对比的方法;学习“爸、再”时,可以用猜谜语的方法;学习“笑”时,可以用动作表演的方法。

多义字歌示例:

色:春来景色美,黄鹂音色脆。山野颜色艳,农民喜色飞。

外:外甥有两个,外表都不错,外加才艺好,外人都倾倒。

形近字歌示例:

看:一位老者来,着急把队排。快快把病看,眉开展笑颜。

谜语示例:

把手一分离,父字底下骑。常作口语称,与父同意义。(谜底:爸)

一横头上放,冉字下面藏。重新来一次,继续向前方。(谜底:再)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色”下面的“巴”竖弯钩向右舒展。

“外”左短右长,右边点略偏上。

“爸”的“父”略扁,“巴”的竖弯钩要写得圆润些。

“晚”左窄右宽,“免”第一笔撇在竖中线上起笔。

“再”中间的短横写在横中线上,末横长于首横。

易错提示:

“看”不要把“目”写成了“日”。

“晚”右边是“免”,不要写成“兔”。

“笑”下面是“夭”,不要写成了“天”。

(3)归类识字。

归类示例:

免-晚(晚上)-勉(勉强)-挽(挽留)

(4)多音字辨析。

sàn:散步不欢而散

sǎn:散文散兵游用

dōu:都是都好

dū:首都通都大邑

辨析:“散”在表示“由聚集而分离”“散布,分发”“排除,排遣”等意思时,读sàn;在表示“没有约束,松开,分散”“零碎的,不集中的”等意思时,读sǎn。

(5)书写练习:巡视指导,并纠正握笔姿势、笔顺和坐姿。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讲了什么,感知文中“我”的心情变化。引导学生了解在夜晚的时候,“我”从前的心情怎样,现在又是什么样的心情。

明确:害怕(从前)--不害怕(现在)。

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

(1)教师提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2)学生按照要求自由朗读诗歌,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字音。

(3)小组内比赛读课文,一名同学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纠正字音。

(4)指名分别朗读两小节,把句子读通顺。

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文中的“我”从前胆子很小,害怕夜晚,但是后来不再害怕了。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位怕黑的小朋友胆子变大了呢?下节课的学习将告诉我们答案。

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 第一课时》语文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