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时间:2025-03-31 10:13:44
科学教案3篇

科学教案3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科学教案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气球变鼓是因为充入空气。

2、学习用记录的方法表达自己的发现。

3、通过比较和尝试体验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气球、打气筒若干。

2、垒球、布球、铅球、篮球、气球、跳跳球、各五只、大箩筐四个、大篮子五个。

3、记录纸、记号笔若干、黑板两块、双面胶、透明胶。

活动建议:

气球鼓起来了吗?

桌上放置气球、打气筒若干,引导幼儿思考:你能让气球鼓起来吗?

猜测能或不能。

分三次验证刚才的猜测,试试怎样才能让气球鼓起来。

交流讨论:

引导幼儿交流:用什么办法能让气球鼓起来?(如用嘴吹、用打气筒打等)

引导幼儿初步探讨:为什么有的小朋友能让气球鼓起来?有的小朋友不能让气球鼓起来?

小结:原来空气有个怪脾气,很喜欢从气球的肚子里溜出来。要想不让它溜走,你就得紧紧抓住气球的口子,这样气球就会鼓起来。

气球鼓起来了

幼儿通过三次尝试活动,找出气球鼓不起来的原因。

幼儿集中展示鼓起来的气球,总结、交流气球能鼓起来的原因。

活动延伸:

分组观察探索各种类型的球并给予记录

教师准备各种球的示意图和记录卡及记录笔,教师讲解记录方法。

分类”游戏

教师准备若干篮球、垒球、铅球、布球、跳跳球,引导幼儿给它们分“家”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合作探索、操作实验,让瓶子里的水位升高。

2、培养幼儿乐于实验的科学态度,体验成功的喜悦。

3、培养幼儿乐于助人的意识。

活动准备

课件《猫咪喝水》、小石子、沙子、碎布头、海绵、棉花、纸、泡沫等、饮料瓶子若干、统计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观看课件《猫咪喝水》。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好朋友小猫咪。现在,我们一一看吧!

幼儿看到了猫咪在踢球出了很多汗想喝水,可是旁边有一个大坛子他抱不动,坛子口太小又喝不到水,猫咪急哭了课件停止。

师:你们能帮猫咪想办法喝到水吗?

二、幼儿的设想。

幼儿积极主动地帮他想办法,并且安慰他。(我去给他送水,我给他买矿泉水……)激发幼儿的爱心。

幼:往瓶子里放些东西,水溢出来就喝到了

师:那往坛子里放什么呢?

幼:沙子、布、海绵……

师:那好吧,我们先来试一试再告诉小猫咪吧!

三、合作探索,操作实验。

1、幼儿分组进行实验。

师:请小朋友在为你们准备好的材料中选你们所认为能让水涨高的试一试并在统计卡上做记录。在投放的物体下面。如果能使水涨高就“√”不能涨高就“×”。

动作快的小组出放小石子能让水涨高。

2、幼儿再次进行探索,体验成功的喜悦,没有成功的这次改用小石子,水真的涨高了,幼儿特别开心,马上要将好消息告诉小猫咪。

四、播放课件。

猫咪把坛子里放上了小石子,水真的涨高了,喝到水了

五、活动结束。

猫咪来到了活动室,请小朋友们一起去户外踢球。让幼儿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关注周围事物的兴趣,萌发孩子的好奇心,培养幼儿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体验分享、参与的快乐。

2、发展幼儿观察能力及大胆操作、积极表达的能力。

3、鼓励幼儿在玩中积极探究调制泡泡水的方法,初次尝试记录。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小朋友吹过泡泡。

2、材料准备:一瓶调好的泡泡水;水、吹泡泡工具、洗洁精、盐、

洗衣粉、面粉、洗手液、洗发水、沐浴露、肥皂水、

擦手抹布、记录表、粉笔、黑板。录音机、磁带。

3、场地准备:户外草坪。

活动过程:

1、出示调好的泡泡水,提出问题,激发幼儿兴趣。

2、教师提出问题,幼儿相互讨论。

“你准备怎样调泡泡水”?

3、幼儿认识各种材料后,教师提出问题,幼儿自由探索与操作,教师巡回观察参与指导。

问题:哪些原料能够调出泡泡水呢?

重点指导:(1)启发幼儿认真思考、尝试区分哪些材料能调出泡泡水,并作好记录。激励幼儿说出自己的发现。

(2)提醒幼儿注意操作卫生,不乱撒泡泡水,不将泡泡水吹至小朋友身上、头上,不争抢工具。

4、幼儿汇报吹泡泡的发现。

讨论:你用哪些原料调出了泡泡水?怎样调的?你还有什么发现?

5、集体游戏:吹泡泡比赛。

6、活动延伸:幼儿自由在户外吹泡泡,观察泡泡在阳光下的变化。

《科学教案3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