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小学美术教案4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美术教案4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美术教案 篇1
教材依据:湘教版四年级美术《花团锦簇》
设计思路:
本课以“花”为主题。“赏花—做花—展花—送花—探花”是本课的主要线索和学习内容,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手工制作纸花的方法很多,本课学习主要定位于制作纸花部分,本节课采用的是叠绕纸花的方法,叠绕纸条时是否产生褶皱是花朵成型的关键,花瓣的长度、形状和叠绕时形成的褶皱多少是影响花朵形状的主要因素。在包装纸花过程中学生根据情况自主或合作选择包装方式,最后的送花活动和探花活动是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环节,学生有一定的手工制作技巧,但要做出各种化形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三维目标:
知识能力:1、能抓住花形特征制作出自己喜欢的花。
2、掌握叠绕纸花的制作方法和基本技巧。
3、了解关于花艺基本常识和赠花习俗,并能运用到生活中去。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创新、实践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制作和赠送自制纸花的愉悦和自豪感。教学重点:掌握叠绕纸花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叠绕纸条让其产生褶皱并形成花朵。
教具准备:小棍、褶皱纸、包装纸、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一、赏花(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喜欢什么样的花?是啊!花的世界最令人神往,人们都爱用花来表达自己最热烈的情感和最美好的祝愿!请大家和我一起走进花的世界。(课件)
2、过度:花仙子告诉我们,鲜花虽美,可不能长久,有什么方法将其留下呢?手工制作的纸花,不再枯萎凋零,把灿烂永远留住!今天我们来学习制作纸花的方法。
二、做花(教师引导,学生创造)。
1、出示做好的叠绕纸花,每束花形不同,欣赏并设疑:这么多不同的花,我们得学多少制作花的方法啊!今天我们来学叠绕纸花的方法。
2、教师示范做叠绕纸花的步骤和方法,制作一朵花。(课件)
3、学生探讨:怎样用这一种方法做出不同化形的纸花?(课件)
4、板画几种花瓣形状,对比纸花成品,推测哪种花可做出哪种花形。
5、过度:你们想不想动手试试?下面请大家动手制作,每人至少做一朵。(课件)
三、展花(相互交流,欣赏评述)。
1、各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传授经验,自评互评。
2、公布获胜小组。
四、送花(包装纸花,互送纸花)。
1、老师今天也带来一束纸花,你们觉得漂亮吗?知道花的名字吗?我想送给你们留作纪念,可好像缺点什么?
2、欣赏花卉包装图片。(课件)
3、教师示范包装方法,同学们小组合作包装。
4、把花送给你想送的人,并在赠送时相互说几句祝福的话。
五、探花(课外拓展,总结提高)。
1、师:其实,赠花是有讲究的。(课件)
2、布置作业。(课件)
小学美术教案 篇2
教学内容:第4课 真情对印(活动二)
教学目的:(1)寻找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对称形,感受对称在生活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体会其特点。
(2)在学习活动中掌握相关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耐心的工作习惯,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想象、创造思维。
教学过程:
一、欣赏感受
每当办喜事和过盛大节日时,同学们往往看到窗户上贴有剪纸窗花,还记得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吗?
二、掌握规律和方法
1.欣赏中理解对称纹样:
(1)老师这有一些窗花作品,仔细欣赏,看看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什么叫对称纹样?相同的纹样,围绕中心向四面重复展现,或在中心线两侧出现相同的纹样,这就是对称。)
(2)教师再出示一组相同的剪法,因折法不同旱现出不同样式的剪纸团花作品,提问:这一组作品又有什么不同之处呢?(剪纸团花因折叠的层数不同而呈现出对称面的多少变化。)
2.领会制作步骤和方法:
(1)折。用正方形的色纸,折叠时要对齐、抹平。
(不同的折法影响着剪出的团花的对称面,教师可出示多种折叠示意图让学生尝试。)
(2)设计纹样。团花的外形大致要偏圆.内部纹样要做到大小不同,形状各异。
(3)剪。剪弧线时,纸的转动与剪刀的移动要紧密配合,做到剪痕流畅、干净。
(4)展开。展开抹平,最好隔纸压抹。
(5)贴。
三、自主表现
1.学生自行设计、制作,可4~6人一组,组内每人设计的纹样最好不同,每组的剪纸纹样贴在同一张纸上。
2.教师巡视指导。
四、迁移
1.作业展示、讲评。
2.迁移:
(1)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数不胜数,对称的形式也多种多样。人也具有独一无二的对称美,所以人们又往往以是否符合“对称性”去审视大自然,并且创造了许许多多的具有“对称性”美的艺术品,不仅在服饰、雕塑和建筑物、绘画等中采用了对称式的结构方法。而且在音乐和文学之中,也运用了这种方法,你能根据你的理解举例说说吗?
(2)在你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你准备运用“对称”
这一结构方法吗?
(3)同学们,对称有许多的优点,但它也有它的不足,如有时会显得呆板、静止、缺少变化,对称的景物司空见惯了,给人的视觉刺激不强烈。大家在以后的`美术课学习中还可以继续领悟其他的结构方法。
小学美术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选用各种工具材料,采用画、撕、剪、拼贴等多种手法进行造型活动。
2、通过集体作业,培养学生同他人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并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具:录音机、水粉、范画、画挂板、火车图片。
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如何画出被遮挡物体。
学生用具:蜡笔、水彩笔、水彩、调色盘。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安定情绪
二、导入新课
1.请学生听录音(火车开来的声音)同时教师出示能拉动的火车列箱,并提问学生听到什么声音,导出题目《乘上列车去画画》。
三、讲授新课
1.教师出示贴有一节车箱的挂板,用各种水果贴片进行贴画让学生观察贴的是否正确、合理,并说一说为什么?之后,教师讲解物体的前后遮挡部分的画法,物体在车箱里的绘画顺序是:由下向上画、由前向后画。
2.教师演示画画箱的车箱画法四句话:
(1)先画车箱长方形。
(2)再画车轮小圆形。
(3)火车铁轨两条线。
(4)车身图案任你添。
其中车身图案可以用点、线、面来装饰(注意:自己的本子有多大,车箱的长度画多长。)
3.启发学生根据教师在黑板上的范画的车箱,自己还能画出什么样的车箱外形。
4.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把火车箱装满各种货物,并让学生到黑板上来把车箱画满自己喜欢的东西。
四、学生练习
1.再次提示学生物体被遮挡部分画法。
2.教师巡视指导(放音乐)。
五、课堂总结
1.再次提示学生作品一个连一个贴在黑板右侧变成一列装满货物的火车,并让学生评说哪个车的好与坏。
2.教师总结发言,引导学生说一说应把这么多的东西送到祖国四面八方,最后放一段火车渐渐开走的,表示司机叔叔开着火车带着学生的心愿走远。
小学美术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能根据明信片的设计要求要素,手绘设计一张明信片;对明信片进行实用与装饰设计。在设计与变化中,培养创新能力,感受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季节。
教材分析
重点:能根据明信片的设计要求要素,手绘设计一张明信片
难点:能根据明信片的设计要求要素,明信片进行实用与装饰设计
教具:图片欣赏、卡纸、胶水、、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1、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季节
A、创设“春天的情境”:风铃草、桃花、小鸟
B、“找一找春天的色彩”活动
(1)、春天的感觉
(2)、春天的色彩
(3)、春天的想像
2、欣赏明信片
A、了解明信片的设计要素,体会明信片的装饰性和功能性特点。
(1)、明信片是一种不用信封就可以直接寄的载有信息的卡片。
(2)、信片上必须粘贴邮票
(3)、明信片的一面,必须有一种装饰。
(4)、邮票标记
(5)、明信片的功能:通信功能、宣传功能、收藏功能
B、学生根据“设计明信片的几个要素”对学生作业进行欣赏与评价。
(1)、邮政编码的位置
(2)、邮票设计美观
(3)、画面是否以“迎春”为题,做到简洁明快、色彩鲜艳。
(4)、写上关于“春天的祝福”的文字
3、设计变化
A、画面设计:
设计:方形的画面
变化:还可以设计什么形状的画面?(几何形、抽象形)
B、邮政信箱与邮票设计
设计:画面上的右上方,方形的邮票画面
变化:还可以是其他形状的邮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