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和雷达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蝙蝠和雷达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蝙蝠和雷达教案1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正确书写12个生字极其词语。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的联系。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4.搜集并能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蝙蝠在夜里飞行的秘密是怎样探索出来。
教学难点:蝙蝠利用超生波导飞行,飞机利用雷达导航的原理。
教学准备:蝙蝠、雷达的资料,仿生学资料,小黑板、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在漆黑的夜里走路,会是一种什么情形呢?有一种动物,它不仅善于夜间飞行,而且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动物吗?(课件展示蝙蝠)板书:蝙蝠
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它的情况?从以上介绍中看出蝙蝠有什么特殊本领?(夜行本领高。)
二、了解蝙蝠
(一)学习第三自然段
1.过渡:大家快速浏览一遍课文,看书上哪些语句是介绍蝙蝠这个特殊本领的?(指名读)
2.指导朗读。读出对蝙蝠佩服的语气。
(二)学习第四、五、六自然段
1.过渡:针对蝙蝠的这些情况,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质疑)为了弄清这些问题,一百多年前,科学家做了一个试验。课文哪几个自然段讲这个试验?
2.请同学们帮助科学家完成这个试验报告。(小黑板出示报告单)
3.小组交流。
4.指名回答,全班交流。(课件演示试验过程,验证学生自学情况)
5.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了什么?用--在课文中画出。(课件出示结论: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间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嘴和耳朵。)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配合”是什么意思?
(三)学习第七自然段
1.过渡:针对以上结论,你有什么疑问吗?(蝙蝠是怎样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2.全班交流,共同释疑。(课件出示蝙蝠探路方法)
3.科学家为了揭开这个秘密,经过了怎样的研究?“反复”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三、了解雷达
1.(课件出示雷达图)这又是什么事物?板书:雷达
谁来介绍一下雷达?(学生交流资料)针对雷达的这些情况,你有什么疑问吗?
2.学生质疑。
3.指名回答,全班交流。(课件演示雷达探路过程,请学生看课件叙述雷达探路过程。)
四、弄清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
1.通过以上的学习,你认为蝙蝠和雷达之间有什么关系?
2.比较蝙蝠和雷达相似处。(课件出示填空内容,指名填空。)
雷达的天线就像是蝙蝠的( )。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 )。
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 )。
3.编演童话故事、整合课文内容。
(1)创设情境。
一天晚上,蝙蝠飞出来找吃的。突然,它发现了一架飞机在空中飞翔,蝙蝠非常奇怪,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的呢?蝙蝠决定去拜访飞机。见面时,他们俩会说些什么呢?(小组讨论准备)
(2)学生表演。
五、总结、升华
1.学习了本文,你有什么收获?人们的哪些发明来自生物的启发?(课件出示生物引起的发明)
2.阅读资料袋,补充交流仿生学的资料。
3.同学们是不是也想用科学知识进行发明创造?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呢?
六、我想做:
1.课后阅读有关创造发明的读物。
2.办一份有关创造发明的手抄报。
板书设计:蝙蝠和雷达
(启发)
嘴天线
障碍物
耳朵荧光屏
蝙蝠和雷达教案2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品味精炼准确的语言。
2、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阅读科普文章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感悟和体验三次科学试验的过程。
2、理解蝙蝠夜间探路和雷达工作的原理。
三、教学准备:
三次试验表、仿生学小资料。
四、课时设计:2课时。本节为第二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吗?
课文主要讲述了科学家通过( ),解开了蝙蝠 秘密,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 ),解决了飞机( )的问题。
二、细读第三段,体会蝙蝠灵巧的飞行本领。
过渡语:同学们,连那么先进的飞机都是从蝙蝠的身上得到启示,才解决了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那蝙蝠的本领一定很厉害吧!
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画出写蝙蝠飞行本领高超的句子。
2、蝙蝠在夜间是怎样飞行的?(指生汇报)
3、边……边……说明什么?你能说个句子吗?
4、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蝙蝠也能灵巧地避开。这里用到即使……也……,你知道它强调了什么吗?你能试着说一句话吗?在说完之后同学们说一说它强调了什么。
(蝙蝠在夜里飞行,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
5、指导朗读。
蝙蝠夜行的本领真厉害!我们读的时候,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敬佩、佩服)全班齐读
6、读到这里,你心里产生什么疑问了吗?
(生说)难道他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三、小组合作,解密科学家的试验
过渡:是呀!蝙蝠真是太厉害了!蝙蝠究竟是靠什么来探路的呢?大家拿出上节课的预习作业,把你填好的实验报告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有问题的地方大家再研究。
1.小组讨论并填表(小组自主、合作、探究讨论完成)
试验次数
试验方式
试验结果
试验结论
3.汇报交流。
(l)第一次试验是如何做的?结果怎样?证明了什么?(用一段连贯的话说一说)
(2)第二次、第三次科学家是怎样做试验的?
(3)根据表格说一段 ……此处隐藏18226个字……了雷达。
2.交流后展示并齐读一遍。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科学家摹仿蝙蝠探路的办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
3.小结并质疑。
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围绕这个主要内容,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
(可能提出: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蝙蝠是怎样探路的?为什么装上雷达飞机就能安全飞行了呢?……)
4.引导学生自读自悟。
这些问题老师都明白,那么是老师告诉你们呢?还是——
(自己读书自己解决。)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你们对蝙蝠有什么认识?(了不起、本领大、飞行灵巧……)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引导学生找出重点词语“夜间”“还能”“无论”“从来没见过”“即使……也……”“极细”等)。
3.指导朗读。
①从我们刚才找到的这些词语中可以看出,蝙蝠夜行的本领可真够大的!我们读的时候,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敬佩、佩服)
②提示:重点词语朗读时要加重语气。
过渡:是呀,蝙蝠究竟是靠什么来探路的呢?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也来当回科学家,做一做试验。
四、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快速阅读4、5两个自然段,看看需做几次试验(三次)
2.分组试验。
第一组:负责试验场地的布置莫
第二组:负责第一次试验
第三组:负责第二次试验
第四组:负责第三次试验
(楷体字由学生填)
3.学生读书、讨论、填写报告。
4.每组选一个代表上台介绍试验情况,同时展示试验报告所要填写的内容。
5.理解“配合起来”。
第二次试验证明蝙蝠靠耳朵探路,第三次试验证明蝙蝠靠嘴巴探路。到底是靠耳朵,还是靠嘴巴呢?小结:对!这就是我们三次试验所得出的结论。
6.屏示、齐读。
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质疑过渡:对这个结论你们满意了吗?产生“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的”疑问。
五、学习第六自然段
1.自由读第六自然段。
2.读懂了吗?谁能把这四张卡片:嘴巴、耳朵、发出超声波、反射回来”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3.指名贴卡片。
4.能看着这个示意图讲述蝙蝠是怎样探路的吗?
5.拓宽知识。
蝙蝠的眼睛虽然不行,但是它的嘴巴和耳朵却特别的敏锐。我在一本书中看到:蝙蝠能在1秒钟内捕捉和分辨25组回声,而且它能把昆虫反射回来的信号与其他树木、房子等反射回来的信号准确地区分开来,分辨出是食物还是障碍物,多么神奇呀!
6.让我们一起用佩服的语气再读第六自然段。
过渡:雷达究竟是怎样工作的,它与蝙蝠之间又有哪些相似之处呢?
六、自学第七自然段
1.自读第七自然段。
2.仿照前面把四张卡片“天线、荧光屏、发出无线电波,反射回来”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3.比较雷达的工作原理和蝙蝠探路的方法有什么相似之处。
①指名进行比较。
②师生评议、补充。
③各自进行比较。
七、编演童话故事
1.创设情境。
一天晚上,蝙蝠飞出来找吃的,突然它,发现了一架飞机在空中飞翔,非常奇怪,仔细观察原来是雷达帮助飞机夜间飞行。他是如何帮助飞机安全飞行的呢?蝙蝠决定去拜访雷达。见面时,他们俩会说些什么呢?(讨论准备)
2.学生表演。
八、总结
其实,人类在生物的启示下,发明创造了很多东西。你们还知道些什么?
(飞机——鸟,潜水艇——鱼,降落伞——松鼠尾巴……)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生物界的不断认识,还有更多的东西等着我们去发明、去创造。希望同学们从小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创造,将来成为一名真正的科学家。
蝙蝠和雷达教案15教学设计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和要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1、以猜谜的方法揭题:它长着一对翅膀,以昆虫为食,它喜欢在夜里活动。(蝙蝠)出示雷达的图片
蝙蝠是一种动物,雷达是一种探测装置,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蝙蝠和雷达》。
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两遍,难读句子多读几遍,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默读课文
1、课文中如何写蝙蝠与雷达的关系?请大家默读全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读一读文中写两者关系的句子。
填表助学
1、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
2、默读四、五、六自然段,填写下表。(表中加黑部分为需填写的内容,答案供参考,只要学生抓住要点即可,语言是否简洁不做重点强调)
试验顺序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试验方式
把蝙蝠眼睛蒙上,让它在拉有许多绳子系有铃铛的屋子里飞。
把蝙蝠的耳朵塞上。
把蝙蝠的嘴巴封住。
试验结果
铃铛一个也没响,绳子一根也没碰着。
蝙蝠到处乱撞,铃铛响个不停。
蝙蝠到处乱撞,铃铛响个不停。
试验结论
蝙蝠夜间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3、交流:先在小组,再在班上交流填写表格的情况。
4、补充知识:蝙蝠能在1秒钟内捕捉和分辨25组回声,而且它能把昆虫反射回来的信息与其它树木、房子等反射回来的信号准确地区分开来,分辨出是食物还是障碍物,多么神奇呀。
5、小结:
a、出示句子“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说说从句子中体会到什么?(感悟“反复、终于”)
突破重难点
1、自由读七、八自然段,想一想下述问题。
2、以画促读,理解蝙蝠探路与雷达之间的联系。
a、请用图示表示蝙蝠探路和雷达探测。(下列图示供参考)
嘴巴 超声波 障 天线 无线电波 障
碍 反射
物 反射 碍
耳朵 荧光屏 物
(蝙 蝠) (雷 达)
b、填空,看图说一说雷达和蝙蝠之间的联系。
飞机上的雷达就像是蝙蝠的( )。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是蝙蝠的( )。
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 )。
拓展补充
人们模仿动植物的奇特本领,有许多发明创造,这就是仿生学。